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办公软件技巧题库(公务员面试技巧 :答题要带有目的性(后附真题示例))
- 办公技巧
- 2023-09-02 17:30:49
- 0
在前面的帖子里,我曾几次提到“不要为了答题而答题,应该带着目的去答题”。
其实,很多考生在练习或者考场上,都在不自觉的为了答题而答题,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按照既定的模板、固定的模式来生搬硬套一些不太切题的内容,究其根本,还是认为,自己能够说够标准的答题时间,分数就很高了。
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面试,无非也就是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内容两部分。从外在的形式来说,仪容仪表,坐立行走,从容不紧张,表达顺畅流利;从外在内容来说,虽有各种模板,但是基本都是有开头引入,有中间分点,有结尾提升。
但是,很多考友把精力都放在内容上,从而忽略了面试的本质。面试,最终还是把考题当做媒介,最终的目的还是来通过考生的整体表现来进行择优录用。从外在要求来说,基本都熟知,经过多次的针对性训练后,也都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恰恰是内容方面,考生自己局限于按照既定的模板来答题。参照自己的答题内容对照后,试问下,在答题过程中,除了能够体现自己已知的结构完整性、表达条理性、理论储备量、站位格局高,其他的还有吗?以上几点的共性就是“可以后天培养”。
有句俗语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这个本性在面试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性格、德行、素质、能力”等。打个比方来解释:不会写材料?经过培养可以有限时间内速成;理论储备不足?熏陶一段时间,常用的政策理论也能掌握。.......总之,很多在备考过程中,自己非常重视的一些东西,都是在入职后可以再学的。
但是,有很多东西是先天自带或者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和自身行为融合为自然、和谐的一体的。比如学习能力、细心、换位思考、乐观、积极、感染力等。就拿其中的学习能力来说,一个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人,不管从事本专业岗位,还是跨专业岗位,只要不是专业性极强的岗位,基本都能在短期内得心应手。根本原因在于,他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一个人,只要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还有什么岗位不能胜任?还有什么工作能难住他?
换位思考下,如果自己是个领导,面前有两个新下属,你会选择留下哪个?一个是专业对口,甚至到岗就能上手,另一个是专业虽不对口,但是你很确定,他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什么不会就马上学什么,还主动把相关的或者可能用到的知识都主动去学习、掌握。
也许考友会质疑:就那么几分钟面试时间,不可能让考官对自己有那么深的认知。
那就需要我们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首先,要确立“必须通过答题来展现自己素质和能力”的意识。看完题目,第一个要进行快速思考“这个问题要考察自己什么素质和能力”或者“自己能通过这个题来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要积累更多的入职后很重要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材料进行反复练习。通过直接点出重点和通过细节论证的方式证实给考官看。
就如你给一个人说“我明天请你吃饭”,这话大多数人会认为客套话,一旦你添加了细节“我明天中午在对面的农家院请你吃饭”,你就深信不疑了吧?
放在面试答题中来说,比如,你直接一句“我在工作中是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考官肯定不会信。那你填充句细节进行论证“我也曾深刻体会了‘*音两分钟,人间两小时’是如何虚度时间,现在,我把别人看短视频、刷*音的时间都用来看一些必备技能,比如,办公文档的更多编辑功能,表格的常用公式等......”,或者“我认为,学习不只是坐下来看书做笔记才是学习,化整为零,把坐车、等人这类时间用来短暂学习,其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拿两个题来说下吧:
2022年江西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8月10日)省直
第一题:大学生和研究生纷纷加入外卖行业,有人认为是人才的浪费。也有人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请问你怎么看?
看看怎么答?制度?政策?学校教育?.....
研究生加入外卖行业,是不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他们会不会心里认为自己屈才了?
问下身边已经上岸的亲朋,是否存在经常抱怨学的知识根本用不上,天天干一些琐碎的、重复的、无聊的工作,自己有才被浪费,那么高的学历屈才之类的话?
如果你入职后,发现真的是每天做一些重复的、琐碎的工作,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到时你会认为是人才的浪费,怨天尤人,还是会不断学习、突破,争做你这行的状元呢?
每个决定都是深思熟虑的,善于进取,能于自我激励等能力都可以体现出来。
2022年福建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8月3日)上午
第一题:很多人在网络上积极发言,广泛交流;但现实中随缘式社交,唯唯诺诺;对此,你怎么看?
网络上发言,错了也无所谓,反正谁也不认识自己。现实中呢?错了,可能以后随时被再次提及,甚至会在一定范围内广为流传。原因呢?还是对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分析不十分确定。为什么不确定?理论储备不足。那该怎么办?学习啊!
学习能力、善于总结、自我调整意识都可以体现出来。
2022年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8月8日)
1、我们的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最终要沉到基层,社区是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与群众沟通要接地气。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社区是政策最后一公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最后的越是要重视,不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知道政策的颁布是一方面,但是群众的感兴趣、理解和接受又是一方面,那就需要首先自己对政策有精准、全面、深入的了解,不然会传达错误,这就需要自己先学。同时,自己要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位置上去思考,看哪些政策是息息相关需要重点宣讲的,哪些政策比较抽象但是又很重要,需要选择群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宣传。需要孩子学习的,到学校去宣传,印制一些彩色、带卡通、字要少的宣传页;需要老人掌握的,印制一些字大的宣传页。.......
学习意识能力、换位思考,两方面的素质、能力体现出来了。
总之,人说话都有目的性的,面试答题同样如此,有了目的性,指向很明确,答题才有核心、才有灵魂。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2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