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宜兴办公室保洁技巧(太湖治理江浙各有高招)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8-22 04:00:25
  • 0

来源:科技日报


要持续提高科学治理太湖的水平,聚焦重点难点,加强规律性研究,切实提高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落实环境经济政策,严格执行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浙江、江苏两省地处长江流域下游,水网密布、经济发达,水环境改善压力巨大。记者日前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在这两省采访发现,通过“河湖健康体检”、生态绿币、“河长管家”等制度创新,污泥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升级,太湖水质从中度富营养状态好转至轻度富营养,连续11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等。

制度创新,给河湖做“健康体检”

浙江湖州德清县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创浙江之先,启动了“河湖健康体检”和生态绿币,以此破解河湖长效管理的难题。

何为河湖健康体检?德清县五水共治办主任沈群涛解释说,其环节与人的体检相似,即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河湖的既往病史及整治过程,类似于“病历档案”;在具体项目测定后,将各分项指标测定值、参考值及单项评价得分条目式列出,用数据体现河湖健康状况,类似于“化验报告单”;根据单项指标测定结果逐级加权综合评分,并考虑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大小等,精准给予“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的结果报告,并对河湖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类似于“诊断结果”。最终,各河湖的体检结果以“绿色、橙色、红色”显现公布,使其健康状态“看得见、说得出、讲得明、记得住”。

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全面地参与治水,德清还首创了生态绿币激励举措,打造“全民河长”。也就是说,德清县建立公众护水平台,每天发布护水检查任务,每个村民都可注册成河长来“抢任务”。通过对民间河长的巡河质量、次数以及管理建议等考核,奖励相应的生态绿币。生态绿币不仅可兑换成绿色农产品,还能从银行获得一定额度的免担保低息信用贷款,极大激励了当地公众的治水热情。

目前,德清县200条河湖被作为首批检视对象,接受“水环境健康大检查”;开通生态绿币平台以来,有近5万公众参与进来,2018年发放生态绿币200万枚,银行放出低息生态绿币贷款9200万元。

五水共治、“河湖健康体检”、生态绿币等创新措施加快推进浙江水环境改善的进程。如今,浙江已累计治理6500公里垃圾河、5100公里黑臭河,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小微水体,全省大多数河流可以游泳。根据《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浙江省实施方案》,到2020年,巩固提升剿劣成效,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83%;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5%,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0%以上,建成美丽河湖300个。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说,浙江处于长江流域的下游,水质受上游影响较大,还需改变“九龙治水”局面,上下联动,协同共进。“期待长江保护法能在立法层面给我们提供支持,界定好各主体责任,实现全国治理‘一盘棋’。”

退厂还水,实施“河长管家”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太湖流域是江苏人口最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产业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1%,承载了41.9%的人口,创造了58.3%的经济总量和63.3%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就像浙江打造“全民河长”,江苏创新出“河长管家”的管理制度。河长制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但基层管理能力却相对薄弱。于是,在总结村庄环境物业化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宜兴市丁蜀镇率先尝试聘请专业治水机构担任“河长管家”,提供打捞水体里的垃圾、水质监测和巡逻等多项服务。

宜兴市滟清保洁有限公司经理沈其明说,通过疏浚清淤,种植清水植物等生态修复手段,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前每天从河里打捞出5—6吨垃圾,如今这个数字降到了2吨;水质大幅提升,每天有上百人来河边钓鱼,当船驶过,就会有水鸟在船尾飞翔捕鱼。

位于苏州的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是国家治理太湖的重点工程,这里曾是鱼塘密布,水体发黑;人们还填湖造地、造田,湖面不断缩小,可谓是“临湖却看不到湖,在远处就能闻到腥臭味”。2008年,国务院把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列入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同年,吴江区启动实施东太湖综合整治。如今,吴江区通过拆除围网5.9万亩、退垦37940亩,疏浚主洪道6.855公里,生态清淤15.75吨,并对大堤沿线退垦还湖区域进行生态修复等,东太湖已重现“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的美景。

太湖的贡湖湾也曾密布鱼塘和工厂,污染非常严重。无锡市先后关停了2819家企业,退渔还水1937亩,如今的贡湖湾湿地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到Ⅳ类。记者看到贡湖湾湿地,芦苇荡漾、水草丰美,不时有白鹭等掠过湖面;在湖岸的木栈道上,游人如织,而居住在周边的居民也乘着夕阳,在岸边漫步和锻炼。

爬坡过坎,科学治理太湖生态

“当前,太湖治理已进入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费志良说,太湖是大型浅水型湖泊且换水周期较长,承受的水环境压力远超过国内其他湖泊。目前,流域产业结构仍然偏重,污染排放总量依然超过环境容量

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2018 年,太湖流域关停化工企业687家,专项整治电镀集中区7个、电镀企业622家,累计关闭化工企业5000多家、关停重污染及排放不达标企业1000多家。加大产业调整力度,苏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超过45%。

为适应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2018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进行修正。江苏人大环资城建委副主任张弛说,江苏通过设立减量替代制度等,推动太湖流域产业转型,为绿色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土地空间。

比如苏州工业园区以“污染综合预防、资源能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建成了以“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热点联产/沼气利用”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耀峰说,园区污水在污水厂处理后产生的湿污泥,经干化加工后变成干污泥和热水,这些副产品进入热电厂与煤混合用作燃料,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据统计,该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每年可消除园区内湿污泥108000吨,实现园区污泥“日产日清”;节约标煤12000吨,节约脱盐水76000吨等。

太湖水质稳中趋好的同时,水质改善的“边际效益”却在递减。“总磷等个别指标降幅空间有限,成为制约太湖流域水质改善的最大短板。”费志良说,太湖“藻型生境”尚未根本改变,蓝藻湖泛隐患不容忽视。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还要持续提高科学治理太湖的水平,聚焦治太重点难点,加强规律性研究,切实提高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落实环境经济政策,严格执行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治太工程等。”(李 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