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办公室绩效考核技巧与方法(绩效考核十原则及应用分析)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8-07 12:39:42
  • 0

《前言》

先有战略目标,后有绩效指标;绩效要为目标服务,绩效考核是工具和手段,目标实现才是目的。

绩效管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关注个人绩效,主要用来评定个体的工作表现。

第二阶段在关注个人绩效的同时,开始关注组织绩效,绩效也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上升到战略传承的高度,走向战略绩效管理,绩效成为目标管理和战略管理的综合体。

第三阶段从管理视角转向经营视角,绩效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的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经营计划、审计报告、干部选拔与评价体系,从战略绩效管理走向战略绩效运营。

一、绩效考核十原则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1. 绩效要为目标服务,绩效考核是工具和手段,目标实现才是目的。

企业一定要先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然后将绩效管理作为目标实现的工具,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感。如果没有目标做考核,就会没有抓手,抛开目标谈绩效,就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这种做法不可取。绩效管理只能起到实现目标的辅助和推动作用,只是工具之一。

2. 先有战略目标,后有绩效指标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如市场性、创新性、区域性、运营性等目标,*基于战略目标提出的绩效考核指标会更加有效。绩效考核就是在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和控制点,设置关键指标,让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合理分布在关键领域上,实现企业经营和管理提升。

绩效考核的核心维度是考核指标。

指标如同指挥棒,设置收入指标,就会引导全员关注收入提升;设置利润指标就会引导全员在关注利润。想要真正做好绩效指标设置,一定要提升到战略和经营层面,明确战略目标及解码路径。

3. 绩效指标要自上而下,目标值可以上下结合

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是目标分解、目标传递的过程,一定是自上而下的。企业在设置绩效指标时,要学会向上找目标,个人的目标来自部门目标,部门目标来自公司目标。

绩效指标一定只能自上而下分解,由公司确定各部门指标,部门确定各岗位指标,而不能由各个岗位或部门自己填报考核指标,到部门或公司层面汇总成册。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谈判空间,目标值可以通过上下结合来确定。

4. 指标和权重是指挥棒,要唯价值论,而非唯数字化论。

考核方法和指标的确定是相互糅合的过程。在有目标、有指标的基础上,指标就是指挥棒,指标指向哪里,组织的资源和重心就放在哪里。

例如,有的单位原先指标中没有回款项,因此各个部门只关注签单和账面利润,应收账款风险很高;而加入回款指标后,各部门就会格外关注回款。

权重也是指挥棒,占比越高代表重要性越高,各部门对其关注度自然会更高。

在设置指标和权重的时候,一定要唯价值论,而不是唯数字论。数字在不同场景中,价值感是不一样的。

5. 基于不同场景进行考核、改进、运营。

在企业实践中,绩效有三种实际用法:

第一种场景是为了考核而考核。

比如,有些单位没有严格的战略目标和绩效文化,虽然目标不够清晰,但日常工作有许多需要关注的点,需要用考核做抓手。

再比如,很多企业进行价值观考核,引导员工的正面行为,也是为了考核而考核。

第二种场景是在绩效中改进。

当谈到个人绩效时,更多强调PDCA,就是要根据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过程的跟踪辅导,依据指标和实际业绩开展绩效考核,最终实现绩效改进。

进行个人绩效管理,沟通和辅导非常重要,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生命线,帮助员工做好个人绩效,一定不能只关注冷冰冰的数字结果,要依靠有温度的领导力,进行沟通和辅导,对标找差,找到需要提升的点和能够改进的方向,持续让员工进入高水平循环。

第三种场景是运营。

考核组织绩效时,绩效沟通和辅导不是主线,而是如何达成组织绩效目标。做好组织绩效,对经营计划、经营复盘过程的跟踪和运营应格外关注。个人绩效可以追求改进,持续不断提升,但组织绩效需要看结果,做运营要想办法实现目标。

6. 先有组织绩效,后有个人绩效。

绩效是目标管理的工具,可以把整体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人,先有组织绩效,后有个人绩效。

对总体目标进行战略解码,先确定组织绩效,再进一步分拆到每个岗位和员工身上,这种目标分解的过程,也是战略责任压实的过程。完善的绩效体系,既要有组织绩效,也要有个人绩效。

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实践分四种场景:

一是有组织绩效,无个人绩效;

二是无组织绩效,有个人绩效;

三是有个人绩效,有组织绩效;

四是没有组织绩效,也没有个人绩效。

7. 组织绩效重考核、结果和运营

在绩效量化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关注组织绩效的量化。

在组织绩效中,尽量不要用360°评价。组织绩效要格外关注战略子目标的实现度,只有能够达成目标,创造价值,才是组织绩效追求的理想状态。组织绩效一定要重考核、结果、量化、目标值、运营。

8. 个人绩效重评价和改进

考核和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考核主要看结果,而评价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表现。组织绩效重考核,个人绩效重评价和改进。

有些员工因为客观原因,虽然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绩效结果可能并不好。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以全面视角进行评价,既要看过程,也要看员工的努力程度;结果不佳时,依然可以进行综合评价,绩效结果也有可能是优秀。

个人价值观也应以评价的方式考核,主要看表现;而组织考核时,不需要价值观评价,不需要谈客观原因,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组织都必须拿下市场,实现目标,不然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9. 绩效结果要刚性兑现,否则绩效管理将失去价值

例如,今年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员工涨了工资,其就会认为如果在下一年以这种状态继续把结果做好,就会继续涨工资,所以正反馈会带来刺激,尤其是量化的考评,可以更加客观反映这一条件反射。

在寻找绩效指标时,要从源头开始,才会找到合理的指标,在刚性兑现其绩效结果后才能够起到刺激和激励的作用。

绩效管理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才有价值。刚性兑现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要有赏有罚。

10. 懂经营很重要,懂管理更重要。

经营的逻辑和管理的逻辑相统一,将复杂的经营事件变为简单的日常工作行为。只要将日常工作行为做到位,就可以做好整体经营。

二、绩效考核十原则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1. 组织层面

(1)确定子公司目标

在进行子公司目标确定时,首先要进行功能定位。子公司具有不同类型,有些是纯粹的市场竞争型,有些是战略使命型,可以依据这些类型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周期分类,包括初创型、成熟型等。

在确定目标时,需要分别确定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在财务目标中,可以关注营收、利润、回款、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收益率。在非财务目标中,可以关注市场占有率、市场排名、重大项目落地、客单价、客户数量、大项目占比等。

(2)业务部门指标

在业务部门中,指标多可以关注财务类和过程类,包括营收、净利润、客户满意度、人才留存率、成本预算控制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等。还有考核业务部风险合规性,可包括不良资产、不良率、涉诉比例、涉诉金额等。

(3)职能部门指标

职能部门普遍被认为不适合做量化考核,其实只要掌握合理的考核方法,一样可以量化。

首先,职能部门要把握定位,明确自己是管控、赋能、支持还是服务部门。

其次,明确自身职责是什么,如人力资源、文化、党建的职责是不一样。

最后,明确在企业中创造的价值是什么,基于价值找指标。

例如,在人力资源部上一年的工作总结中,领导提到核心人才流失的问题,今年又要开拓新业务,需要技术人才。人力资源部经调研发现员工满意度不高,组织承诺不完善,领导认为员工的专业度不够。这时,人力资源部就可以依据这些问题找方向,再基于价值找指标。

(4)指标目标值

在定目标值的时候,需要用到对标管理的思路。指标目标值的确定,第一步是量化,第二步是对标管理。在对标管理时,需要做历史对标、预算对标和行业对标。

2. 个人层面

(1)公司班子

a.子公司的班子一般有两个考核维度。一是子公司业绩,二是个人评价,也称个人综合评议。个人综合评议可以用“德能勤绩廉”的方式。在实际操作时,可以用子公司业绩占80% 个人评议占20%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业绩结果×个人评议结果(0.9〜1.1)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用管理能力 领导力的360°测评等方式进行。

b.业务部门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评定也与此相同,都适用管理班子的评价方式。

c.对公司班子的评价有两种做法。

一是基于分工,用分管公司的部门业绩放入子公司业绩;

二是按照角色乘以系数,如董事长×1.0,总经理×1.0,副总×0.9等。

(2)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员工

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员工的做法是一样的。业绩类指标承接部门可以在明确业绩指标后,将其拆分到每个人身上。管理类或过程类部门,如直播岗位,可以考核场观、在线人数、销售转化、新增关注数、在线时长、客单价等,这些业绩型指标来自向上承接的业务部门。

职能部门员工,如招聘岗,可以定简历数、笔试通过率、面试简历比、面试合格人数、过试用期人数、专家占比、招聘费用等。此外,需要进行价值观考核和行为锚定。

(3)创新类业务部门

假设是初创期事业部市场类部门,可以先确定其关键任务,再提指标。例如做产品的上线,就可以定回款、营收、客户满意度、任务节点完成度等。

(4)研发部门

研发部门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研究型,第二类是开发型。研究型又包括两类,一是技术研究,二是产品研究。

对于产品研究,可以设定产业化比率。对于开发型部门,可以关注产业化,以及利润回款、产品率稳定性、满意度、新产品占比等。

(5)纯生产部门

纯生产部门可以设置产能、排产计划完成率、良品率、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类指标、人效率指标、安全风险类指标、能耗指标等。

在考核的视角上进行协同评价打分时,首先要进行指标协同,要共同背指标。其次,找好协同性指标,注重协同文化。此外,领导需要重视,避免将考核沦为形式。

(全文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