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办公室收纳技巧(超实用药品收纳指南!安贞药师教您30分钟整理家庭药箱)
- 办公技巧
- 2023-08-21 04:19:12
- 0
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调查,99%的城镇居民家庭都有形式各样的“家庭药箱”。家庭药箱方便了大家自我药疗,处置一些轻微的“小伤小病”。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家庭药箱”却可能变成药品过期浪费、药物滥用、误服误用的“大祸害”。
成年人在看到混在一起的药物时,如果没有包装或说明书,也很容易将药物弄混,更何况咿呀学语的幼童,经常会将看到的东西放入口中,尤其外表看似糖果的药片,而后果通常十分严重。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年7月报道: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位1岁男孩,2012年12月3日16:00左右在玩耍时误将其母亲放置在茶几上的氯霉素片两片(0.5g)吞入口中,20:30患儿开始哭闹,伴喷射性呕吐。21:00送到州人民医院治疗。先后给予催吐、洗胃、导泻,通过输液利尿加速排泄,采用保肝、解毒等治疗,患儿在12月4日1:45,死于氯霉素致灰婴综合征、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急性脑水肿。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药物一定要谨慎保存,避免儿童触及。
其实这些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时刻在提醒着我们科学管理整理家庭药箱是一件重要的工作,特别是那些有儿童和老年人的家庭,更要重视家庭药箱的安全管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家庭药箱中应当备好哪些药?如何科学管理药箱,保障用药安全?储备药物时要避开哪些误区?带着这些问题,药师就来和大家说说“家庭药箱”如何整理才能既科学又安全。
“家庭药箱”中,应当有什么?
对于非医学、药学专业的公众而言,一般掌握的疾病知识和药物安全知识有限,自我药疗水平不高,一旦患病,建议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以往大家习惯的“小病到药店,大病到医院”的说法,在药师眼中其实不够严谨。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根本无法区别哪些是“小病”。
您说流感是“小病”?但是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流感也可能导致死亡。因此,药师不主张大家一股脑儿都去三甲医院,但可以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医生的诊治。
根据每次遇到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治疗,也避免大家在“家庭药箱”中储备太多的药物。
家庭药箱主要配备应急药品和治疗一些常见的小伤小病的非处方药和外用药品。因此,建议遵循下列原则来构建自己的家庭药箱。
1、一般情况下只选择非处方药物(即无须处方就可以购买的药物,专业上叫OTC药物)
非处方药物是经医、药学专家遴选,认为老百姓能根据说明书或药师的口头指导即可以安全应用的药物。
当然,对于个别处方药物如胰岛素,通过医护人员培训,患者可以在家中完成治疗,也可以在家中储备。
其他处方药尤其是注射剂是不能在家庭药箱中出现的。
2、根据家庭成员情况存储药品
家中有儿童,可以储备一点退烧药(泰诺林、美林或吲哚美辛栓剂等);家中有冠心病、心绞痛老年人,要准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家中有哮喘患者,要配备万托林(沙丁胺醇气雾剂)以备急救之用。
另外,根据情况还选择创可贴和烫伤药(如红花油)等简单的外伤药物。
3、尽量选择品种单一的药物和应用方便的剂型
如外用的贴剂、擦剂、软膏、栓剂等。
另外,储备的数量要少,避免过期浪费。
如何管理小药箱?
家庭药箱的管理原则是既保证紧急用药的供应,又要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和药品浪费,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目标。按照这一原则,应采用下列方法来管理家庭药箱。
01
建立药品登记表,定期清理药箱
登记表内可以记录药品名称、数量和有效期,一目了然,在去医院就诊或开药时可以携带,避免重复开药和药品过期浪费。
家庭药箱应该至少每个季度整理一次,不同的季节对药物的需求不一样,每整理一次,既可以了解药品的数量和效期,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季节储备相应的常用药物。比如夏天可以备些腹泻、祛暑的药物,像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
02
药品分开管理很重要
为防止错误用药,特别是误服外用药,应该参照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模式,按照成人药与儿童药分开、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的方法。特别当心儿童误用成人药,如有儿童自己取药误服了“避孕药”;也要避免外用药误服的问题。
老年人常用药物和其他药物分开。对有视力障碍的独居老人,儿女或者药师要用大号字体将药品的名称、用途(如降压药)、用法用量(每天几次,每次几粒)醒目地标示在外包装上,避免老人服错药。
另外要确保药品不被特殊人群随意获取,特殊人群包括儿童、智障者以及有自杀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
03
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和效期
家庭药箱应放置在阴凉处,见光易分解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放在棕色茶叶瓶中保存,易潮解的分包装药物也要密封在茶叶罐中,置于干燥地方保存;某些有特殊要求冷藏保存的药物应放在冰箱中冷藏室中,不要贴冰箱壁(2~8℃)。
04
家庭存放药品最好用原包装
存放药品不要“合并同类项”,因为不同批次的同一药品,其效期不同。外包装上标注有效期,如果原包装破损,一定要重新标注药物的名称、适应证、用法用量以及有效日期,避免紧急情况下吃错药。
这些药物不可随意使用
有时,不借助于查体、各种化验和检查,医生都没有办法确定是不是感染,是哪种细菌导致的感染,这种细菌对哪些抗生素敏感。如果不了解这些信息,就没有办法选择“消炎药”(抗生素)。
所以,“消炎”(抗菌治疗)的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推理和判断过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罪魁祸首”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老百姓怎么知道是什么菌引起的?而大家最常见的普通“头孢”对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是无效的,吃了也白吃!阿奇霉素对肺炎链球菌也是无效的,因为耐药率达到80%以上,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随意使用这些药,对病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还会延误治疗。
如果选择的“消炎药”不对症(细菌),吃了不光“白吃”,还会诱发这些细菌耐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家规定,抗生素必须通过医生的处方购买,无论是医院还是社会药店。因此,普通老百姓绝不能根据自己“粗糙的经验”自主决定“消炎”,家庭药箱也不主张储备抗生素,以防滥用。
如果因为上次医生开的抗生素有剩余,也不能随意用,可以在本次就诊时告诉医生,家里还有什么样的抗生素,让医生判断本次治疗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家中剩余的“消炎药”。
中国城市居民感冒后有70%的人会自行使用抗生素,这是很可怕的。因为,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使用抗生素没有任何帮助,因为病毒不是细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反而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
药师提议:
1. 如果您今天阅读了这篇科普文章,请花费30分钟的时间,现在就整理您的家庭药箱吧,看看有没有过期药,是不是存在孩子和老人误服的危险?
2. 对您家庭药箱中的药品登记造册,可以防止药品过期,合理储备药品数量,减少药品浪费。
3. 有句话说得好,“钱是你的,但资源是大家的”,有钱也不能任性,浪费药品和浪费水、食物一样,是不能容忍的。有多少人吃不上饭,就有多少人缺医少药。
刘治军 主任药师
药理学博士,临床药师;主编《药物相互作用基础与临床》、《循证临床药物配伍》、《药想治病需谨慎》。
科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
专长:抗感染药物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心血管药物治疗
咨询时间:每周三上午
咨询地点:北京安贞医院门诊四楼用药咨询中心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2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