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公文写作办公技巧教案(公文写作小白看过来!如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公文素材库)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8-18 07:26:51
  • 0

这段时间,经常听到刚刚进入“体制内”的小朋友们抱怨公文难写,有的说好不容易写完了领导各种不满意,甚至反复修改都“过不了关”。这让我想起了刚刚接触公文时的样子,也是经受各种“摧残”、受到各种“打击”、经历各种“回去重写”。

后来,和这些小朋友们多聊了几句,发现这些小朋友们有个通病,就是领导交办任务后,态度很认真很积极,马不停蹄地打开电脑,进入状态,可是写不了几句就“卡壳”了,不知道“文路”该怎么走下去。

其实,公文写作基本上分为占有资料、分析加工资料和创造资料三个过程,不管是工作性总结,还是年度工作谋划,都离不开“基础资料”,如果手中没有资料,即使思路、视野、格局、写作能力再突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近期从网上分析了很多关于“写作素材资料”的文章,有的分析的很全面,但是理论性很强;有的方法很难执行,很难落地,对于新手小白来说一时又难以掌握。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体会,帮大家梳理了几个占有分析资料的小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前辈的资料“形神兼备”,保证你能得“及格分”

作为新手、素人来说,单位于你是新鲜陌生的,但是对于老同事来说,他们经历了多年的职场洗礼,经历了很多年工作的锻炼,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有很多成型且质量高的文稿,这些资料对于新手来说是至关重要,多多益善。即使一时看不懂,能收集就尽量收集,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有的老同事是不愿意分享自己这些“费时间费精力费脑细胞”而得到的资料的,那如何获取呢?方法不一而足,就看小朋友怎么做了。

切记:这些资料保证让你不跑题、不脱形,但是不能照搬照抄,要学其神、悟其里、用其形,万不可全部使用,否则结果你是知道的.......

二、内网上的资料“神大于形”,是你的“加分项”

这里说的内网资料是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资料以及正式发布的公文资料。这些资料很关键,是你必须要占有且经常分析的资料。

这些资料里包含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一是话语风格。可以看出一个单位或一个系统习惯说什么话,喜欢用什么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必须要适应。二是工作思路。公文写作更是内容大于形式,如果思路、内容不等和上级同频,辞藻再华丽,也遮不住“文不对题”的硬伤。三是常用关键词。一个单位、一个系统或者具体某位领导,他的常用词是有限的,也是与时俱进的,要通过占有分析这些资料来提前了解,可以让自己“不说外行话”“不办外行事”。

三、领导的意见“极其重要”,是你过关的“必要条件”

笔杆子们有个习惯,领导交办任务时必须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下领导的思路和偶尔迸发出来的“金句”;即使聊天时没有带着本子,也会在聊天后及时整理出领导的一些思路和经典语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会越来越熟悉领导的思路和特点,更加符合领导的行文要求。对于新手来说,如果和领导交流的机会不多,那就把领导的一些讲话拿来多研究分析,至少把其中的思路和金句整理下来,随后稍加修改甚至不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报刊杂志上的“金句”和“经典思路结构”,多多益善

每个单位都订阅了很多报刊杂志,有心的人会认真分析一些优秀文章,摘录下自己喜欢的“金句”,有的文章结构非常新颖,思路非常独特,对于新手来说,这些是我们学习的非常重要途径之一。

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人整理了大批量的“精华”,新手们可以把这些收藏下来。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精华”进行整理加工,合并同类项,作为自己的宝典,以便随后查找使用。这些资料多多益善。

五、兄弟单位的资料“立竿见影”,但也是“如梦幻泡影”,可学习不可多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想借鉴一下兄弟单位的有关资料,有的是想学习一下,有的是想了解一下兄弟单位的情况,有的是想“拿来主义”,直接为我所用,有的是想暂时收藏起来,下次再用。这些想法都很正常,也很常见。

但是,对于这些材料,学习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为我所用意义不大,原因有三:一是看了别人的资料,如果质量比自己的高,就会产生落差;如果质量不如自己,就会沾沾自喜,进步不了;二是他人用过的点子、句子、资料,你就不能再用了,否则就是“雷同”,留给自己的空间就会很小;三是被他人的思路带偏了,总感觉别人的思路好,最终模仿了别人,失去了自我。

所以,兄弟单位的资料看起来能够“对症下药”,但是要妥善应用,只能作为借鉴参考。

六、互联网上的资料“良莠不齐”,只能用来“应急”

现在互联网上关于公文写作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比比皆是,有的付费网站更是功能齐全,定期发布的公文素材非常“应景”,涉及的行业门类也是非常齐全。很多年轻的小朋友习惯于上网付费下载适合自己的稿子,拿来后简单修改就可以交差。我也曾经这么做过,但是只能用来应急。

给大家说一个我经历过的事情,我给很多网站投过不少的公文稿件(都是经过处理过的),而且对自己的文章印象都很深刻。有一次,我在系统内某个单位的网站上浏览时,看到了一篇党课教案,和我之前在互联网上的一篇投稿很相似。随后,我又认真的通读了一遍全文,发现当时处理的不彻底,还有原单位的名称。而这个单位网上公开发表出来的文章竟然也没有修改校对,使用的也是我投稿时的单位名称。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所以互联网下载下来的公文,务必要留意。

另外,涉及公文的网站、公众号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同一篇文章在不同平台循环使用,真正质量高的并不多,建议大家还是擦亮“慧眼”,可以作为借鉴,但是不能抄袭。

还有其他很多途径来获取资料,大家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可以在评论区交流一下。

特别提醒;自己占有的资料越多,就能更好的应对各种“突发任务”,作为“有心人”,可以从现在开始整理自己的“资料库”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