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华为多屏协同办公技巧(我体验了多屏协同功能,发现华为将笔记本和手机合二为一了)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8-20 19:57:57
  • 0

作为一名泛科技类的编辑,我始终热衷于发掘新鲜的电子产品,寻求有助于提升我生产力的软、硬件,使我在进行文字编辑时可以更专注,更高效。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新闻报道通常需要极高的时效性,而手机又是一个极为便捷的拍摄、录音、编辑工具,因此手机会成为我出差时重要的生产力工具之一。可我困扰的是,手机与笔电之间的互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孤立状态,手机厂商推出的兼容套件也只包含基本的传照片、传文件这样的简单功能,将素材拷贝出来再单独整理的过程效率极低,甚至还不如直接使用微信传输功能,网络不好或者临时找不到数据线时着实另人起急,说不定等来的就是领导的责骂。

华为近期推出的“多屏协同”功能对我来说是一方良药。在“全场景智能”理念的贯彻下,华为打通了笔电与手机之间的隔阂,用多屏互通、硬件共享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内容传输的效率,仅通过无线的方式就能实现跨硬件文字/文件拖拽、共享剪切板、甚至是利用笔电直接操控手机等便利功能。即使你不是像我这样的文字工作者,也能明显感受到它所带来的连接便利。

多屏协同功能硬件支持列表:

笔记本电脑: 支持多款华为Matebook笔记本产品,具体机型可参考官网。

手机产品需满足条件:1、EMUI升级到10.0 及以上;

2、内置麒麟980及以上芯片;

3、内置wifi芯片需1103或博通43611或者高于此规格的芯片。

注:笔记本电脑中的电脑管家应用需升级到10.0及以上。

功能及体验

多屏协同本质上是华为一碰传功能的升级版本,因此它可以向下兼容以往的一碰传所包含的特性,例如双系统融合同屏显示、文件等信息跨系统拖拽、键鼠操作手机等等。一碰传就曾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它操作便利而且传输速度也要快过AirDrop,而多屏协同给我带来的惊喜要远超于前者。

首先用户需要先将笔记本与手机相连,华为提供了三种连接方式,分别是碰一碰(需支持NFC)、扫码和靠近连接(需开启蓝牙)。连接完成后,手机的界面将在笔记本的屏幕上以窗口的形象展现,用户可使用鼠标和键盘对其进行操控及文字输入,相当于将手机与笔记本合二为一,可用电脑接听电话、回微信,甚至是将手机图库的照片、备忘录中的文字直接拖拽至笔记本的Word文档或邮件中进行编辑。

需要注意的是,当笔记本与手机处于连接状态时,手机需要始终保持唤醒状态,并且不能锁屏,系统会自动熄灭屏幕以节约电量消耗。其原因是因为华为没有给笔记本电脑赋予解锁手机的能力,以免对手机数据安全造成威胁。另外,在使用多屏协同时也不能与他人通过蓝牙或是Huawei Share分享文件,因为传输通道已被笔记本所占用,有需求时断开连接即可。

此次我是在MateBook X Pro上体验的多屏协同功能,其屏幕支持十点触控,这能让我更便捷的操控手机窗口,拖动画面时几乎感受不到延迟,使用体验就像是将手机嵌在了笔记本上一般,办公时可以让我更专注于笔记本之上,提升工作效率。

相信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经常在忙着工作时为了回一条微信,就又顺手刷了一会儿朋友圈,紧接着又点进去了一篇文章,然后十几分钟就这么过去了……事实证明,在同屏上切窗口相比换一块屏幕阅读信息更不容易分心。

在评测过程中,我发现多屏协同大幅简化了我的工作流。正常来说,我会使用手机随时记录一些灵感、提纲以及摘录一些精华段落,另外手机中还会保存着相机中传送过来的照片。通常我在写作时会将手机中全部相关的文字、照片一股脑儿的甩近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中,然后再用笔记本逐一保存下来,整理好,以供使用。而现在,我开始写作时只需将手机碰一下笔记本,连接以后,写作时需要什么素材直接从手机的文件管理、备忘录、图库中直接拖拽进Word文档就好,而且传输过程不依靠蜂窝网络且非常迅速,甚至可以用ctrl C、ctrl V进行快捷操作。

用笔记本键盘在手机中输入文字

另外,多屏协同也是一种便捷的投屏方式,开小型会议时可以将手机上的内容投至笔记本上向他人展示,团队会议时还能将笔记本通过HDMI接入更大的显示设备,同样可以用手机进行操控。不过目前来看,投射至电脑上的分辨率较低,展示PPT内容足以,但用它看一些长视频的话就没有必要了。

总结

从我的体验来看,多屏协同当下已经拥有极高的可用性,它具备连接简单、操控便捷、无线互联、响应迅速等诸多特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用户更专注的办公,提升工作效率。可即便多屏协同眼下的体验已经非常出色,但后续仍旧留下了很宽广的想象空间。后续是否能在笔记本、手机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有屏设备?例如华为智慧屏,甚至是未来的电动汽车等等。

华为正在以我们肉眼可见的速度铺建全智能场景,并着力于解决不同硬件之间互联体验差的问题。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能在客厅的电视里看到家人汽车的实时行进影像,用手机的屏幕享受电视影院级的音响系统,这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令人期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