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吃饭技巧大全图解(月收入15K以上,午饭30以下,成功职场人士这样安排午饭)
- 办公技巧
- 2023-08-21 22:15:05
- 0
最近一个热点,就是打工人的午餐问题。网络上消费者吐槽中式快餐价格太贵的言论也引起了许多人的讨论与共鸣。由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记者主要选取上海与成都两地热门中式快餐品牌,按照一人一荤一素一汤的标准进行测算。在上海,若按照42元/餐的标准,一个月22个工作日计算,午餐总共需要花费924元,若是加上晚餐以一天两顿的工作餐计算,则需要花费1848元。工作餐支出,或占可支配收入的近三成。
打工人的终极问题:中午吃什么?
这个问题确实不能小瞧,因为关乎身体健康,也关乎社交,还关乎存款——能管理好午餐的打工人,往往生活和工作也能安顿好,而闹心的生活,也经常是从一顿乱七八糟的午餐开始。
网上有各种打工人省钱妙招,比如吃白人饭(最基本的饼干、生肯青椒、青菜凉拌)、或者去建筑工地买饭吃……。其中对于吃白人饭,我是反对的,时间长了,身体扛不住的。
下面是我采访的,从事白领工作、月收入15K以上,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30岁以上年轻人,关于吃饭的经验。特别说明:我采访的这6位同学,自身职业素养和身体都好,基于我个案辅导的经验,我认为是上升期的职场人。
第一位、北京国企综合处,男性,26岁,月收入15K。
单位有食堂,但是不是自助,要自己花钱,接近于商业经营。有的硬菜,比如烤鱼这类,一道菜也有50左右。而我平时就是一荤一素,基本上控制在15元以内。我觉得还是单位有食堂,让我在这方面节省了。不过食堂的好处是,感觉放心一点。
早饭和晚饭,我70%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饭,偶尔出去吃。所以我一个月的饮食开销在1000元以内。
第二位,上海贸易公司总经理助理,女性,29岁,月收入21K。
自从疫情后,我养成了每个月500元定额购买新鲜蔬菜、肉类和主食的习惯,即平均每周逛一次超市,每次在110元左右消费。而我发现,买食材的话,这个预算就会有轻奢的感觉,大虾、水果、蘑菇这种在盒饭中看起来精细点的食材,其实100元买下来,够吃一周的。
我一般晚上会做好一点,比如做个蘑菇肉汤下面条,早上起来煮个鸡蛋热一热就行了,中午经常带饭。偶尔不带饭会点外卖或出去吃,在25-30之间。
总之每个月的饮食开销在1000元以内,曾经坚持记账两个月,大概700多。
PS这姑娘晋升很快,目前在公司算是高管层最年轻的一位了。
第三位、上海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男生,27岁,月收入25K。
一般都是点外卖或者堂食,不自己带饭(表示看到群里有伙伴会带饭,有点心动)。我们公司写字楼附近的商圈,起步价25以上,想吃的少点都是三十几块,点外卖的话,用上抵扣券之类,也要30左右,有时候突然奢侈下四十几真的吃的很不错了。一个月的饮食开销在2500元以内。
第四位、上海互联网公司销售,女生,28岁,月收入16K。
早上和晚上会自己做饭,中午一般叫外卖,控制在20元以内。一是我吃的少,不会再点饮料这些,二是我娴熟的使用各种优惠券。我不觉得自己抠唆优惠券多麻烦,就还挺有乐趣的。一个月的饮食开销在1000元以内。
第五位、广州互联网游戏公司项目管理,女性,28岁,月薪17K
单位有食堂,所以比在外面吃略微便宜。而且公司每天给20元餐补,吃普通饭菜的话,一个女孩在市场吃20元就足够了,我是平均15元吧。不过我总感觉食堂的蔬菜来回就那几样,维生素不够,所以喜欢自己买水果。每个月的饮食消费在800左右。
以上是我直接采访的,然后也分享一下,明显区别于上述案例的。有点轻奢的,一位在北京国贸上班的律师,26岁,月收入12K,午饭和晚饭是在附近吃,再来被咖啡,平均一天80元,有可能周末还会出去吃,基本上不自己做饭,一个月饮食开销3000元。
综合上述案例加上我自己的经验,关于午餐管理这件事,我有如下建议(可能粗暴点,大家酌情采用)。
第一,强烈推荐自己做饭。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从校园到社会,进入成年人社会最优先的本事,不是推杯换盏的应酬,而是学会做饭和睡觉,即生活能力。
我自己在每天通勤上班的时候,能做到80%的时间自己带饭。至少在30岁前,我的体重、牙齿、肠胃都还挺好,而且平均每年能比叫外卖的剩下1万元。关键是会让我不管多忙,都有生活的感觉,到现在,我对自己的快手小炒和凉拌菜功夫,还是有点自豪的。
我印象很深的一位辅导的女孩,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上班,冬季是业务旺季。她那几天周五下班基本上是晚上10:30了,但是她还是在加班间隙的8点左右下楼,在路边店买了一把韭菜和半斤饺子皮。打算明天的周六休息日,拿出半天时间包饺子,还能速冻起来,下周调剂着吃两顿。这姑娘在职业发展的路上,也遇到人际冲突,也遇到家庭问题,但是整体上是上升的路。我想和她的生活能力有关吧。
第二、日常维持住口腹之欲,避免报复性消费。
上述我直接采访的同学,工作餐管理方式我都认可。就是基本上每顿饭都会有肉菜,但是在饮料方面相对克制,同时也会使用各种优惠券。这样的日子,每顿午餐不会感觉委屈,但是也不放纵。那么就不会在周六日或者某一天,必须要用味道浓烈的饭菜来犒劳自己。越吃口味越重,对身体不好。
再看我采访的几位同学,饮食消费在其月收入的10%左右或者以内。在考虑房租、交通、电话、服装等日常开销,他们基本上能有50%的收入用于储蓄,这也是我推荐的节奏——储蓄大小,基本上等于年轻人的选择空间大小。
最后,不好好吃饭的集中类型:
极端省钱的,一位在北京贸易公司做仓储管理的女孩,30岁,月收入5000,每顿饭是老干妈就着馒头吃,一天10元以内。据说已经这么吃了一月了。我总觉得不可持续。
刷爆信用卡的,在大学期间,父母就给2000的生活费,但是宿舍里有土豪一个月6000生活费,而他也跟着渐渐养成这个消费习惯,很喜欢吃牛排、披萨这种价格较高的,平均一顿饭都要50左右。虽然这也见解促进了他不停寻找兼职的本领,但是毕业几年都没有储蓄。而且这位同学后来也慢就业了几年……
还有一类,总是在食欲不振和暴饮暴食之间左右横跳,再加上胃疼失眠……生活有些难。
以上,我似乎将午饭管理能力与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了。我认为这种推论并非空穴来风。
菜根谭曰: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而心安,也是幸福的最高级别。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2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