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办公沟通技巧(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办公技巧
- 2023-08-09 04:13:15
- 0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1日 09 版)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广泛共识、汇聚磅礴力量。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编 者
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人民观察)
肖立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也是其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和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建设领域,就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好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鲜明特征。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民主发展与政治稳定、社会进步良性互动,极其重要,也极为不易。其关键在于选对民主发展道路,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民主形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坚持正确的民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为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懈探索和奋斗。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作为一种新型现代政治文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中华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深厚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能够为我国政治建设的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文明的提升等提供强大动力,推动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长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程序,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有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体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现代化成果的享有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以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以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保证人民广泛持续的政治参与,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和作用。从民主环节看,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到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管理之中。从民主平台看,人民可以通过信访平台、领导信箱、政务热线、网络留言板等,对关系自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提出意见,并得到反馈和回应。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能够使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的诉求和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促进社会活力与秩序的动态平衡。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将活力与秩序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能够在民主发展中实现政治稳定和秩序构建,实现治理的高效能和发展的高效率,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秩序稳定的基石。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有效的社会动员和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群众畅通表达意见和诉求,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破解现代化进程中活力与秩序的难题提供了路径方案,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良好环境中行稳致远。
巩固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政党和利益集团为各自利益相互倾轧,在国家事务决策上相互否决,造成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我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通过就重大问题和决策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意志和利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坚持大团结大联合,通过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促进社会各界的团结,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广泛汇聚全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智慧和力量。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我国民主建设植根于我国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断拓展和深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民主发展奠定了坚实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伴随现代化进程,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成功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党正确把握民主和发展的关系,在现代化建设基础上发展民主,以民主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民主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互促共进。
民主是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党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回应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全面推进,我国的民主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推进,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奠定坚实实践基础,也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继续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未来五年我国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时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部署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时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新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和整体安排,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部署,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出发,聚焦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凝聚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注重与其他领域建设的良性互动。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系统性、规范性,发展机制更加健全、保障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顺畅的民主。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覆盖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环节,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建设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加强党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理念、目标任务、规范要求等切实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坚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自信自觉。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能展现巨大效能和蓬勃生命力,根本在于这条民主道路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要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战略定力,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但决不照搬照抄别国政治制度,时刻警惕和防范西方所谓“宪政民主”“三权分立”等错误思潮的侵蚀,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注重各项制度的有机衔接、协调运转,切实把民主制度的功能、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完善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制度机制,如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机制、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等,畅通民主建设“最后一公里”,更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和渠道。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实践,拓展民主渠道,创新民主形式,不断拓展民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具体实施过程,搭建更加便民、更加多样的参与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效率。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和力量(观察者说)
邢邦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调动起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使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努力拼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力调动广大人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人翁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具有广泛的参与主体,而且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能够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国家权力为全体人民所平等享有。以民主选举为例,从2021年上半年陆续开展到2022年6月底全面完成的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涉及选民10.64亿,是最广泛、最生动的民主实践。在我国,人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拥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享有权利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广大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既为自己也为国家、民族拼搏奋斗,既为现代化建设出力也共享现代化成果,人民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序推动广大人民广泛持续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丰富民主形式、多样民主渠道,人民的参与广泛持续。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到身边实际问题的解决,人民都参与进来,表达意见和诉求。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各方面各环节都能听到人民声音,人民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生动实践,人民有序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中。比如,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稿起草过程中,党中央向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并在网络平台开通建言专栏,网上征求意见累计收到超过100多万条建言,一些建议以不同方式被吸收采纳。人民在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诸如“民情直通车”“小院议事厅”“线上议事群”等民主形式。人们通过这些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形式,参与到涉及自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中,民主实践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共识和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团结奋斗才能成就伟业。全过程人民民主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重要民主形式结合起来,把握民主真谛,发展协商民主,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各方面意志和利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使得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有机整体,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团结奋斗。
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保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我们何以能创造人间奇迹?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的强大团结之力、发展之力,是一个重要“密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就要凝聚起14亿多人民的磅礴力量。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拓展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充分激发、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让基层民主焕发更旺盛活力
曹海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部署。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政治参与主要在基层,最直观的当家作主感受也主要在基层。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能够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有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巨大的人口数量,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带来了大国治理的复杂挑战。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能够更好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最大范围凝聚共识,广泛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合力。中国式现代化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这一目标,涉及对发展格局中利益分配关系的优化调整。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可以更好汇集群众意见,在协商中促进利益整合、增进发展共识,探索出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备更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能够提高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和实效。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国内安全稳定是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前提和基础。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能够不断增强基层社会吸纳多元意见、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更好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从而更好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创新创造十分活跃,基层民主活力进一步增强,许多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国家政策和制度,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注入新动力。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不断拓展基层民主渠道,创新基层民主形式,增强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让基层民主焕发更旺盛的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发展。党的领导是基层民主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和修订一系列党内法规,健全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夯实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要始终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领导基层民主、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创新基层民主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制度保障基层民主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创新发展基层民主的必然要求。《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印发实施,持续为基层放权、赋能、减负。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将“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办事公开制度、权力清单与负面清单制度等落实落细,为基层群众的民主参与提供有效保障。
坚持数字赋能基层民主发展。新时代以来,各地探索创造出多样化的基层智慧治理平台,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途径,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数字化技术为牵引,促进基层民主实践的数据化、智慧化、智能化。整合信息收集发布、网络在线服务、掌上电子办公、线上即时沟通、后台推送流转等多种功能,打造集实时“意见箱”、移动“档案室”、办事“便利店”、百姓“致富桥”等复合特性为一体的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创新数字时代的基层民主实践。
(作者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1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