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学什么办公技巧有前途(企业管理者者荐读!想要提升领导力量,你应该从这5个方面下手)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8-21 18:25:51
  • 0

领导力就是用正能量影响他人或团队的能力,点燃他人或团队心中的火种,实现他人或团队的最大价值。

——杨思进

关于领导力的文献研究有很多,尤其是进入21世纪,对“领导力”研究的热度有增无减。但是学术界对领导力并没有形成权威统一的定义,因为领导力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现实中的情境各具特色,总存在无法预测的情况。

在西方文化中,学者对领导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的研究以企业领域的管理者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领导特质进行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者认为领导力是一种持续性过程、行为模式和垄断活动。到70年代后,领导力又被认为只是一种单向的、人性之间的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商业社会的发展,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领导力展开阐述,对领导力的认识也逐步完善。

在中国文化当中,大家对领导力有一个相当普遍的答案:领导力就是领导者的气场。但是这个神秘的、让人困惑的气场到底是什么呢?人们的答案却是五花八门的,有魅力、人格、影响力、信誉等。有人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处于组织变化和活动的核心地位、并努力实现愿景的能力;也有人认为,领导力是一个人先天具有的、能够引导他人完成任务的特点和性格合成的能力;还有人认为,领导力指领导者具有权力,并运用它影响他人。也有学者认为,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影响别人和被别人影响的,领导的实质是影响,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影响别人行为的行为,谓之“领导”;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则谓之“领导力”。领导的实质是影响,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高效领导力的核心和精髓其实是让领导者带领的团队或者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得以蓬勃发展。或者也可以将领导力理解为一种关系,一种有热情去领导的人和选择去追随他的人之间的关系。当下属感到被他们的领导者关爱、信任、尊重并且投入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发展时,他们将更认同这种关系。

杨思进院长荣获“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2018年11月)

因此,领导力不关乎领导者的职位、性格、权力、资产或家庭传承,而是领导者在与他人关系互动中的表现。领导力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领导力不仅是技能,更是品格。领导力是指引人们踏上征途,去从未到达过的境地的一种能力。这一路上领导做些什么、如何引导下属,对于领导和被领导者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蒙哥马利(1887—1976):“领导力就是能召集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的能力和意志力,并能激发人们自信的品质和品格。”

美国学者哈罗德·孔茨(1908—1984):“领导力是领导对追随者的一种影响力,领导者要想办法赢得追随者,并让追随者愿意为实现组织目标去战斗。”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1909—2005):“领导力就是远景,是将人的远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人的绩效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将人的特性发展到超出一般的限度。”“领导力并非一种魅力人格,也不是油嘴滑舌。它不是‘结交朋友和影响他人’,那只不过是奉承。领导力是从更宽广的角度看待问题,是提升绩效到更多的水平,是塑造摆脱了常见缺陷的人格。”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1923—):“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管理大师沃伦·班尼斯(1925—):“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

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Paul Hersey,1930—):“领导力是一种试图去影响的尝试。包括试图去影响一个人、一个集团或者一个组织机构。领导力即影响力,领导力是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影响他人做他可能不会做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领导力,只要你成功地影响了他人的行为,你就是在使用领导力。领导他人基本上基于专业才能或者个人魅力,绝对不是单纯地依靠你的职位称呼。”

美国领导力发展中心创始人赫塞博士(1930—):“领导力是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促使他人做不会主动做的事,领导力可以理解为影响力。”

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


美国最高国民奖得主约翰·加德纳(1933—1982):“领导力是领导者个人(或领导团队)为实现领导者自己及其追随者的共同目标,而通过说服或榜样作用激励某个群体的过程。”

美国政治活动家拉尔夫纳德(1934—):“领导力的作用是培养出更多的领袖,而不是制造出更多的跟班。”

哈佛商学院史蒂芬·柯维博士(1934—):“领导力包括四个方面:探索航向(Pathfinding),即创造一个联接组织使命与客户需求的愿景;自主授权(Empowering),即发掘组织内成员的才能,鼓励其为企业组织主动释放能量,鼓励贡献;整合体系(Aligning),即在企业组织中创造一个技术等相对完善的工作体系;树立标榜(Modeling),建立相互信任与支持等的能力。”

美国领导力研究专家詹姆斯·库泽斯(1934—)和巴里·波斯纳(1936—):“领导力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种想领导大家的人与选择领导者的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去影响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响,每个被领导者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每个人都有领导才能,领导力不是天赋,而是一组可观察、可习得的技能和能力。”

美国学者约翰·马克斯韦尔(1940—):“领导力即影响力。”

“联邦快递”之父弗雷德·史密斯(1944—):“领导力即是无须强迫时也有很多人心甘情愿为你工作。”

世界知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1947—):“领导力实际上是来自于‘创造性张力’的能力,也就是人们陈述一种远见以他们最大的能力将现实的真理说出来的能量。领导力是共同生活、工作在一起的人类团体共创美好现实的整体能力。换言之,领导力将生命与活力注入一个组织中,可以给人们以激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丁敬平:“领导力主要指领导的两种基本能力——确定组织前进方向和目标的能力,以及激励他人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李元旭:“领导力就是影响力,领导力和管理的不同在于,它不是控制别人,而是更关注于通过影响别人来协调别人的活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领导力是创造持续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清华大学吴维库:“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情况下吸引和影响领导者和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凭借此能力去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林正大:“领导力就是领导者的能力,是领导者能力的简略表达。持此观点者主要将焦点集中在某个领导者个体心理特征的层面。这是对个体领导力最狭义的理解。”

湖北大学王修和:“领导力是指内生于领导场所并作用于领导资源配置过程的力量,即来源于领导结构、领导性质、领导方式,体现领导功能及领导规律要求,主要由领导机制来实现的多种力的总和。”

管理培训专家章义伍:“要拥有真正的领导力,做合格的领导者至少要具备六个方面的特质:领导远见、领导热情、自我定位、优先顺序、人才经营和领导权力,简称‘6P’特质。”

山东师范大学高兴国:“领导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具有相应能力的领导者,行使组织赋予的权力,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带领组织或团队的追随者,在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力量总和。或者说领导力是指领导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领导场中发挥作用的力量的总和。”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梁鹏、谢东宝:“领导力不仅仅是对他人的领导,更重要的是自我领导的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两个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李永瑞:“领导力就是正确规划个人或组织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整合、内化相关资源,并积极影响相关人员决策与行为,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或组织效益最大化的能力。”

三峡大学高教研究所邹媛:“领导力是指个体或群体为指导和引领个体、团队或组织朝目标前进并实现目标所表现出的各因素的合力。”

国家行政学院邱霈恩:“从领导理论上看,领导力即指由领导者素质、领导培养体制、领导所处环境和一定物质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产生出来的最高组织作用,是领导者主体用以指导、推动一个组织群体或社会去应对挑战和竞争,达到共同目标的核心力量。”

顺天元集团创始人黄学军:“领导力说到底就是企业的领导者在让员工拥有愿景并明确个人近期愿景的前提下,激发其不断积极工作的意识,发掘其自身潜力,并将它们聚拢在一起。归根到底,领导力就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的能力。”

山东朱氏集团董事长朱坤福:“领导力并非天生,完全能够后天培养。领导力意味着我们总能从宏观和大局出发分析问题,在从事具体工作时保持自己的既定目标和使命不变;领导力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跳出一人一事的层面,用一种整体化的、均衡的思路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领导力还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关心自我需求的同时,也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给予更多的重视,并总是试图在不断的沟通中寻求一种更加平等、更加坦诚也更加有效率的解决方案。”

领导力不仅是职位带来的角色,更是带领他人的能力。要想达到这种卓越领导力并不容易,而实现卓越领导力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是否能保证做到在下属面前做出的承诺。具体来说,领导力可以概括为五个层次。

领导力依靠的是领导的权利(right):人们追随你的原因是因为你的权利,他们别无选择。拥有这一层次领导力的领导,你的影响力仅仅停留在你的职位权利范围内,绝不会超越职权范围。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越长,则员工士气会不断下滑,安全感及归属感会逐渐减弱,员工流动率会增加。

领导力依靠的是人际关系(relationship):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他们愿意这么做。拥有这一层次领导力的领导,即使你权威度不够,人们仍然愿意服从。这种情况下员工工作通常会充满乐趣,主动去承担一些工作任务。但如果员工长期得不到发展,他们也会对你产生不满情绪。弥补的办法是:领导者要学会倾听下属的观点,关注下属的意见和顾虑,帮助下属解决问题,以开放的态度来接受下属的影响。

领导力依靠的是取得的成绩(result):人们追随你的原因是你为企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拥有这一层次领导力的领导,员工崇拜你,欣赏你的表现,因为你的突出贡献、你的成功而愿意去跟随你。这种情况下员工工作有激情,会跟随你前进的脚步共同前进,为单位做出自己的贡献。

柳传志曾说:“员工刚进公司素质不高,不是领导的错,但一段时间后,员工素质没提升,一定是领导的错!”说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非常重要。领导者必须营造育人的环境,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不断成长,这样他们在工作中才更有拼劲和奔头。因此,领导力依靠的是复制(reproduction):人们追随领导的原因是领导为他人付出。拥有这一层次领导力的领导,为培养领导者做出的努力将促进员工不断进步,让员工成为和领导一样的优秀者,从而推动单位事业发展。这种情况下,领导应竭尽所能去保持这种状态,形成良性循环。

领导力依靠的是敬佩(respect):人们追随领导的原因是领导具有人格魅力和代表意义。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品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够吸引人的力量。拥有这一层次领导力的领导,是最高层次的领导。他们重视员工自身发展,让员工自发努力,成长成才,单位事业也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种情况需要领导花费数年或数十年培养人才并经营企业才能达到。

著名的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也将领导分为五个级别:第一级是个人能力;第二级是团队技能;第三级是管理技能;第四级是领导力;第五级是兼备谦逊品质和雄心壮志的人格魅力。

从人类社会和领导活动的发展来看,领导力主要有五种形态。

在原始社会,领导已经有了雏形,无论是共同劳动还是部落之争,领导力都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这个时期的领导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领导者是氏族或部落的首领,他们是由氏族部落成员民主推选产生,是在同大自然做斗争中做出贡献的长者、智者、勇者或贤者,但不存在世袭制;领导者为公众服务,主要是组织、指挥氏族部落成员狩猎、耕稼或治水,协调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的生活和纠纷;领导者实施领导的方式不是依靠法定的权力,不能用强制手段。这时所谓的领导力是自然形成的,可以称之为原生态领导力。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有所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分工。作为奴隶社会的领导者拥有最强的能力,包括一定的技术能力,个人魅力也极其突出。从领导力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领导加入了技术的成分,称之为技术性领导力。

理性是人类的特质,本质是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理性就要尊重规律。理智型领导力主要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及思考问题,比如西方企业领导体制的发展、经理制的产生,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做出决定,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也正因为如此,领导和管理行为才有了进步。1910年,“管理之父”泰勒出版了第一本管理组织的专著——《科学管理原理》,促使生产管理从仅凭经验管理走上了科学管理的道路,管理开始成为一门科学,这也为领导成为一门科学打下了基础。理智型领导力表现出教导式的领导方式,更看重的是按制度和规矩来制服下属。

情感性领导力的核心是同理心,所谓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理解、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情感性领导力首先是领导者深刻的自我同理,能够在自信的基础上敢于承认、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敢于自我体恤、自我悲悯。其次是对他人的同理心,将自己放在和对方平等的位置上,对人的经历感同身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人的尊重,领导力中加入了一种脉脉温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但单纯的情感性领导力对领导活动中的制度建设有所忽视,或采取的是过度人性化的管理而忽略制度存在的约束性。

复合型领导力是由领导环境所决定的,为取得更好的领导绩效而形成的多类型领导力的有机组合。复合型领导力不是原生态领导力、技术性领导力、理智型领导力和情感性领导力的简单相加,而是现代社会最需要、最科学的领导力。复合型领导力在领导过程中融入了“以德聚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以文化人”的综合方式,因此,如何发挥团队的功能,首先需要领导做到各种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复合型的领导力,进而带领团队更快速地成长。

学习力代表领导者超速的成长能力,是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具备的很重要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指领导者不断在学习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拓宽知识面、开阔新视野、带动整个队伍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能力,是领导者更新自身素质、提升领导能力、不断追求卓越的重要支撑。领导者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者,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比普通大众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力代表着领导者超速的成长能力,是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具备的很重要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指领导者不断在学习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拓宽知识面、开阔新视野、带动整个队伍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能力,是领导者更新自身素质、提升领导能力、不断追求卓越的重要支撑。古人云:“穷不学则穷不尽,富不学则富不久”。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在我们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假如你还不懂得如何学习,你就会举步维艰。”有人曾问李嘉诚:“您成功靠什么?”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学习,不断地学习。”只有学习,领导者才会拥有更高的知识水平,才能做出富有远见的决策。

前瞻力代表领导者的视野,决定领导是否能做正确的事,能否比别人看得清、看得远。简单地说,前瞻力必须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趋势也好,危机也好,都要提前看到。中国有句话讲得好,宁静而致远,静就是摒弃心中的各种杂念,一些不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也要摈弃,保留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就可以看得远。此外,还要高瞻远瞩,即领导者站得高看得远,这里不是说领导者钱多就站得高,而是说领导者的境界和趋向超乎眼前的蝇头小利。中国还有一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领导者要跳出一个事物,才可以看得远。因此前瞻力很重要,领导者要能够看深、看透、看清、看破。

决策力代表领导者思维能力和决断能力。决策贯穿了领导活动的全过程,是领导活动的核心,是领导者政治意志、管理意志的集中体现。总而言之,高超的决策能力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中国有古语云:“将之道,谋为首。”就是说,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在于谋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杨思进院长也提出了“决策之前,深思熟虑;决策之后,义无反顾”的决策理念。他还提出了“像鹰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像狼一样所向披靡、勇往直前”的市场竞争理念。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他的底线就是拥有高超的决策能力。对企业领导者而言,这种能力是指企业家能发现其他实际或潜在竞争者不能发现的各种盈利的可能性,并通过自己的决策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组织力代表领导者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结果转化的能力。组织是领导一个群体的基础工作,一个没有经过组织的群体难以形成合力,也无法进行领导。组织力作为一个组织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个运行在云端的“移动办公 精益管理 产业合作”平台,旨在为公司与组织内部的效率工作与知识管理做出贡献,降低企业与组织的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凝聚成员之间的组织力。

执行力代表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和愿景的能力。美国凯普说过:“无论如何,不要寻找任何借口,现在立刻去做。提升你的执行力,发挥你的主动性,就在立刻行动当中!”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一定要有一名执行力很好的领导者,这样的领导者如果再带领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发展不好都难。美国《财富》披露:75�O的失败原因在战略执行,有效策划得到有效执行的战略还不到10%;72%的CEO认为执行战略比制定一个好的战略更难。没有执行力就不会成功,执行才是硬道理。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多么正确的决策、多么严谨的计划,如果没有高效的执行力,最终的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执行的关键在领导,如果领导者能强化贯彻,对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是很有帮助的。企业的成功主要靠团队执行力,把团队的执行任务分解到个人,就可以看出个人的执行力。

沟通力代表领导者人际平衡的能力,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所谓沟通就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将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进行双向传递或交流的过程,是化解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维系感情的关键、建立关系的前提。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就,85%取决于与人的沟通能力,而专业知识只占15%。”提高沟通能力要注意沟通艺术,应“从心开始沟通”,即先情感沟通,再进行认知和思想上的沟通。

感召力代表领导者人心所向的能力,是领导者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魅力,是指一种不依靠物质刺激或强迫,而全凭人格和信仰去领导和鼓舞的能力。美国当代著名组织理论研究专家沃伦·本尼斯说:“产生信任是领袖的重要特质,领导者必须正确地传达他们所关心的事物,他们必须被认为是值得信任的人。”伟大的品牌让人难忘,因为人们相信它。伟大的领导者也是一样,人们相信他,愿意追随他。当追随者看到他们的领导者具有自己所希望的品质,就会更加信任领导者,更愿意追随他。

作为领导者,要培养自己的领导力,首先要做到自强不息,其次必须拥有乐观的心态,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你才能让下属信任你、追随你,并跟着你的脚步努力向上。

1.自强不息,永不松懈

自强不息指自觉地努力进取、不懈怠,不停止。《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家语·五仪解》云:“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兰州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西南交通大学精神:“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提出了“自理文化”,认为文化管理有三种状态:他理文化、理他文化及自理文化,其中自理文化是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自信是自强的前提,是成功的基石。作为领导者,要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关键是要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领导能力不输于其他任何人,才能有信心通过不断努力进取、不断修饰打磨、不断完善做到最好。

2.心态乐观,积极向上

心态决定品位,品位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积极(阳光)的心态,给人希望、给人方向、给人力量、给人智慧、给人自信、给人快乐,让人成功!只有具有积极的心态,才会学一行、钻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拿破仑·希尔认为:你以怎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你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人生,你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有人说:“人有三态,第一态——心态,心态好,行为就好,行为好,结果就好;第二态——形态,形态好,印象就好,印象好,人缘就好;第三态——状态,状态好,激情就好,激情好,感染力就好。”你在一项事情刚开始以及过程中的心态,决定着你最后的成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提出了“心态好=成功”“不想消极事、不说消极话、不唱消极歌、不和消极的人来往、绝不愁眉苦脸”的心态观。

拥有较强领导力的领导者,不仅要实现自己的愿景和价值,更要帮助下属实现其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让自己与下属一起努力,为不断超越、追求卓越做出积极的贡献。

1.目标清晰,计划明确

杨思进院长荣获2018年度全国医院建设工程管理奖(2019年3月)

世界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成功。没有目标的努力叫忙碌,有目标的努力叫奋斗。穆迪分析公司的副产品战略决策者奥利维亚·莱说:“如果你没有强烈的信念,人们不会追随你,甚至不会过多注意你。为了成为一名领导者以及成为更好的领导者,首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很重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也提出了“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中医、中西医结合标杆医院”的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了“中医追广中、西医学协和、国外看梅奥、管理讲文化”及“瞄准至高点、争夺至高点、抢占至高点、建好至高点、守住至高点”的实现路径。

为了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拥有清晰的目标,了解什么对你重要、你在乎什么、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只有当你清楚地了解了那些指导你工作和生活的原则之后,你才能成为自己故事的书写者和自己历史的创造者。

2.规划远景,谋划未来

没有人可以说,未来100%会是怎样的,但是你可以说,你想要未来怎么样。它将改变你如何看待未来;改变你对挑战的回应;改变你和他人的关系;改变你向他人表示欣赏和认可的方式。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规划远景。2007年之前,医院在规模较小、知名度不够、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提出了“突破瓶颈、建设新院、创建三甲”的规划远景;2010年,医院城北新院门诊、急诊及住院医技楼开诊投入使用,形成了“一院四地”的办院格局,此时提出了“稳步提升忠山老院、高速发展城北新院”的规划远景;2011年,医院城北新院整体开业,为适应医院发展,提出了“从外延扩大期向内涵建设期转变,从困难发展期向发展关键期转变,从人才涌流期向人才精锐期转变,从服务粗放期向服务精细期转变”的四个转变和“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医院形象”的规划远景;2013~2015年,医院在川内中医药行业的龙头引领作用逐渐凸显,在“稳定提升忠山老院,高速发展城北新院”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扶持集团医院,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的规划远景;2016年提出了“走动问题式管理”年;2017年提出了“从医教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从学习型团队向宣教型团队转变”年;2018年提出了“科学精细创新服务”年;2019年提出了“传承创新博大精深”年的规划远景。

卓越的领导者,必须规划远景,谋划未来,必须思考:“在这个项目完成了以后,我们要做什么?”作为领导者,还需要思考下一个项目,下下个项目,再下一个项目。杨思进院长也经常讲:“在做上一个动作或前一个动作的同时,就要思考下一个动作。”

挑战是领导力发展的土壤。我们如果满足现状,就无法向前进步,作为优秀的领导者,必须不断挑战自己。

1.充满好奇,勇于尝试

好奇心带领人们踏上学习之旅,勇于尝试带领人们不断挑战新事物。对领导者和学习者而言,好奇心和勇于尝试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当你对常规事务之外的事情感到好奇时,当你开始提问时,你所学到的通常会变成改变的催化剂,会打开新的可能。当你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并敢于尝试时,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范曾说:“好奇心是科学之母。”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爱因斯坦说:“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爱因斯坦还说:“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充满好奇心的领导,也更善于去主动发现问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也提出了“没有发现问题的领导就是领导有问题;没有找准问题的领导就是领导没水平;不能解决问题的领导就是领导没能力”的问题管理理念。

自古成功在尝试。不尝试永远都不会成功。勇敢的尝试是成功的一半。莎士比亚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杨澜说:“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西奥多·罗斯福说:“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去尝试。”贝弗利·西尔斯说:“失败了,你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注定要失败。”

2.刻苦训练,再创新高

为了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必须不断刻苦训练,挑战自己,并迎头面对挑战;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必须寻找新的经历,考验自己,因为历史从来都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等精辟语录。华为总裁任正非说:“我一天的工作时间也在15~20个小时。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他还说:“加班无底线,发钱无上限。”爱因斯坦曾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德国诗人海涅说:“哪里有超于常人的精力和工作能力,哪里就有天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提出了“5加2,白加黑,起早又贪黑,中午还不歇,1天当作2天获,心安又理得,全院职工都记得”的勤奋敬业理念。他还提出了“不怕我多发钱,就怕你不干事,只要你多干事,我就敢多发钱”“苦作乐来苦亦乐,乐作苦来乐亦苦”“只顾耕耘,不顾收获,你会带来更大的收获”“吃得苦中苦,方为能干人”“努力 情商=成功”“成功就是比别人更努力”等系列爱岗敬业理念。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彰显了“团结建院、艰苦建院”的医院精神,深入践行“仁和精诚、佑护生命”的使命,切实做到了“心往一处想、谋往一处出、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有力推动了医院事业蓬勃发展,再创新高。

城北新院住院部顺利完成搬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到场祝贺(2011年8月)

任何成功的人士,包括领导者,都不是单靠自己去成功的,都需要寻求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1.广交朋友,共谋发展

马克思说:“人类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天生就渴望联结,人类的生存和成长依赖于此。人们可以为彼此做出很多伟大的事,并建立自己的社会网络。拥有的联系和关系越多,接触到更丰富、更多样化的信息和知识来源的机会也就越多。

哈佛大学精神病学教授乔治·瓦利恩特曾说:“生命中唯一真正重要的是你与他人的关系。”杰夫·科尔文在他的著作《被低估的人》中强调说:“最有价值的人越来越是那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人们曾问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他说:“人缘好、眼光好。”马登在《一生的资本》一书中写道:“任何青年人,在跨入社会时,都应该学会待人接物、结交朋友的方法,以便互相借重、互相帮助。如果只是单枪匹马是很难有什么发展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也提出了“学知识、长智慧;采信息、集资料;交朋友、谋发展”的外出学习理念,还提出了“医院不分大小,发展不分先后,同行相互切磋,互助才是出路”“广交朋友、开放合作、互通有无、共谋发展”的医院合作理念。

2.团队协同,共创辉煌

要创造卓越的成就,通常需要他人的投入、信任和支持。同样,你也不可能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学会领导。没有他人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你无法独自走得更远。

IBM的高级发展经理阿密特·托尔麦说:“没有一个领导者是独自取得成功。你需要依靠与周围人、团队的合作。”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的区域负责人埃里克·潘说:“作为领导者无论你有多能干,你都不可能仅靠自己完成全部的事情。”非洲古代格言:“如果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如果想走得远,就一起走。”邓中夏说:“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比尔·盖茨说:“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提出了“医院党政一把手的配合默契程度决定了医院事业发展的高度和深度;班子成员的协同作战力度和中干的执行力度决定了事业发展的广度和宽度;全院职工的敬业程度决定了事业发展的进度和速度”的团队协作六度理念,还提出了“医院班子是医院事业发展的航标灯塔;中层干部是医院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科主任、护士长是医院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老专家、老教授是医院事业发展的榜样和标杆;全院职工是医院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团体作战理念。

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作为领导者,只有注重团队协同,并凝聚员工的团结力,才是拥有较强领导力的人,才能助推事业发展,再创辉煌。

不经练习则不可能在领导方面做得更好。紧靠天赋不足以成就伟大,还需要不断练习,不断实践。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这些都是刻意实践的结果。

1.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观点,认为知便是行,行便是知。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行胜于言是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所达到的更高一层的境界,即不仅要做到认知和实践一致,还要做到实践胜过言语,注重实践、行动的作用。

中国自古就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名言警句,它告诉世人三个人生哲理:一是行在言先;二是公道自在人心;三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荀子》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扬雄(汉)说:“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习近平总书记亦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杨思进院长也提出了“决定之前,深思熟虑;决定之后,义无反顾”以及“好学善思、行胜于言、心无旁骛、德业精进”的知行胜言理念,要求大家做到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作为领导者,要培养自己的领导力,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万不可失言失行,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下属才会死心塌地跟随你,为你去努力。

2.终身学习,学以致用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一生的持续地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

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俗话说:“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古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也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别林斯基说:“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这个时代和前一个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杨思进院长也提出了“把医院办成一所学校”及“一人学习、百人受益”的学习分享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医院于2009年成立了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牵头成立了省级专委会14个主任委员单位及泸州市专委会35个主任委员单位。近五年举办各级各类学术会议274场,免费培训学员达2.6万余人次。针对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人员,特别是年轻职工,开展了师承教育、礼仪培训、员工素质教育培训及文化建设系统培训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培训覆盖面达100%。

最优秀的领导者必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无论他们已经攀登过多少座高峰,他们知道要想提升自己,需要每天迈出一小步,一次反思一点,一次一个问题,一次学到一点。“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方式不但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更是卓越领导者的一种必须生活方式。

领导力是一种能力:一种认知事物的能力,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一种运作更大系统的能力,一种获得人生立体成就的能力。领导力也是一种素质:知道如何做一项工作是劳动者的素养,将有用的知识传授给他人是老师的素养,确保他人完成工作是管理者的素养,激励他人更好的工作是领导者的素养。

领导力是一门复杂的技艺!凡事之兴衰成败皆系于领导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