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办公沙发车皮技巧(粤工厂再现“入淘潮”,外贸转内销抢订单,车皮工万元月薪成常态)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8-09 23:59:25
  • 0

《中国工厂数字化调研报告》系列策划之一

2016年,33岁的佛山电器厂老板向安奎为了提升生产质量,要求车间采用流程卡来替换过往单凭主管记工的方式,由此引发了一场人事动荡;同年,经营持续下滑的15年老牌家具厂迎来一位新任总经理谢志,他怀着满腔热血开启了研发、销售、经销商体系的改革,但依然无法完成预定销售目标;另一边,一家内衣生产企业则深陷招工难,工人们抱怨不已,一同打拼了13年常务副总经理潘如林也选择离职……

这是纪录片《中国工厂》中的画面,也是中国制造业近年来不断上演的真实困境。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经贸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下的2020年,这些“中国工厂”又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在新一轮“外贸转内销”的浪潮中,厂长们将如何进退?

【案例】

传统外贸工厂“掘金”淘宝

7月10日晚上九点,南方的夏夜仍被30度的热浪包裹着。佛山简欧宫庭家具工厂内,工人们还在生产区和打包区忙碌,今年33岁的工厂老板方林敏下班更晚,他通常半夜两点才熄掉办公室的灯。

“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依然保持着销大于产的情况。一允许复工,工人就都回来了,但还不够用,又招了些人。” 方林敏介透露,在佛山产业带外贸遇阻、线下集体趋冷的情况下,他的天猫旗舰店订单却逆势涨超30%,八个工厂供不应求,车皮工拿下万元月薪是常态。

方林敏的家具工厂,工人在忙碌赶订单。

方林敏2016年用他打拼十年攒的钱开了第一个工厂,随后在妻子的提议下开始做淘宝店。“我初中没毕业,当时电脑也没有学过,连键盘都不会敲,主机都不知道怎么插,就是一个彻底的‘网盲’”,方林敏向南都记者自嘲道,但在经过淘宝大学培训后,他“突然开了窍”。

通过对阿里巴巴所提供的一系列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方林敏瞄准了尚处空白的家居“移动定制”市场,他带领团队从数据分析、销售技巧逐个突破,在生产工艺和服务上死抠每个细节。如今,方林敏从一个“电脑小白”已升级为电商达人,他的天猫旗舰店内升级的产品在业内屡次刮起风潮,一年带动的上下游产值不下20亿元。

“最近几个月,至少有50位家具老板来请教怎么开淘宝店” ,方林敏称,疫情以来他的访客急速变多,企业老板、经销商、卖场乃至行业协会里的老前辈们纷纷意识到“多一条腿走路”的重要性,入驻淘宝、转型线上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广东是全国外贸大省。截至7月16日,广东省外贸企业达到191.1万家,占全国35%。但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南都记者留意到,广东开始掀起了一场以外贸企业和工厂为主体的入驻淘宝创业的潮流(简称入淘潮)。今年以来,已有超过9万家广东外贸工厂登陆淘宝特价版,超30万广东企业通过1688拓展内贸市场,132个产业带快速恢复。 此外,广州670个以线下内外贸为主的批发市场也全部开启淘宝直播。

【趋势】

广东工厂引领新一波 “入淘潮”“制造型企业、工厂是中国经济的砥柱,他们创造了大部分的税收和就业。因为疫情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原因,最近他们的订单普遍减少。目前,在广东、浙江等制造业集中的省份,已出现新一轮的电商大潮,这些工厂型企业纷纷向电商转型,通过最新的数字技术拥抱国内市场。这是中国经济韧劲的一个体现,在未来也会是中国经济的一种常态。”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研究员胡麒牧向南都记者表示。

回顾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商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B2B型电商网站的出现给部分贸易企业带来商机。1998年12月阿里巴巴成立,彼时,中国互联网用户数仅数百万,敢于尝鲜上线电商平台的企业大多为主打外贸市场的中小企业,但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便增长到了千万级别。

彼时的中国,制造业也刚刚踏上全球融合的快速列车,通过B2B模式,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迅速和国际需求信息接轨,这一波最早“触网”的中国企业,不仅成为了中国后来20年电商大潮的奠基者,也成为了日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力量 。

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以淘宝网、ebay为代表的C2C电商平台率先崛起,中小商家、个体商家成为了这一波“入淘潮”的引领者。据2011年数据显示,淘宝网和淘宝商城每天包裹量总计超过800万,占到整个快递业总包裹量的近六成。淘宝商城双11当天,在销量过千万的46个品牌中,有8个是淘品牌。

“从1997、1998年开始一直到2012年,是属于传统电商的时代,这一阶段电商的概念开始普及,受益的商家主要是小商品销售,电商对经济的推动也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指出,2012年到2016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进入全民普及的新阶段,此时对外贸市场和内需市场的影响力均已形成。

延续着淘宝网所创造出的中国电商巨大市场,随后诸多大型品牌商家争相“入淘”并出现井喷式增长。品牌和中小商家一起成了近十年中国电商发展的主力军。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淘宝商城总体品牌数有7万多,但到了2018年,全球已有超过18万个品牌参与天猫双11,与2009年首届双11相比,品牌量级扩展了6000倍,仅2018年一年之内,全球共就有 21000 多个时尚品牌新入驻天猫,同时有近 2000 个美妆品牌在天猫开店。

可以说,过去的十年,是中小特色商家和品牌在电商发展的黄金十年。天猫双11成为了品牌增长的奥运会,淘宝也成为千万中小商家和年轻人首选的创业平台。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新的危机,全国各地产业带企业兴起新一轮“入淘潮”。淘宝数据显示,最近三个月,外贸企业入驻淘宝的数量环比激增了160%。对于这些平日里只顾埋头生产、并不直接和消费者打交道的工厂来说,淘宝店成为了他们外贸转内销、直接和消费者对话的首选平台。近年来淘宝大力推动的C2M(反向定制)模式恰好为这些工厂提供了转型的技术支持。

在朱克力看来,和历史上数次电商大潮不同的是,这次入淘潮的主体大多是工厂,这些过去为品牌代工或者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产型企业,在疫情影响、国际经贸环境变迁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三重因素叠加下,要通过入淘来拓展国内市场,从中获取自救和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过去的几次入淘大潮,主要由个体、中小商家、内贸商家以及中外品牌引领。这些出口型、制造型、工厂型的企业大多站在幕后支持供给”,一名电商行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他们不得不“亲身入淘”来应对挑战。

截至2020年3月27日,中国的进出口企业有641万多家,其中广东省的外贸企业最多,达182.3万家,占比28.4%;江苏省、浙江省的外贸企业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位。

根据淘宝方面的数据显示,在新一轮入淘大潮中,也正是广东、浙江和江苏的企业最为踊跃。“我们过往几年办招商会,来的大部分是更了解网络的年轻人。今年起在广东、浙江的招商会,来的很多都是50、60岁的厂长。这说明在这些工厂里,‘上淘宝’已经成为了‘一把手’工程。”负责产业带招商的淘宝工作人员表示。

数据显示,在阿里巴巴“春雷计划”的引领下,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新开了200万家淘宝新店,相较往年,外贸型工厂商家比例激增。而这200万家淘宝新店中,有近20%来自广东,占比全国第一。

【举措】

从拥抱电商渠道到拥抱数字化生态

随着电商生态的完善,外贸型、工厂型企业这一轮“入淘潮”不仅仅开拓线上渠道,还有迎接重新产品定义、工厂生产、销售渠道、品牌营销等全链条的数字化之路。

“电商最初是一个信息平台,后面变成了交易平台,接入金融等工具,但无论怎么演变,电商的两个趋势是不变的:一是服务消费,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好,中国电商永远是消费驱动型;二是服务中小企业,把创业门槛不断降低”,胡麒牧称,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电商也开始爆发式发展,因为技术的革新一直在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进入了应用的爆发,所以催生出很多新的场景,比如新零售、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玩法。

这一方面要求商家具备更高的“数字素养”才能跟上电商平台的发展节奏,另一方面也需要电商平台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于中小企业,帮助其“入淘”并展开全链路的数字化转型。

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时隔11年后再次启动帮扶中小企业的“春雷计划”,共推出16项扶助措施,涵盖外贸升级线上突围、助力外贸开拓内销、打造数字化产业带、智慧网络助农兴农、金融支持“再扶一把”五大方面。

其中,为帮助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线上突围,阿里巴巴将依托速卖通、Lazada、天猫海外等平台,实现海外线上“云拓客”;阿里巴巴国际站将帮助线下外贸企业搭建线上展馆;并联合各地打造地方特色数字化商贸市场和数字化产业带。

根据阿里巴巴国际站7月23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数据,平台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80%(按美元计价),订单数同比增长98%,支付买家数同比增长60%。“转型数字化新外贸,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必选项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透露,6月份国际站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126%,7月以来仍保持三位数的增速。

为帮助外贸企业迅速开拓内销市场,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内贸平台1688.com也将开设数字化“外贸专区”,帮助没有线上经营经验的外贸企业直接成为天猫超市、淘宝心选供货商,对已入驻天猫的外贸制造业企业,减免店铺年费延长3个月,为中小外贸企业开通入驻淘宝企业店绿色通道,并提供相应支持。

数据显示,重启“春雷计划”的短短2个月内就有4万家外贸工厂入驻1688,平均每天有667家工厂入驻。按照计划,2020全年1688将帮助50万家外贸企业打开中国市场,助力商家数字化转型。

按照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古迈的说法,阿里“春雷计划”将加大扶持中小品牌力度,帮助外贸工厂品牌化转型,2020年加速孵化1000个年销售额超过千万的新开店品牌。天猫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每天新增的天猫入驻商家同比增速超300%,这其中有从线下转型线上的,也有从海外平台回归的。

【观察】

数字化转型驱动外贸企业转内销

“出口转内销”对很多工厂老板来说并不是一个新词。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出口订单迅速缩减,大量外贸企业已经在政策引导下尝试过出口转内销。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外贸转内销,是企业的权宜之计,当时外贸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起到的作用仍然非常大,企业为了对冲外需的短期萎缩而转向国内市场。但现在外贸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下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增长的势头都不好,外贸出口进入瓶颈期,外贸转内销已经变成一个长期性的动作”,胡麒牧向南都记者表示。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朱克力补充道,从外部环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经贸环境变化、数字化转型的三重因素叠加,出口型企业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局面。

在6月30日的商务部网上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杨国良表示,从消费和投资带动看,出口产品转内销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从国内消费看,国内市场需求正加快释放,为电子家电、轻工、纺织服装、农产品等出口行业提供了内销市场。从投资带动看,各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为机械设备、电机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等出口行业带来了新机遇。从消费升级看,部分外贸企业正从传统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可以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网上销售、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快速发展,也为外贸企业打通了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的销售渠道。”

但杨国良同时指出外贸企业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部分产品国内外标准不同。比如出口欧美的服装尺码与国内标准不同,款式和国内市场需求有差异,转内销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或改造。部分出口产品转内销往往涉及品牌商标问题,需要得到外方授权。一些外贸企业长期按订单生产,缺乏国内市场营销经验和专门的团队,有些外销品牌国内认知度不高。转内销还面临市场结算模式的差异问题,内销通常采取赊销模式,先拿货、后付款,占用资金多,风险相对较高。

胡麒牧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外贸转内销”面临的的挑战还包括国内外消费习惯不同、产品标准不一、用户对代工厂毫无品牌认知、国内市场渠道搭建、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如何寻找国内增量市场等。但随着各地配套方案的出台,以及电商平台陆续推出针对性的扶持措施,这些难点将会逐步缓解。

“中国电商的发展是消费驱动的,现在已经慢慢渗入到生产端,用消费者需求帮助厂商改进生产工艺、产品结构,入通过C2M逆向影响生产,帮助外贸企业调整生产来契合国内需求”,胡麒牧称,以阿里巴巴来看,其电商生态提供了全产业链的配套服务,比如渠道的搭建,目前成本并不高,品牌认知度方面,淘宝天猫有品牌培育计划;国内消费者习惯方面,电商的大数据也帮助其进行分析。

至于工厂型企业如何融入数字生态,胡麒牧指出,“第一是企业要转变思维,要积极拥抱各种应用,第二是要学会借力,中小企业要自己搞数字化的成本很高,要学会借用大企业的力量;第三是数字化变革需要贯穿始终,从日常办公管理、生产流程都要数字化,以方便跟电商平台对接,只有产业带上的单个企业把自己的数字化做好,平台在产业带协同中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7月22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和阿里巴巴签署了“春雷计划”战略合作协议,针对外贸企业,双方将合力打造外贸线上展会,帮助“广州制造”拓展海外批发和零售市场。此前,广东省商务厅和阿里巴巴也签署了“春雷计划”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广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助力“粤货”拓市场、保订单、稳产能,“春雷计划”全面覆盖珠三角。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零售实验室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统筹:甄芹 田爱丽

制图:李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