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挑鞋技巧视频(央视《实验现场》:运动生物力学专家用测试数据讲明白跑鞋如何选)
- 办公技巧
- 2023-09-04 12:07:54
- 0
关注慧跑,助您轻如羽、跑无伤
央视10套科教频道有一档节目《实验现场》,其YouTube上更新频率要明显快于在其B站上的更新频率。
在近期的节目中,央视主持人高泽民带着两位典型的大众跑者来到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在北体大李翰君教授带领下,通过足型测量、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分别试穿了不同类型跑鞋。
通过赤脚、穿鞋以及奔跑状态下的各种对比数据完整向大众解释了,为什么有的跑者穿任何鞋都行,而为什么有的跑者穿着不合适的鞋,越穿越难受。
李教授讲解得特别通俗易懂,看了这个节目,相信对于大众跑者大有裨益。
我们对于这期节目进行解读,帮助跑者更好地理解如何选鞋?
足型的基础参考作用
一双跑鞋主要具有三大功能:
● 在着地阶段通过中底缓震材料,减少着地对于人体特别是下肢的冲击;
● 支撑阶段稳定足踝,减少足的过度翻转;
● 蹬伸阶段则继续借助中底材料的回弹性能发挥推进作用,让跑步更省力。
李教授先让主持人和两位大众进行了足型测试,通过踩颜料印在白纸上,大家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足型。
由于人类的足先天就具有拱形结构,所以当足底粘了颜料踩在纸上,印迹显示足的内侧会有凹陷,这说明足底并不是平的,这就是所谓足弓。
足弓是依靠足部骨骼、肌肉、韧带、筋膜等的结构共同形成的一个拱形结构,这样的结构对于人体有诸多好处,比如使得足底的血管神经免受压迫,减少疲劳,并且使得足和地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足弓对于运动来说最大的好处是由于其呈现拱形,所以具有一定弹性,足弓在着地阶段受压变形(足弓降低)从而缓冲吸能,然后在迅速恢复原有形状,还能释放一定的弹性势能。
因此,李教授首先强调了足弓相当于人体的天然避震回弹器,这个避震回弹器也许比任何跑鞋都要更加管用。
足弓分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其中内侧纵弓最高,所以着地过程中内侧纵弓下降最明显。
对于整体足而言,外观来看,着地时足会发生外翻现象,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吸能缓冲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脚跟着地,还是前脚掌着地,都是脚的外侧先着地,足向内翻转的过程就称之为足外翻。
合理适度的外翻是正常现象,是吸能缓冲的重要细节动作,我们的祖先都是赤足奔跑,他们靠什么缓冲地面冲击力,就是靠适度足外翻以及肌肉能力,而足外翻自然就会伴随内侧纵弓的下降。
但由于足弓过高或者过低,容易在跑步着地过程中,产生过度足外翻或者外翻不足等非正常现象,从而导致异常受力,这就大大增加了发生损伤的风险。
足外翻1
足外翻2
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现端倪
视频中显示,三人中有一人足弓正常,一人足弓偏高,一人明显是扁平足。
扁平足是不好的,静态足弓只是一个参考,李教授说不能光凭静态足弓就进行判断,即便你足弓从外形看是正常,但从功能上未必是完全正常的。
李教授接着让三人在先进的足底压力跑步机上进行了跑步并配合正后方二维影像解析,通过对比赤足和穿着缓震型、支撑型跑鞋三种情况下的足底压力分布和落地姿态,可以对比出不同类型跑鞋对于跑步过程中的足底压力分布以及着地时脚踝姿态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在着地过程中,足会发生外翻现象(跟骨长轴相对小腿长轴)发生了向外偏转,这个偏转角度一般认为1-7度都是正常的,超过10度则称作为过度足外翻。
下图对比了一个足型和足部功能都正常的情况下的人(主持人高泽民)赤足和穿鞋情况下的,穿鞋让足底压力分布更加均匀,红色高压力区域减少,这就是鞋的缓震作用的体现。
跑鞋让足底压力分布更加均匀
而穿着支撑稳定型跑鞋减少了着地过程中足外翻现象,对于正常人来说,外翻角度也从5.3度减小到3.0度。
而足弓有些偏高,呈现僵硬型足弓(着地时外翻不足)的小李在穿着支撑稳定型跑鞋后,足底外侧压力较高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足外翻不足的现象也没有明细改善,这说明对于足弓较高。
呈现僵硬型足弓的小李来说,支撑稳定型跑鞋并不适合他。
而换了缓震型跑鞋后,小李足外侧靠中部高压力状态有所缓解,足外翻角度也由原来的1.4度变成6.8度,由于小李着地时足外翻不足,导致其着地过程中缺乏了足外翻的缓冲减压作用,所以足外侧压力很高。
而一双缓震型跑鞋通过中底材料的形变,代偿了足外翻不足,这样就达到缓震减压作用。
因此,测试表明对于足弓较为僵硬,足弓较高的小李来说,缓震型跑鞋特别适合他。
而支撑稳定型跑鞋不仅无助于其缓震,反而让其跑起来更加不舒服。
高足弓跑者穿着缓震型跑鞋有效改善受力
而对于扁平足的小邓来说,他穿着稳定型跑鞋就起到承托下陷足弓的作用,小邓自己也感觉穿支撑型跑鞋很舒服,原因就在这里。
足底压力分布也显示,由于小邓存在扁平足,其存在着地过程中过度足外翻,所以足底外侧基本不受力而足底内侧受力较大,通过支撑稳定型跑鞋,使其外力受力适度增加从而平衡了足底压力情况。
扁平足跑者穿着缓震型跑鞋有效改善受力
通过影像学分析,其足外翻角度从原来的10.4度减小到1.5度,这是因为支撑稳定型跑鞋通过加强足弓内侧支撑或者加高内侧中底材料,纠正了足外翻。
但如果扁平足的小邓选择了缓震型跑鞋,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小邓自己说穿上缓震型跑鞋后,他的脚晃动更多,更加不稳定,脚心也有些疼。
从客观数据来看,由于其存在扁平足,所以着地时外侧压力较小,压力全部集中在足内侧,缓震型跑鞋并没有改变这种情况,其外侧压力仍然较小,并且足心位置压力较大,这跟他自己主述脚心不舒服也一致,而影像学数据也显示足外翻角度仍然为过度外翻的10度左右。
扁平足跑者穿着支撑稳定型跑鞋无法改善受力
最后,李教授对于跑者选鞋进行了总结:跑鞋主要分为缓震型和支撑稳定型跑鞋。
足弓正常的跑者来说,缓震型和支撑稳定型跑鞋均可,李教授建议这类跑者两种鞋都可以换着穿,以增加脚的适应性;
而对于高足弓或者足弓僵硬型跑者来说,缓震型跑鞋更加适合;而对于扁平足跑者来说,支撑稳定型跑鞋则更加适合。
如何区分
缓震型和支撑型跑鞋?
1、所有跑鞋都有缓震性能
借助鞋底夹层,也即所谓中底的弹性材料,跑鞋就能够实现缓震功能,只不过中底有厚有薄,缓震程度各不相同。
场地竞速鞋通常为了达到最大程度轻量化,中底缓震材料应用偏少,适合精英跑者,而普通训练跑鞋为了充分缓震,中底较厚,能充分缓震,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重量不轻。
当然,为了又缓震又轻量化,各大跑鞋厂家在中底材料上可谓绞尽脑汁,研发了很多科技含量很高的缓震材料,目前流行的主要是超临界发泡材料又轻有缓震回弹还好。
总体而言,从本质上说,所有跑鞋都可以称其为缓震型跑鞋,不存在没有缓震功能的跑鞋,只不过缓震功能强弱不同罢了。
2、稳定型跑鞋核心特征是什么?
跑者识别稳定型跑鞋最主要的依据是稳定型跑鞋在鞋内侧缘往往有硬质材料给予支撑,或者足弓内侧给予加厚,这样在着地时,就会限制足的过度外翻。
那么跑者在选鞋中如何注意区分缓震型和稳定型跑鞋呢?正如前文所说,稳定型跑鞋在鞋的内侧会有特别加厚,或者在足底内侧有硬质材料予以支撑,而缓震型跑鞋通常没有这些结构特征。
总结
对于足弓正常的跑者来说,缓震型和支撑稳定型跑鞋均可,对于高足弓或者足弓僵硬型跑者来说,缓震型跑鞋更加适合,而对于扁平足跑者来说,支撑稳定型跑鞋则更加适合。
鞋好不好,只有脚知道,如果一双鞋你穿着跑步不舒服,很有可能就是李教授视频中提到的鞋和脚不匹配,指的是鞋的功能和脚的运动不匹配,而如果跑步时没有感觉鞋不舒服,那么这双鞋就基本适合你。
跑者没有必要太矫情挑鞋,毕竟耐力和腿力不是通过鞋而是通过跑练出来的。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29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