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无障碍办公技巧(入职15年,我最不舍得分享的高效办公秘籍)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8-08 20:53:43
  • 0

大家好,我是up姐,回到了久未的办公室,除了刚见面的简短寒暄,大家都很默契的回到工位,“忙碌”起来。

邮件还没回完,收到一条微信,说集体订餐。付完款后,然后顺便翻了翻朋友圈,瞅了几眼公号文章。

突然电话响了,项目组同事来催进度,聊几句放下电话,想起来赶紧干点活了。然后收到5条会议提醒,于是抱起电脑,来到已消毒后的会议室。

开完会后,一天已经过去,自己该干的活,好像还没有干,又得加班了。

披星戴月回家路上,不禁感慨:


虽然修完史上“最长假",但好像自己并没有满血复活,我好像还是原来的我啊。虽然之前吐槽在家办公的各种不是,但是回到办公室,好像效率并没提升多少啊?

2020年,我还要如此的下去吗?就不能少加点班,留点时间风花雪月,干点自己的梦想吗?

我想说:可以,因为我有一份15年攒下来的高效办公秘籍。

不仅能帮你把效率真正提升上来,更能让别人为你的高效点赞。拿走不谢。


01 高效率= 管理好了预期

越机灵,效率越高

在公司,如果有领导或者同事夸你效率高,一般有以下这三种情况:


你真的很快,譬如:他发完工作要求后,你立马反馈,原因是你可能提前都做了功课。你比他想的快,譬如:他认为你起码得2小时,但是1小时就交了作业。你不仅快,你还完成的好。譬如:他会边看你的作业边想,你是不是光图快啊,但发现其实你完成的还不错。

发现没有:触动别人夸你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你的表现超过了他的期望。

期望值是什么?百科词条的这样描述:

“期望值是指社会大众对处在某一社会地位、角色的个人或阶层所应当具有的道德水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部内涵的一种主观愿望。”

运用在职场上,就是领导或同事对你的工作能力高低的一种预判。职场中,做不好就算了。如果做的好,但评价不好,那就更亏了。

既然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就必须花点心思好好管理一下了。在这里要特别警惕“不胜任陷阱”:

“不胜任陷阱”又称“彼得原理”,就是员工会因表现良好,高层会对之产生高期望值,从而提拔到更高职位上,直至不再胜任,让所有人产生失望为止。

电视剧里也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如:电影《美人鱼》中,男主角刘轩一开始是个对金钱极度痴迷的花花公子,观众对他好感度不高。后来刘轩被美人鱼感化,变身环保守卫者,顿时光环大绽放,前面的不良印象被一笔勾销,观众好感度爆棚,这就是期望值在前期被压低之后的福利。

在生活中,浪子回头会获得相当的赞美,但老实巴交的“好好男人”一旦被抓到一次不老实就立刻被打入“渣男”的行列再也不得翻身。

在职场里,也非常常见。譬如:你在加入一个团队,若你一开始就放大招表现得极度优秀,会让周围的人对你的期望值不断升高,而如果最后有一次不能够满足期望,负面评价也会随之而来,甚至会低过一些平日表现平平的同仁。所以适当留一手,保持惊喜,才不至于将对方期望值拉升过高。

针对效率问题,如何管理期望呢?四步走:


第一步:自我评估,包括完成时间和质量。若能快速完成,不动声色,跳转至第四步。第二步:提前沟通,建立对方的期望初始值。适当降低对方期望很重要。沟通对于新员工尤其重要,有时候你自己觉得高效,但是其实并未达标。有时候新员工一天, 老员工1小时。抬头看看路,先不说管理,起码要了解别人期望。第三步:若时间过长,过程中主动汇报进展。防止对方等不及了来干预,若你被对方催了,那你就几乎不太可能再留下效率高的好印象。第四步:高质完成,第一时间交付。交付中强化工作时长的概念,快工也能出细活。

小结一下:高效办公第一秘籍:管理好期望,比你高效跟重要的是,别人认为你高效。


02高效率=认真做了准备

越“晚”效率越高

做好期望管理后,开始正式干活了。积极上进、想尽快完成任务的你的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了再说吧。从眼前的问题着手,马上就动手吧。时间不多,冲出去干吧。

对于简单无障碍的单一任务,“立刻行动”确实是良策,还能治愈拖延。比如:打电话完成1个预约。

但如果任务变成:“打电话完成100个预约”呢?如果你还不假思索拿起电话就打,恐怕效率不会太高。

但若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立刻行动”就更非良策,甚至是下策。思考之后再行动,比起飞快跑出门去争取那几秒,反倒能更快地达成目标。

高效办公第二个秘籍:对于对于复杂、棘手的任务,首先先要好充足准备,越“晚”可能效率越高。

先说一个演员孙俪的例子。虽然不少人质疑她在《安家》里的表现,但我从不怀疑她的实力和努力。

早年在拍摄《那年花开》的时候,孙俪把晚清女首富周莹的角色演绎得生动深刻,从年少时期的一无所有到中年生意遍天下,每一个阶段孙俪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后来接受采访,孙俪说她接下剧本就去找了陕西的一个老师,专门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研究东吴的文化。所以最后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喜欢蹲在椅子上,喜欢嗑瓜子,喜欢拿着水壶喝茶的“周莹”。

再说个鲜活的职场例子。周五我们部门要开项目分析会,需对齐项目进展并讨论下一步安排。因临时有事不能组织会议,我一早交代给小C来做,要求上午开完就行。结果呢,惨不忍睹。

1、9点就开会了,但参会人员不齐。

2、本来30分钟能搞定的会议,开了2小时,开到11点,我回来的时候还没开完。

3、关键信息没对齐,成员相互扯皮,氛围非常不愉快。

4、下一步安排不清不楚,关键责任人不知道要干啥。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效率极低、非常失败的会议。如果再来一次,我会这样建议小C,至少花1个小时做好准备后再开会。

1、确定主要与会人是否能与会,发送第一轮会议通知10点开会。

2、会议前点对点沟通,对其项目信息,汇总并识别问题。

3、领导临时有事不能参加,但也提前沟通好:他对会议的要求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初步建议。

4、提前半小时发送会议资料,提醒大家提前预览。写明:会议目标,会议需讨论要点。

5、会上先围绕会前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减少七嘴八舌。

6、会议重点放在讨论下一步工作安排上,明确责任人,时间点。

于是不得不返工,我下午又再开了一个短会补救。

于是第二个秘籍,有个增强版本:一次把事情做对,做好。千万别返工,返工最影响效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尽可能提前准备充足。这样做出来的事才容易达成预定目标,充足的准备还会带来自信,做起事情来就会更从容,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反之,不仅仅容易出错,极容易导致返工,更容易打击士气,导致事情都无法闭环,更谈不了效率。

小结一下:复杂的事情,慢比快好,事前做好充足准备,一次性把事情做对,才能更高效。


03 效率高=找了顺手的工具

越“懒”效率越高

提到“懒”,不得不说说懒人经济

有句话说,“懒人经济”,就是最大的生意,懂了懒人就懂了世界。

还有句话说 ,激发“懒”的潜在需求,未来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所以,未来社会,“懒人经济”不是为了让懒人变得更懒,而是要让社会变得更高效。

如果花一块钱,就能节省时间,及早赶到公司,为什么不去使用共享单车?

如果花点小钱,就能悬赏任务,找人帮你设计一款漂亮的封面,搞一个高大山的PPT……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猪八戒网”的商业逻辑。

如果只是花点小钱,买个扫地机器人,就能解决家庭卫生问题,为什么不去买呢?

是啊,我懒我骄傲。“懒”是人性,是原始本能。

当然在工作中,为了能“偷懒”,是需要脑筋的。不要一味地闷着头傻干,要多为自己找捷径。

1、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找到合适的工作方法,也能够事半功倍。

如何做呢?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先重温一下中学课本里泡茶的例子。

想泡壶茶喝。但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但是工作中却经常会用到,一个人若有统筹思维,并熟练应用,会让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很多人既努力又勤奋,却没找到自己的关键路径。看似忙忙碌碌、勤勤恳恳,但效率低下,收效甚微。

拥有统筹这个思维工具后,对于复杂的任务,特别是需要多人协同的时候,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协同好了,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举个例子:前几天我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一天内牵头完成一个调研报告。

我评估了一下,调研报告需要请部门三个同事协助,还需请公司总部两个同事提供统计数据。其中我自己准备需要两个小时;统计数据需两个小时;三个人事调研前准备需要一小时,调研访谈需要两个小时;信息汇总后写报告需四个小时。效率较高的统筹方法是这样的:

1 、上午立即通知总部同事统计数据,同时通知部门同事做好访谈准备。

2 、查阅资料,并做好分工准备。

3 、三人开会协商对其思路后,开始调研访谈。

4、 获取统计数据,并审查,查缺补漏。

5、下午三人访谈信息汇总

6、写报告。

2、巧妙的运用各种工具辅助自己的工作。

拥有了统筹的思维,剩下的就是战术层面的事了。提升效率的工具,我推荐以下三类工具和操作方法。

(1)懒人工具类


模板法:重复的任务保存工作模板,随时调用。如:日报模板,邮件沟通模板,案例模板、评奖模板,PPT模板等。清单管理法:重要的事情或者拆解的任务步骤清单化,防止遗漏的通知,就减少了返工的风险。备忘录随手记忆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有纸笔,手机上的备忘很好用,也容易整理归档。利用碎片时间,讲工作计划,思路啥的,先记录在备忘上,回头再写邮件或文件,效率会提升很多。

(2)时间管理类

从提升工作效率的角度,我觉得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最关键。分类安排在不同时间,做难度不同、专注度要求不同的事情,会让整体的效率得到提升。

如:可以安排时间,集中处理邮件;创造大块时间做难的事情;实在进步不了状况,就先难后易,把最难吃的三只青蛙吃掉等等。

(3)抗干扰类

工作中被频繁干扰,也是影响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程序猿来说,被「打断」更是破坏生产力的罪魁祸首。

听一个资深程序猿吐槽过:他被打断之后他需要重新看一遍代码,才能进入到编程的思维环境中,才能想起来被打断之前的思维逻辑,再从被打断的点重新开始。这个过程至少要花 30 分钟以上。「打断」越多,烦心越多,工作质量也会降低,Bug 也会随之增加。

如果事情实在需要集中注意力,条件允许话尽量错峰干活吧:早起,晚睡,或者换个地方。

如果不行:手机放远远的地方,降噪耳机,走起。还有,对前来闲聊的秘书MM,大胆say no。

小结一下:活用华罗庚爷爷的统筹学,找好工具,越“懒”越高效。


结语:效率高=胜出

一切竞争的本质,就是效率之争。历史的演化,文明的进步,新技术的迭代,本质都是高效率淘汰低效率。职场晋级路上,也是效率之争,效率高者,往往能占尽先机,力拔头筹。

精心准备、严谨展开,一次做对,善用工具,立竿见影提效率。

但切记:你自己认为的高效,不是真的高效,在别人眼里高效了才算。

职场效率逆袭之战,你做好准备了吗?欢迎留言,我试试看能不能帮到你。

我是up姐,80后职场妈妈,拥有世界100强企业15年工作经验。15年的职场经验很宝贵,我不想烂在心里,我要提炼成看后立马能用的文章,分享给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