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11promax办公技巧(iPhone12pm,M1版MacBook使用感受及周边推荐)
- 办公技巧
- 2023-08-20 06:52:35
- 0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蓝色光芒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非跑分评测类文章,而是从一个多年苹果全家桶重度使用者的角度真诚分享新iPhone和macBook Pro对比上代产品的使用感受。本人能保证文中所有物品均为自费购入,站在独立第三方的角度分享真实感受,但不能保证一定和你的感受一样,欢迎理性探讨,还请不喜勿喷。
另外本文中所有附件产品均为张大妈推送的活动价购入,常刷张大妈你懂的。
每年9月的科技春晚今年延期到了10月和11月。从9月开始的几场苹果发布会有期盼也有失望,不过也习惯了苹果的牙膏,一年一换的iPhone还是要换的。
M1芯片的MacBook Pro本来是报观望态度的,原来的计划是等明年14寸mbp上市再换掉今年6月刚买的MacBook Air。没想到上市后一片叫好,就忍不住也换了一个。
本文不跑分不评测,只谈使用感受,再介绍几个自己在用的周边。网上专业的评测一大堆,就不班门弄斧了。我觉得使用感受更重要。那就先从iPhone说起。
iPhone X之前基本都是一年安卓一年iPhone的节奏,随着苹果生态越来越成熟,逐渐买齐了苹果全家桶。陷于苹果生态,iPhone X之后的主力机一直是iPhone。
每年的苹果发布会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爆料,越接近发布会时间的爆料越靠谱。手里有iPad Pro和Apple Watch 4代,所以第一场发布会的iPad Air 4和Apple Watch 6都没有换新的动力。Apple Watch 5代和6代的更新实在太小了。
12和12pro发布后,经过苹果直营店就去摸了一下,说老实话12的手感比我当时手中的11 pro max好很多,很轻,又适合单手操作。不过用惯大屏的我还是打定主意耐心等待12 pro max的发布。
12 pro max发布后没时间去看实物,等开卖了就直接官网订了两台。苹果官网比起淘宝京东实在弱爆了,晚9点开卖后各种卡顿报错,我记得当时刷了半个多小时才订到2台,发货时间已是12月初。一比之下才觉得久经双十一618洗礼的淘宝京东有多牛逼。
记得当年iPhone X发售的时候也是官网下单发货时间太久,就尝试早上6点苹果官网预约直营店购买,早起预约了好几天都抢不到,最后还是等官网发货的。这次本也以为预约没戏,大仁提醒后第二天早上很轻松就预约到两台12 pro max,当天就取消官网订单屁颠屁颠跑去直营店购买了。
预约的下午时间,但实际上早到了也可以提前取货的,不必一定等到你预约的时间。进店苹果小哥登记身份证扫描预约二维码之后很快给拿了两台,店里随手拍了张照片没拆就回家了。
店里摸了摸mini,也很喜欢,手感在iPhone里无敌了,有想买来当备机的冲动
选了2台蓝色256G,256对我来说如果照片都存在本地是不够用的,不过现在照片都存在iCloud上所以没问题,一般可用空间大概在100G左右。iCloud空间一路买到2T和家人共享。
今年的开箱最简单了,只有一根线而已
两台12盒子的厚度和去年的11盒子厚度差不多。苹果不仅省了充电器和耳机,也省了很多运输成本。同样容积集装箱里能装近2倍于11的12。
再看看11pro max的开箱。
12 pro max的蓝色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
蓝色不锈钢边框的质感也不错,颜值上比11max还是有提升的
再看下绿色的11 pro max
放在一起比比,12max还是明显比11max大一圈,颜色上来说蓝色绿色都不错。老婆做备机的iPhone X也加入,iPhone X用到现在3年了,没什么问题。手感很舒服,单手操作也很方便。
说几点iPhone 12 pro Max的使用感受
换机完全没有新鲜感,一个刘海设计用了4年,也就苹果敢这样。苹果现在是完全放弃创新了吗?彻底变成了牙膏厂。还真有点怀念诺基亚的时代。即使刚用了一年xs max,一年11 pro max,12 max刚拿在手里也是重量感满满。特别是睡前躺床上刷手机的时候,总怕掉下来砸掉门牙。不过几天后就会适应。边框变直,加上尺寸比11max进一步增大,12max的手感是不如11max的。要手感还是买12/pro/mini屏幕对比11max并无肉眼可见的提升。拍照和视频对比11max有提升,对焦很快,暗光的时候非常明亮清晰,防抖很牛。夜景人像,杜比视界,ProRAW格式加入,超广角也有夜景模式...可玩性进一步提高。信号对比11max有明显提升,原来部分11max没信号或信号弱的地方现在都能正常通话,高通基带和重新设计的天线作用明显。估计对比华为还是不如。iPhone作为手机的基本功,总算到了能用的程度。目前显示有5g信号的时候,感觉速度并不比4g快多少。续航时间感觉比11max略有下降。按我的使用强度勉强能撑一个白天吧。充电更吃功率了,原来18w的充电头充起来明显比11max慢,峰值功率能达到24w吧。电池密度很难突破,那充电速度就很重要了。小米已经120w有线充,55w无线充了,希望苹果在充电速度上不要被安卓阵营拉的太远。个人对MagSafe完全没兴趣,这年头15w也敢叫快充,哈哈。而且磁吸在背面,充的时候要吸上,充完要拔下来,吸上和拔下来的动作有线充的插拔区别不大吧?充电速度还慢于有线充,我直接有线充不好么?不知道意义何在。前两年几十块买了个小米的立式无线充放书房,干活的时候放上去也挺好用。原来iPhone仅支持5w、7.5w的无线充就是个笑话,提升到15w之后肯定谈不上快,堪堪能用的程度吧。
我的11 pro max出手时,电池健康还是100%,咸鱼上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换过电池了,最终的买家也怀疑用了一年电池还是100%是不是有问题,一定让我用爱思测一下电池才最后下单。我觉得可能和我的充电习惯有关系吧,我基本上用到30%多就开始充电,充到90%多就不充了,都是睡前充好拔线。从不会晚上睡觉前用到手机还有百分之几的电量然后一夜充到天亮。锂电池不要过度放电也不要过度充电,算是个充电的小tips。
接下来简单点评几个周边,都是我现在在用的,不敢说好不好适不适合,仅分享使用感受,值友们各取所需吧。先聊聊耳机
其实时间放到现在,AirPods 2和AirPods Pro都不推荐购买了,建议等新品。
AirPods 2佩戴舒适,但太不隔音了,室内听听ok,室外就gg了。不过睡前躺床上用AirPods听音乐到睡着还是很舒服的,不是入耳式耳塞可以在床上随便滚
AirPods Pro其实用下来还不错,降噪和佩戴都ok,音质嘛也没网上说的那么差。另外现在AirPods Pro在苹果多设备间自动切换很王道,打开手机、ipad等都会自动连接。但可能是设计上的问题,我的AirPods Pro已经换过3次了,都是有滋滋的杂音,最近一个耳朵又不行了,还是老毛病。关于这个问题苹果也发了公告。
无线耳机还有个好选择,森海的无线馒头2代
1代刚出我就买了,2代上市又把1代出了。2代补齐了1代续航和降噪的短板,1代你放在那里几天不用电会自己放光。二代没这个问题,并且续航强劲,我最多一次听了6个小时才报电量低。音质也不错,是AirPods Pro之外的另一个好选择。就是多苹果设备切换没有AirPods Pro方便。
再聊聊手机壳。
今年没买太多,目前主力壳就下图三个
这三个壳中保护性最好的是原厂硅胶壳,最厚
我依然选了蓝色
上机效果还行,就是硅胶容易沾油沾灰
壳高于屏幕,有一定厚度
11max用原厂硅胶和皮壳的时间最多,两个壳各自使用时间大概在四五个月左右,都有明显的磨损。皮壳从蓝色变成了黑色,磨损比硅胶壳更明显。想买原厂壳的同学要考虑一下
透明壳不想买苹果原厂的,傻贵。买了个AirJacket
用了几天,还不错
选了高透的,基本能还原原机的色彩,背部完全没有彩虹纹。缺点是容易进灰,而且进灰了很明显
壳有一定的厚度,有一定保护性。佩戴和取出比之前的Air Jacket容易一些
侧面壳是高于按键的,拇指大有时会按不下去。
总体来说喜欢透明壳的朋友,Air Jacket是个好选择。
最后一个是这个号称比裸机手感更好的凯夫拉手机壳
手机壳10克的重量,确实轻若无物
内部有logo和编号
上机,手感确实比裸机好。为什么后面说
不是全包,按键部分,和手机上下部都是裸露的
对我来说这个壳最大的问题在底部,充电口下面的手机壳部分是有点翘起的
通常我单手握持手机的时候都习惯用小指挡住手机防止跌落,Pitaka底部壳翘起部分正好抵住小指,有点锋利,用的时间长一些还是挺疼的。
很多人说我买个care,然后裸奔不好么。实际上裸机的不锈钢边框很滑,当手机平放在桌子上的时候不那么容易拿起来,特别是手湿的时候。虽然这个超薄的凯夫拉壳,对于手机跌落的保护性存疑,但清晰的纤维质感增大了摩擦力,不仅容易拿起,也降低了手滑跌落的概率。所以有人说套上这个壳比裸机手感更好,就是这个原因吧。裸机确实滑了些。
我对比了同为凯夫拉材质的Benks,Pitaka的做工和用料还是有优势的。照片上可能看不出,实际上Benks的凯夫拉壳表面好像多了一层胶质,比Pikata手感粘腻,摩擦力又比Pitaka小容易滑手。
看侧面可能这层胶质更明显些
不过是全包的,底部的手感肯定好于Pitaka。整体也很轻薄,防护性好于Pitaka,喜欢凯夫拉壳的也是个好选择。
当然,Evutec的凯夫拉壳也不错。我曾经xs max和11 pro max都用过,值得推荐。
2C1A,两个C口单独用的话最大功率都是65w,同时为电脑和手机充电时,C1输出45w,C2输出18w
主流充电协议都支持
还买了一个单口的小米,很小巧,不过因为手里要充电的设备多,单口的用的很少
个人还是更推荐征拓的S3,多口还是更实用一些。那些18w,30w的单口充电头都不推荐。毕竟现在大部分电脑都支持Type C充电,65w的头手机电脑都能充,出门或在家一个充电头就够了。当然大功率游戏本65w肯定是不够的,可以考虑100w或老老实实用原配充电器。
体积征拓稍大一点
不过征拓插头可以收缩,小米的不能
个人还是喜欢多口的,方便。不过这种直插式的,有的酒店墙插很松,容易掉下来
目前用的主力充电头就是征拓的S3,充手机、MacBook Pro和常见的数码产品都没问题。体积很小出差带着方便。
平时随身的充电宝是征拓18w,非常小巧,充电速度也ok
这个组合用了1年多吧,体验不错。就是拉车线的那个魔术贴扎带很容易掉,最后到底丢了。
膜就买了这款,凑了3个185。第一次用这个膜感觉不错,很薄,基本能全覆盖,高透,手感顺滑。
线习惯床头用根1.8米的,晚上躺床上可以一边充电一边用手机。可选择的很多就不展开了。
再说下MacBook Pro吧。今年6月份出了手里的15.4 MacBook Pro,12寸MacBook,和华为的MateBook x pro。原来想几台换着用,实际上懒得换来换去基本都会盯着一台用其它的都吃灰,就都出了换了新的13寸的低配MacBook Air,想过渡一下明年换14寸MBP的...半年用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
本想等明年14寸MacBook Pro上市买个高配的就几年不换电脑了。不过M1的MacBook Pro上市之后,铺天盖地的评测都说M1如何牛逼,就忍不住又买了个体验一下M1,又买的低配再过渡一下...到明年看苹果的MacBook新品发布情况再考虑换不换吧。
简单开个箱吧
包装、外观、配件都完全没变化,也是没什么新鲜感
盒子比air大一圈,封面展示的不同,主要突出air的轻薄
内容物都是电脑本体和充电器、线。其实两个本的投影面积几乎一样,但Pro的包装盒边框更厚保护性更好
充电器有不同,pro是61w,air是30w。不过我都不用,反正有征拓。一般我手机和电脑的配件到出的时候也都是全新
pro深空灰,air金色
air的金色第一眼看上去挺好看,不过不耐看,稍有点玫瑰金的意思,作为钢铁直男觉得还是灰色适合我。当时买air的时候也是灰色没货选了金色。
air薄是必须的
都是剪刀脚键盘了,虽然手感比ThinkPad还差很多,但比之前的蝴蝶键盘是好多了
屏幕确实是pro更好,照片上可能还看不出来,亮度调成一样,pro的屏幕更通透,对比度更高、色彩更准确鲜艳。air虽然也是视网膜屏,和pro的屏放在一起还是有点泛白。不过不ab对比的话,air的屏其实也ok。一分价钱一分货呗
pro的最大亮度是500尼特,air是400尼特
说说M1版MacBook Pro半个月来的使用感受。我的使用场景只是办公,网页,office,微信等常用软件了。不p图不编辑视频,不玩游戏。以下和手中air的使用感受对比皆基于我的使用场景。
速度明显提升,原来的air也流畅,但偶尔有卡顿的现象。M1版基本无卡顿,打开屏幕秒亮屏进入工作状态,打开关闭APP都是飞快。office等常用软件完全没有兼容性问题,只是第一次启动会提示安装Rosetta之后大概需要20秒时间,再之后office文档就都是秒开了。续航明显提升,感觉上是air的1.8-2倍的续航了,电量那是十分的坚挺,完全没有电量焦虑。屏幕确实比air更通透,看起来更舒服。只是跑航母的大边框依然健在。个人对边框还是蛮在意的2个Type c雷电接口少了一些,至少也应该一边一个,这样充电的时候电源在左边还是右边都方便。当然这要新款改设计才行了外放的效果比air更好,出差可以不用带bose的蓝牙音箱了,虽然比不上16寸MacBook Pro,但做文档的时候听听音乐还是ok的。Big Sur可以安装ipad和iPhone的APP,但目前体验并不好。首先很难搜索到手机常用的APP,比如张大妈,淘宝,京东等,还很容易搜到山寨APP。并且都标注未针对macos验证
ipad版的APP还大一些,比如这个张大妈ipad版,目前还是老版本不能升级新版。iPhone版的APP在电脑上基本就是6寸手机屏的大小,而且目前不能调整大小。不过以苹果的能力和号召力,大部分常用APP登陆Big Sur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吧。
也推荐点周边吧,内胆包我一直用Incase的,保护性和做工都不错。这款薄一些,但四边保护都很好
磁吸的方式封口,实测不会掉出
在用的另一款保护性很好,但厚度较大。多了个拉链袋可放点小物件
内部植绒
另外在办公室或家里用MacBook的时候,可以考虑配一个27寸4K的Type c接口显示器,一根Type c图像声音输出,充电等全搞定。到办公室了插上,下班了一根线一拔带上电脑走人,一个字方便。4k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屏体验不错,大屏又比MacBook Pro自带13寸屏干活更方便。
比如Dell的这款。其他品牌也不少,可选择的很多
蓝牙触摸板也是必须的,体验比鼠标好,毕竟mac的手势操作是很好用的。我自从用了mac就没再用过鼠标了。键盘嘛,就自己发挥了。
好,就聊这么多,年底了,对自己好一点,多上张大妈该剁就剁别犹豫。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1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