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演奏技巧(访谈录⑥:他的演奏技艺真不是“吹”出来的)
- 办公技巧
- 2023-08-26 22:21:18
- 0
访谈录⑥:
他的演奏技艺真不是“吹”出来的
——访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笙演奏技艺传承人刘奎
图文|台应新
刘奎先生简介:刘奎,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员,笙演奏技艺传承人。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自幼痴迷于祖国传统音乐。拜原前卫文工团著名笙演奏家庞承安为师,同时得到苏崇恩、牟善平、胡天泉等演奏名家的指教。与笙结缘四十多年来,不忘初心,潜心钻研笙的演奏和创作,在笙的演奏技艺、作品创新和乐器改进方面收获颇丰。其主要代表作品有《晋调》、《阿细欢歌》、《水库引来金凤凰》、《凤凰展翅》和与人创作的笙独奏《梆韵飘香》、《颂歌新曲》等。
刘奎,今年58岁。接近一米八的个头,肩宽腰圆,浓眉大眼,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模样。因为要拟题编写《槐荫人印象中的老技艺》一书的需要,去年六月的一天,我专访了这位笙演奏技艺的传承人——刘奎先生。
一、拜师入艺门:
刘奎兄弟四人。9岁那年,他受二哥和三哥喜爱吹笙的艺术启蒙,开始学习吹笙,三哥说,吹笙时,两只手的手掌要将笙斗托住,手指自然形成弧形,手掌心不能接触笙斗,右手食指插入笙苗右边的空间,以笙嘴为轴心,笙体向右侧倾斜重心放在右手上,用右手4个手指和左手3个手指按孔。这个持笙动作要反复练习,手指按孔动作要灵敏,按孔要严实,不能漏气撒气······。刘奎开始觉得很好玩,后来就学上了瘾。
民间有句俗话:千年的管子万年的笙,笛子只需一“五更”。这就是说,学习吹笙的技艺要比学习管弦乐和笛子更难。那时,刘奎在英雄山小学上学,家就住在英雄山周边的四里村。他学习吹笙既有恒心,也有悟性。在掌握了正确的演奏口型和基本指法后,他就刻苦地、自觉地、反复练习吹和吸的功法,遇到指法不准、节拍不对或气力不够时,二哥和三哥一指点,马上就会改正过来。每逢礼拜天和节假日,他就缠着哥哥去英雄山下练习吹笙。冬练三九,唇指冻红;夏练三伏,全身湿透。有几次,刘奎吹着吹着就感觉头晕脑胀,十指无力,老想睡觉,后来才知道,这是在吹笙时气力达不到,缺氧了,或是在吹气、吸气时用气不科学造成的生理反应。后来就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重复演奏,一个节拍一个节拍的反复练习,先吹平音,后吹长音,再练吐音,循序渐进,很快就掌握了演奏的基本功法。在短短的一年里,刘奎就会演奏《东方红》《我是一个兵》《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
(刘奎在百花洲同笙友们一起刻苦练习演奏技巧)
刘奎回忆说,那时候学习吹笙真是上瘾啊,放了学,回到家里不吃不喝,先抱起笙来吹上几首歌曲,才去写作业。几乎每一个礼拜天都会“泡”在英雄山下练习吹笙技巧,像什么单吐,双吐,吹气花式和吸气花式等都学得很快。记得1978年的冬天特别的寒冷,加上干燥的气候,他的笙的簧片有的就脱落了,造成了音调不准的现象。这对于正在学习吹笙充满兴趣的刘奎来说,一天也不愿意耽搁练习。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带上笙从四里山家里出发,徒步四五个小时,大约中午一点左右,来到济南南部分水岭的北侯村,找到知青点里的三哥帮他修笙。简陋的平房里,他一边吃着三哥给他的烧饼和苹果,一边看着三哥修笙的过程,然后再向三哥学习笙的演奏技巧。刘奎深情的说,“每当回忆起这段在寒冷的北风里去找三哥修笙的经历,我就会历历在目,泪流满面。”
工夫不负有心人。10岁那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奎拜原前卫文工团著名笙演奏家庞承安为师,为以后的演奏技艺和提升空间带来了发展机遇。后来又在指导老师苏崇恩、牟善平、胡天泉等演奏名家的不断指教下,加上自己的刻苦磨炼和钻研,几年过去,刘奎的演奏技术日益娴熟,会演奏的曲目越来越多。
1980年,刘奎参加工作去了济南裕兴化工厂。刘奎说,那时的济南裕兴化工厂叫济南磷肥厂,以生产磷肥、铬酸酐、钛白粉为主,记得刚上班时我每月的工资是24元。那时工厂的经济效益非常的好,月月有奖金。厂领导听说我会吹奏乐器,就把我招进工厂宣传队,从此以后我就经常跟随着宣传队演出,乐队合奏时,我的笙的音调格外响亮,起着引领和控制节拍的作用,独奏时,我的节目更加精彩。记得我用笙经常演奏的曲子,一个是《水库引来金凤凰》,另一个是我们宣传队每次必需演出的厂歌——《裕兴之歌》。
二、成功不靠“吹”:
学习起步时,刘奎对笙的认识,既没有理论上的知识,也没有系统上的训练,完全是凭着两个哥哥的吹奏爱好而爱好,是在“玩耍”中起步的。
在后来的十几年里,经过恩师庞承安和多名指导老师的辅导,刘奎从一知半解的演奏爱好中,渐渐学会了笙的比较正规的演奏技艺。比如:笙的演奏技巧要充分利用气、舌、指这三者的相互配合,凭着手指技巧、气息运用和口内技巧相配合,就能吹奏出来单音、和弦、抹音、滑音、顿音、花舌、呼舌、揉音、喉音、颤音等不同音质音色。刘奎说,这些音质音色相比较而言,就是花舌和颤音最难学,因此我在练习花舌和颤音上下功夫最多。此时的刘奎,就已经把笙独奏的代表作《凤凰展翅》《草原骑兵》《晋调》《水库引来金凤凰》《沂蒙新貌》《阿细欢歌》等吹奏的滚瓜烂熟。
位于济南市市区中心的英雄山(别名四里山)是一个好地方,这里既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又有绿荫浓郁的树林,还有开阔平坦的广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是济南市广大市民登山锻炼和休闲游乐的理想场所。刘奎在英雄山下和笙乐圈里结交了很多知名的老师和笙友。他们经常聚集在英雄山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新的演奏技巧,演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渐渐地,刘奎参加社会文化演出活动多了起来。2008年,他进入了济南市老干部民族乐团,随后又参加了齐鲁音乐社吹打乐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至今。
1985年6月,刘奎第一次获奖,是在济南市青年声乐、器乐、舞蹈、曲艺比赛中,他以一曲笙独奏“水库引来金凤凰”,获得二等奖。
2007年12月,在济南市文化局举办的“鲁联杯”第三届中老年才艺大赛中,凭着一首笙独奏“沂蒙新貌”,荣获一等奖。
随着刘奎的笙独奏演艺水平的提高和演出活动的增加,刘奎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和证书。2009年起,就开始冲出济南市,走向了山东省和全国演艺大赛的大舞台。
2009年9月,在山东省首届中老年才艺大赛中摘得了一等奖。当时表演的仍然是他演奏了近30年的传统曲目“水库引来金凤凰”,所不同的是,这次他站到了省级的演出大舞台。
2013年8月,在济南市委宣传部、十艺节济南市筹委会办公室和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举办的“十艺济南”——首届济南市民歌民舞民乐大赛上,荣获民乐一等奖。
2013年9月,在舜耕礼堂的“山东省银铃风采艺术节”演出中,以他演奏了上百遍的、拿手的笙独奏代表作《晋调》(闫海登曲),稳稳地斩获了一等奖。
2014年,在槐荫区段北街道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上,拿到了“笙独奏金奖”的奖状和证书。
2014年8月,又获得槐荫区第二届社区文艺汇演的“优秀表演奖”。
2015年11月,在中国中老年才艺大赛的器乐类节目中,他用笙独奏把作曲家林伟华、笙演奏家胡天泉(刘奎的导师)共同创作的“阿细欢歌”,演奏得几近完美,如愿以偿的获得一等奖。
2016年2月,在山东省首届民族管弦乐邀请赛中,获得笙类专业一等奖。
2016年4月,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聘为第四届笙专业委员会会员。
2018、1月,在山东省济南市第五届民族乐器大赛上,获得由济南市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优秀辅导奖”。
另外,在2018年元旦晚会、济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晚会、2019年中国最美夕阳红启动仪式、2019年“芳华韶年”银铃之春等文艺演出中,都留下了刘奎那活泼激扬、欢快跳跃的笙乐曲的演奏声······。
三、创新与传承:
2018年8月24日晚上,在济南市槐荫区第二十三届“槐荫之夏”广场文化舞台上,刘奎以一首经过与他人创作改编的笙独奏曲——《梆韵飘香》,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刘奎说,《梆韵飘香》是根据山东梆子的某些曲调,由我和焦杰峰老师、黄圣祥老师共同改编创作的。这在当时济南吹打乐器圈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也博得了声乐界的广泛好评。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目前已经传唱了300余年。山东梆子的优秀曲目,登过国家大舞台,上过省市电视台,传唱着历史剧,改编过现代剧,深受戏曲爱好者特别是农村村民的喜爱。目前,尤其在菏泽、济宁、泰安、聊城、临沂等地区,还在广泛流传着演唱着。2008年6月7日,山东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已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奎(左三)与音乐界的朋友们在一起)
为什么要把山东梆子的曲调改编成笙的独奏曲?刘奎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刘奎和笙友们在演艺交流中发现,笙的演奏特点与山东梆子的演奏特点有两个共同之处,一是笙的演奏谱系和表现情调与山东梆子的某些曲调相近相似,均带有高音区慷慨激昂、中音区柔和温馨,低音区浑厚低沉的演奏特点,尤其是或喜或悲、或欢快或忧郁的情调,在笙与山东梆子的演奏中都能融合的表现出来;二是在早先的山东梆子曲牌中,是没有笙的伴奏,自从山东梆子添加了笙和琵琶等乐器的伴奏后,山东梆子的曲调更加丰满浑厚,乐器阵容更加庞大和多样化。这就说明,笙的音调和山东梆子的曲调更像一对“双胞胎”,是完全可以融合在一个乐器大家庭里的。
找到了这两个相同之处,刘奎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把山东梆子的某些熟悉的曲调找出来,加上笙谱系中的某些元素,就可以改编成笙独奏的新曲目。这个想法在刘奎心里酝酿了很久,有一天他说出来之后,与焦杰峰老师和黄圣祥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说干就干,他们三个人经过多次的编曲改调、无数次的演奏实践和反复数次的修改,终于在2016年的夏天,一个名为《梆韵飘香》的笙独奏乐曲就创作改编成功了。
改编后的这个曲调,为什么取名叫《梆韵飘香》?刘奎非常认真地说,笙与梆子,各自都有各自的腔、各自的调、各自的魂,我们不仅在传统技法上作了改进,力求把各自的腔、调、魂两者合一,创作改编成新的带有“韵”味的曲调,而且在演奏技巧上有突破有创新(比如把跳舌尖的技巧运用到乐曲中),创作改编后的整个乐曲显得节奏明快,韵味较浓,弹跳力强,游刃有余,能够表现出浓郁的民族乐曲特色,展现出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憧憬的内涵。总的说,《梆韵飘香》的含义就是“笙情并茂,梆韵合一,民族瑰宝,飘香万里”。
2018年8月的一天,刘奎双手捧着心爱的笙,站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老有才了》的舞台上,潇潇洒洒地独奏了自己创作改编的乐曲《梆韵飘香》,获得“《老有才了》第一季最佳技艺奖”奖杯和证书。同时被授予“金牌国乐小演奏家,优秀指导教师奖”的光荣称号。
四、技艺传后生:
刘奎的儿子刘云飞,深受父亲吹笙的影响,从12岁起就学习笙乐演奏的基本知识。三年前,29岁的刘云飞就站在了“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济南分会场)的舞台上,很完美、很成功的演奏了笙独奏《挂红灯》。
孙女刘董畅,更是在聆听着、摸索着和玩耍着笙的乐器中成长,在爷爷和爸爸的耐心辅导下,今年7岁的刘董畅已经初步学会了识别音节和简单的运气方法,目前正在逐步的练习更高的演奏技巧和吹奏曲目。
说到刘奎所教过的学生,完全可以用“青出于蓝胜于蓝”来形容。在2018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第五届民族乐器大赛中,刘奎的学生白一帆和付瑞分别获得笙专业高中组一等奖和小学组一等奖,同时,刘奎也获得了“优秀辅导奖”。
采访过程中,还有一件不能不提及的事情,那就是刘奎不但在笙的演奏上技艺超群,而且在笙的维护和维修上,在同行中也是出类拔萃。刘奎说,长时间的用高强度的力气吹奏,笙的零部件,也就是笙的簧舌和簧片很容易脱落,尤其在寒冷的多天,这种零部件脱落的情况时有发生。刘奎早就记住了那次顶着寒风去南部山区知青点找三哥修笙的经历,从此以后刘奎就下定决心要学习修笙这门技术。几年过后,十几年过后,刘奎对笙的维护和维修有了充足的经验,凡是老师、笙友和学生的笙坏了,或需要擦拭保养了,刘奎都是热情服务,免费修理。刘奎很自豪的说,经过他按照一定比例熬制的蜂蜡(蜂蜡加松香)和朱砂(朱砂加蜂蜡),在寒冷的冬天里焊接簧舌或簧片,保证在零下10度不会脱落。
一把笙的完美使用过程,应该是由笙的研发制作、笙的演奏技艺和笙的维护保养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刘奎已经占有了两项。采访中我问刘奎,你对提高笙的演奏技艺是一种什么感受,他说:“在笙的演奏技巧上创作技巧,很难。”后来刘奎用十六个字说出来了对《梆韵飘香》这首乐曲的特别喜爱:梆韵飘香,香飘万里,琴声悠扬,夜夜笙歌。
据悉,近日刘奎与王勇、焦杰峰两位老师又共同创作了另一首笙独奏《颂歌新曲》。这首由济南喜洋洋民族乐团伴奏,具有民族特色、节奏欢快、舒心悦耳的原创笙独奏,已经多次在省内舞台上演奏成功,并且录制的演奏视频开始走红网络。
目前,刘奎怀揣着进一步提高笙演奏技艺和把民族器乐创新传承下去的梦想,正在带领着儿孙和学生们,走在了不断追逐中国民族音乐艺术殿堂的漫漫长路上。
壹点号台柱子说事儿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2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