办公软件技巧大全书籍推荐(如果你感到“困在软件中”,推荐你看看这本书——秦兰珺著《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
- 办公技巧
- 2023-08-07 00:44:25
- 0
导
语
我们日用而不知的大众软件,究竟从哪来,是什么,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这本书邀请你与它一起思考。
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兰珺著《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备受关注,反响热烈。
6月12日上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主办的“数码媒介环境的底层逻辑——新媒体文艺评论为什么要关注软件”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举行。研讨会围绕《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一书展开,与会专家就如何认识大众软件、大众软件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下如何进行大众软件批判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新媒介文艺研究和评论拓展新的维度和可能。7月,《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入围“探照灯好书”人文社科原创佳作书单,获得专业评论人和媒体书评人倾情推荐。8月,入围当当网“新书热卖榜:文学评论与鉴赏”榜单,受到读者喜爱,截至发稿前,月榜实时排名第二。
我们日常所用的大众软件究竟从哪儿来,是什么,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我们时常感到自己被“困在软件中”。带着各种疑问,我们采访了《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的作者秦兰珺老师,一起探讨、思考这些问题。
问
您写作《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请为喜爱这本书的读者讲一讲幕后的故事。
秦
我曾经在中国文联从事过7年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内容生产,经常和“程序猿”“工程狮”混在一起开发软件。后来,我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觉得这个好玩且难得的经历不用起来写点儿东西,有些可惜。
正好当时看到了汪民安老师的《论家用电器》和戴阿宝老师的《趣味批判:我们的日常机制与神话》,我觉得两位老师能把冰箱、彩电、洗衣机以及五道口街区和广场舞大妈写成论文,为什么我就不能尝试把Word、PPT、Excel也写成论文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确实与大众软件有着一种爱恨纠葛的“羁绊”。我想理解这种情感的发生机制,让这种“羁绊”关系,不仅仅停留在“一边吐槽一边依赖”的状态,而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问
如同书名所写“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深入人们的生活,我们的日常也被各种软件“编码”。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
秦
我们好像不只是被大众软件编码,也被我们的思维方式编码,被我们“打怪升级”的机制编码,被我们日常生活惯性编码,被我们的语言编码,被我们的身份甚至亲密关系编码。“编码”不是一个负面词汇,编码无处不在,更不无积极价值——前提是,当编码能够被我们反思、协商甚至修改的时候。
至于我书中提到的Word、PPT、Excel、MP3、数字滤镜、数字地图、微信朋友圈等,我想,它们的问题并非在于“编码”了我们的日常,而是我们对这种“编码”及其生产的“日常生活”,缺乏反思的意识和修改的意愿。
这些工具常常以一种中性的“无辜”的面貌示人。但其实所有的工具都内含其目的性,本就不存在“中性”的工具。与此同时,技术编码也可以被嵌入文化编码(它们是一些文化预设、立场和诉求等),从而呈现出很强的价值和文化属性。
更重要的是,大众软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绑定在一起。日常生活的一大特征,就是由一系列自动化的思维和行为连缀而成。之所以要“自动化”,是因为唯有那些不思考就能下意识发动的模块化行为、思维,才能支持我们以更加高效、低耗的方式开展重复的日常生活。
在这个意义上,大众软件的“自动化”“模块化”确实完美承载了日常生活的“自动化”“模块化”,给我们提供了各种看似流畅、高效、无缝衔接的日常生活体验。但这也意味着,越是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就越是拒绝我们反思。毕竟,反思意味着卡顿、效率的敌人、无产出的内耗。因而一直以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许只是在使用软件,却很少思考它们究竟是什么,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所以,总结一下,我认为问题并不出在“编码”——在某种意义上,编码本就是我们的存在方式,而是出在“日常”或者说“日用而不知”上。当“编码”能被我们访问、反思和修改的时候,所有的编码都可以是向善的;或者说,当系统有了出口的时候,每一个入口都是好的——当然,反之亦然。
问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大众软件批判?
秦
“批判”在这里首先是康德意义上的“批判”,这种批判需要我们反思那些生成现象的先验范畴,不夸张地说,软件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就充当着这样的“先验范畴”。它似乎事先就决定了我们的经验边界,决定了我们可以认识什么,能够怎样行动。因而,批判软件首先意味着理解我们自己。
批判也意味着马克思意义上的批判。毕竟,软件充当的“先验范畴”不是硬件,它是“软”的,可以被人塑造,也可以被人改造,因而发现它内部嵌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关系,梳理这种内嵌在软件中的社会生产关系,找到其被我们塑造的方式,就很有必要了。在这个意义上,批判软件,也意味着改造经验的开始。
当然,我更愿意把批判理解为苏格拉底意义上的“检视”。苏格拉底说,未经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所以,即便我们最终什么也做不了,也至少可以把“检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问
媒介研究为什么转向软件研究?
秦
这个说法是马诺维奇提出的。其实他提出媒介研究的“软件转向”后,自己又经历了几个转向,先是折腾起了平台研究,研究了Ins和当代社交图像,近几年又捣鼓起AI美学,我觉得按照他的“极客”劲,他现在肯定在玩Stable Diffusion。但我认为,马诺维奇并非为了赶时髦、追热点,因为有一条主线贯通了他所有的研究,那就是新媒体内容的生成机制是什么,或者说,新媒体内容的形式是什么,正是这个问题带其转向了软件研究。
因为新媒介给文艺带来了很多新形式,其中大部分都与“软件”有关。毕竟,新媒介归根到底要在软件提供的环境中呈现。媒介被如何感知和认知、创造和编辑,能够做什么,可以是什么,大多直接与浏览、播放、编辑和输出它的软件密不可分。“媒介是什么”和“软件是什么”已是两个休戚相关的问题。
因而,我们表面关注软件,其实更感兴趣的是软件在何种程度上形塑了数字媒介环境的底层逻辑,这个底层逻辑又如何影响到新媒介艺术的形式和语言。最终,社会和文化又如何通过作用于软件,悄然改变我们今天的生命经验及其文化表征。
问
软件转向后,媒介是什么?
秦
正如我上面提到了,马诺维奇提出“软件转向”后,自己可能又能经历了很多转向。我想,各种“转向”只不过意味着看待某个问题的一种视野。在软件转向下,媒介=数据结构 算法;在平台研究下,这个公式肯定要加入平台规则;在AIGC的环境中,似乎又少不了“模型”的介入。但它们不过都在提醒我们,媒介是复杂的,媒介不只是媒介,它之所以展现出它的样子,是文化、技术、市场、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因素通力作用的结果。
问
软件转向有何方法论上的意义?
秦
首先是发现新媒介在“文化层”之外的“技术层”。如果愿意,我觉得所有的新媒介内容分析都可以加入这个技术层。你会发现,很多新媒介内容的底层逻辑,首先其实来自技术特性。此外,文化层与技术层还常常有着丰富、好玩、有意味的互动。
其次是可以尝试“以软件作为方法”,观察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这个特别好玩。如果前者需要一定门槛,后者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践的。
我的体验是,当我研究MP3时,我就特别关注“声音”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研究数字地图时,就特别关注技术如何塑造我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和判断;当我研究微信朋友圈时,一幅由媒介塑造和承载的当代社交“景观”就会出现在我面前。
每项研究,都让我关注到构成我在当下生活的某个面向,生活本身也因此对我呈现出更丰富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些研究,我感觉这些面向就会混在一起、搅成一团,日常生活本身也不会显得那么有趣了。
问
软件是否能够拓展新媒体文艺评论的向度?如何拓展?
秦
我觉得,软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它的内核虽是数学和物理,貌似逻辑自洽的封闭系统,但它只有与我们的感官经验和日常生活嵌合在一起时,才能成为服务于我们的软件。所以软件是被妥妥地嵌入了“人性”的。我觉得,站在人文科学的立场上,对软件进行评论和反思,本就是一种文化评论或文化研究的可能形态——当然,大部分内容分类体系(比如知网和京东),常常把我这种研究归为“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至于软件和新媒体文艺评论有什么关系,之前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和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曾就我这本书的议题,组织过一次研讨会,题目就是“数码媒介环境的底层逻辑——新媒体文艺评论为什么要关注软件”。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北京评协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主任邵燕君教授(左),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右),与本书作者秦兰珺(中)合影留念(摄影:陈晓彤)
我想新媒体文艺评论往往关注的是内容,但内容毕竟生长在数码媒介环境中,数码媒介环境的底层逻辑又往往少不了软件的塑造。软件就以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对新媒体艺术的形式和语言发挥着常常不可见但并非不深远的作用。我想,如果能在新媒体文艺研究和评论中,加入技术的维度,是可以加深我们对新媒体内容的理解的。
问
《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出版后受到很多读者关注,特别是传播学的老师和学生,大家都非常热情。这是您写作之前预想到的吗?
秦
我的一些选题——比如论电子表格、数字地图之类——在文艺研究领域显得比较奇怪,所以我曾串场到新闻与传播学的活动玩。我发现我这些奇怪的选题,在新传领域可以被归为“媒介物质性研究”的范式。
这个范式在国内兴起不久,且越来越有影响力。所以,我想这本书能受到传播学老师和学生的关注,是因为它正好碰上了这个范式,当然也感谢传播学老师同学,不乏“传播学意识”的推荐。
问
有读者这样评价:“仅凭目录中迸发出的想象力和生活感,已经很受感染了。”可见您的研究让大家都产生了共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软件使用的个人经验和公共经验之间的关系?
秦
这是我这项研究的优点,同时也是弱点。我的很多研究都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身体体验作为出发点,因而看起来可能比从概念出发的研究更有“生活感”。这些经验有的具有典型性和公共性,有的就差一些。如果有人和我有共同的经验,那就会产生共鸣。但即便是那些最具典型性与公共性的经验,也肯定完全覆盖不了人们多元而丰富的软件使用体验。
究其原因,是因为你以什么样的状态观察,你观察到的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对象。观察的主体和对象会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所以,基于我自身状态的观察,建构的只是我的观察对象。但由于“我”并非一个“单子”,而是生活在世界之中,所以我会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公共性和世界性。“我”的个体经验也不完全是封闭的私人经验,而是位于私人经验和公共经验之间的某个位置。
所以,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仅仅在于提出了一些问题。或者说,它们就像知乎中的问题,我提问,为的是邀请大家一起作答。而我贡献的,只不过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回应(或许还不是高赞回应),其目的不过是引出大家的更多回应。知乎式问答的价值,并不在于哪个回应多么正确、权威,而在于所有回应共同组成的丰富和多元。我真心希望,这些提问和我的回应,能引出更多的批评、异见和思考——前提是有人愿意回应。
问
最后请为读者朋友们推荐这本书,可以用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谢谢!
秦
我们日用而不知的大众软件,究竟从哪来,是什么,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这本书邀请你与它一起思考。
图书简介
《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秦兰珺著,以人文学视野对大众软件进行系统批判,站在“批判理论”和“软件研究”的交汇处,检视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软件群,包括办公软件、社交软件等。本书通过“工具和工作”“感官和经验”“社交和生活”三个重要篇章,对大众软件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对大众软件作用于人类情感结构的机制及其异化手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而解答“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大众软件批判”这一现实问题。本书尝试“以软件作为方法”,去观照、反思和介入人们当下的文化和生活,并进一步拓展新媒介文艺研究和评论的向度和可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
秦兰珺,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2013—2020年于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从事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内容生产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介文化和理论研究、大众软件研究。著有《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多篇文章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001 论绪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大众软件批判?
—— 大众软件批判的学术谱系和问题意识
055 第一章 工具和工作
057 第一节 文字处理软件:书写的大众软件化及其后果
082 第二节 演示软件:修辞文化的视觉演示化及其后果
104 第三节 表格软件:理性管理的技术化及其后果
137 第二章 感官和经验
139 第一节 数字界面:经验表征的交互界面化及其后果
165 第二节 数字滤镜:视觉风格的算法化及其后果
190 第三节 MP3:听觉物理的编码化及其后果
207 第三章 社交和生活
209 第一节 微信朋友圈照片:社交生活的景观化及其后果
230 第二节 城市数字地图:城市空间的数据体制化及其后果
255 结语 从学用剪刀到学用软件:通向“软件素养”
262 后记 黄蜂与兰花
学者推荐
陈跃红(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以我的阅读范围,这大概是国内第一本从人文学视野对大众软件进行系统批判的著作。这里的所谓“批判”其实就是研究。作者从切身体验出发,依托中外前沿理论工具,对目前流行应用软件所展开的分析和判断,让人有拨云见天之感。置身于当今数智社会,阅读此书,注定会让天天和大众软件打交道的你茅塞顿开。
汪民安(清华大学教授):这本优雅而清晰的著作,既能让人深刻地理解软件,也能让人深刻地理解批判理论。更重要的是,这本反思之书也充满着对我们此时此刻的生活处境的洞见,书页的字里行间遍布着探索生活剧变的智识和热情。这是一本充满启迪之书。
邵燕君(北京大学教授):这本书像一只讨厌的牛虻,固执地告诉装睡的我们:在“软件说了算”的媒介环境下,日常生活是如何被编码的。那些我们热爱的软件,如何在延伸潜能的同时,截除我们的本能。所以,没有经过批判的软件是不该用的——这是网络时代“做人”必备的媒介素养。
张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我们正在为人工智能的崛起或兴奋或担忧,却不免忘记了与我们在数字世界中朝夕相处的正是它的前身——软件。秦兰珺这本书检视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软件群,以丰富的材料、透彻的观察和优美的文笔,剖析了人类的数字处境,使我们立足现实、窥见未来。
END
文化艺术出版社公众号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1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