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办公场景上楼拍摄技巧(“工业上楼”的七大关键要点:谁能上?怎么上?往哪上?)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8-25 04:08:17
  • 0

之前蕾奥规划给大家介绍过,工业上楼是如何在面临工业转型升级加速和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从1.0到2.0,再到3.0。

本期,我们将聚焦“工业上楼”项目建设,看看高层厂房建设的关键要点有哪些?

全国各地为支持工业转型发展,陆续出台了各项政策引导“工业上楼”,尤其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在建设层面推进了“工业上楼”规范化、标准化。

如《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上楼工作指引(试行)》(2019),东莞市《水乡功能区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指南》(2021),《珠海市工业厂房建设标准指引》(2022)等,都在建筑高度、建筑层高、客货运输等指标方面提出标准要求

通过对各地涉及到“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指标的分析梳理,可以总结出工业上楼厂房建设的7大趋势要点,且点点都关键。

所谓的标准层面积,就是指同一平面下,可供生产的单元面积。

多层生产时期,2000㎡左右的单元面积即可满足生产。但如今,突破2000㎡,增加至4000、5000㎡的情况已普遍出现。

深圳全至科技园,标准层面积达5300㎡,同一平面内可容纳机器人生产、测试、应用等生产环节。在未来,因特殊工艺的需求,更大面积的标准层仍会出现,如何应对工业上楼产业所需的标准层突破,供给同一平面内更契合的生产空间,将成为工业上楼项目,最基本生产单元设计的核心要点。

未来的工业上楼,会将生产、测试、研发、办公等生产环节集聚在同一楼宇内,因不同生产环节对层高需求不同,层高梯度化将成为趋势。

如《光明区“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指南》就对厂房层高提出了差异化标准指引,鼓励首层层高6至8米,2至4层5.4-6米,5层及以上4.5米。同时,因特殊生产需要对层高有特殊突破要求的,仅需申请专题论证,按照相关规定核减建筑面积后即可进行突破。

未来上楼的高端先进制造、研发设备因智能化、功能集成化需求,在重量和体量方面相对于传统机械设备有较大提升,过去0.35吨工业建筑楼面荷载标准也需适时进行改变。

大族激光智造中心为例,厂房首层主要布置重型生产设备,楼板承重高达3吨,其他标准层用于放置中型设备,楼板荷载为0.75吨。

此外,深圳市、珠海市有关工业上楼建设指引中也将厂房楼板荷载要求下限值提升至0.65吨。

“工业上楼”也需要对外兼顾城市形象提升,因此通常会采用PC外墙和玻璃幕墙混合结构,相较于传统厂房窗墙结构,该结构有外饰多样、施工快速等优势。

这一点,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园区整体采用PC外墙围护结构,基于模块化生产、多样组合形式,提升建设效率和建筑立面形象,打造了高效率、高颜值的现代工业楼宇建筑组团。

多层生产时期,依靠1.6吨载重标准的电梯就能满足客货运输需求。但如今,先进制造业生产设备体量大、承重要求高、加上高层运输时间较长,依托标准电梯的客货合运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垂直交通运输方式亟待创新突破。

以深圳南山区红花岭智造园区为例,厂房每个标准层分别设置2台3吨载重货梯,和3台1.35吨载重客梯,每台货梯服务面积约12000㎡左右。同时,该园区还创新了电梯分区模式,每个电梯仅服务于分区内各层,而减少了高层货运等待时间。

“工业上楼”是指高度不低于24米,且不高于100米的高层厂房,随着厂房建筑高度标准的提高,园区开发强度、货运量也将大幅度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保证货运交通高效和园区客流安全,客货流交通组织模式也亟需变革,从客货混行到客货分离的园区交通组织逐渐盛行起来。

如深圳的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就是典型的客货平面分离模式,园区中央设计空中活动平台,将人流集中于中央庭院,同时货流向外围环路引导, 该模式下可保证客货流线组织有序,让货流、客流流线更直接、简单。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等发展理念逐渐被提出,“工业上楼”作为新一轮城市存量开发重要抓手,应充分运用海绵城市技术、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等先进技术措施,落实城市集约环保建设理念同时,也可提供健康舒适园区环境,吸引高端技术人才。

例如,利用厂房大平层和楼面荷载高特点,结合较高的乔木、灌木植被打造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屋顶产生的雨水径流,缓解城市洪涝灾害。

那么,当厂房符合标准后,“工业上楼”又该如何运营呢?且听下回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