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瑞海机械键盘办公技巧视频(京房回忆113,新发地银地家园,啃老买房20年,羡煞多少键盘侠)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9-06 00:01:55
  • 0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本系列只是回忆,钩沉北京20多年来的楼市片段。随笔而已,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肯定有记忆出错的地方,欢迎批评,反正我也不改,凑合看个乐呵儿吧。

好久没来过新发地了,自从2020年6月份这里爆发二次疫情后就没来过,这次借着去总部基地办事儿索性来逛逛,实际也没什么可买的,也就是逛逛而已。

其实以前我也没怎么来过新发地,主要是心里发憷,太堵太堵了。印象中好像是2007年吧,我从总部基地要去南苑机场赶飞机去成都,也不知怎么脑子抽了,指引着司机抄近道就走上了丰台南路。

结果可想而知呗,过了桥洞子就开始堵,整整堵了一个多钟头。司机还拿我打镲,很正经的说估计赶到南苑机场,你那趟飞机也该返航了。

之后我就留下了心理阴影,也长记性了,再去新发地买东西都远远儿的找地方停车,反正后备箱放着折叠自行车呢,骑车往返,至少能省出一个钟头来。

而且在我看来,新发地市场里的司机们是这个世界上技术最好素质最高的。甭管多堵都能开过去,而且主动礼让,刮了蹭了的也不打架,连喇叭都不带按的。市场外边路上的也都素质挺高的,甭管多堵都安之若素,反正也没辙,还能飞过去吗?

甭说新发地了,如果是逢年过节,我走京开都发憷。有次是去大兴蹭午饭,为了多吃点儿就没吃早饭,结果从城南嘉园就开始堵,差点儿饿死在马家楼桥上。

前些天有人问我银地家园和天伦锦城之前升值是不是受了堵车的影响?当然有关系了,越到节假日越堵车,眼看着家门口进不去是神马心情?

现在是好多了,据说是自打疫情之后新发地就没堵过,环境什么的都变好了。如果是真能搬迁那就更好,这地方绝对是黄金地段,各种缺失的配套都能补回来。甚至据说四号线当年在期颐百年北边是应该有一站的,京良南北都有站口,也不知为什么就给甩下了,真要能补回来就更好了。

银地家园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当地跟丰台建委合作开发的普通小区。商品房也有经适房也行,反正也差不了几百块钱。西边以四合庄修四环时的拆迁户为主,东边以崇文宣武两广路拆迁户为主。但每栋楼应该都有商品房,这就是当年的特色,全都稀里糊涂。

银地A区的户型要说挺好,面积小,对刚需正合适。小两居能做到南北,除了中间暗点儿其他的没什么。而且质量也不错,毕竟是丰台建委合作的,也是当年的样板工程,甚至还引进了丰台五小呢。只不过这分校和本校不是一码事儿,也就成不了学区房了。

我最早都没来过这里,一直到2003年总部基地开工之后才来看过。好像是冬天了,看了看B区优秀赏,觉得还行,但也没什么特殊的就回去了。那会儿对面的风格与林刚开盘,5000左右,银地家园3000多块钱,3500吧,很便宜。

我没觉得怎样,同事小张倒上了心,听说这么便宜,差点儿连夜就跑过来看看。其实银地也没什么特殊的,当时南边儿都这价格,到了大兴还不到3000呢。最便宜的是西红门的瑞海家园,鸿坤开发的,当时叫湖南广电瑞海新城,经适房,限价2280,今天听着都跟神话似的吧。

但小张其实是看上了新发地的买菜方便,觉得能省钱。这也是实情,天伦锦城还是银地三期啊,有一阵子做广告就是“节省30%的生活成本”,大概是这意思吧,我也记不清了。

小张是2004年初买在银地的,施工方的抵账房,价格优惠到极点,2750,好像还不是顶楼,五层吧,怎么着都值了,比一期的经适房都便宜200多块钱。

不过小张买房的时候还一波三折。但不是房子的事儿,而是公司内部的传闲话,弄得他挺别扭。

要说这都是钱少闹的,真要是有钱就直接买了,根本犯不上跟其他人废话。但小张没钱啊,他家是远郊的,密云的郊区,翻过山就属于丰宁了。家里就是普通的农民,甭说当年了,估计现在也不算富裕。

这套房当时的首付什么的可能也就是10万不到,因为公司都传说是他找父母要了6万,然后自己有两三万,剩下的想找同事借。结果被另一个同事小李给严词拒绝了。不仅被拒绝,小李还在公司里到处说小张不孝,都上班了还找父母要钱,实在是没出息。

这种事儿在今天是不可能发生了,甭说6万了,就是让父母直接给买房都不算新鲜,六个钱包才正常呢。可这是当年啊,就算6万不是巨款那也是普通人4/5年的全部收入了。小张家里是远郊农民,那估计这就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了,确实让人听着别扭。

这别扭还因为一件事,就是“啃老”这个词在当时刚刚出现,无论网络还是线下媒体都在讨论。也不是讨论,而是批判,全社会都认为年轻人应该独立,不能再管父母伸手要钱。

所以也不能说当年这小李有什么坏心眼儿,而是当年是舆论潮流使他就看不起找父母要钱的。小张还反复解释,说这钱是找父母借的,自己月工资2000多,刨去月供的话每个月能还小1000。如果涨工资的话,那有几年就能还清了。

但那个小李就是不近人情,说谁信啊,拿了父母的钱从来就没听说有还钱的,反正无论怎样,小张找父母要钱就是不应该。

后来我是听烦了,直接让小李甭废话了,人家自己家的事儿你管得着吗?父母攒的钱当然是父母的,但绝大多数都是要留给孩子的,那提前拿出来怎么了?又不是拿钱去赌博乱花,就相当于给儿子盖房了有什么新鲜的吗?给儿子盖房娶媳妇本来就是农村父母们应尽的义务,这不过是换成了城里的房子而已,很正常啊。

但这小李当时就是入了魔了呗,再加上单位里有几个年轻人跟着起哄,反正是反复的劝小张自己攒钱,或者找别人去借,不能拿父母的。但这也是废话,现在小张是着急买特价房,等他攒够了钱,这房还有吗?借谁的钱不是借啊,借父母的利息给多给少都无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小张最后还是买了,没听蝲蝲蛄叫唤。之后他是否换房了我不知道,如果不换的话这套房也值至少400多万了,月供也应该还完了。如果换房了那就更是人生赢家了,肯定越换越好越换越大。

可他当年如果不买这套房呢,他父母的6万块钱存银行也就变成10多万,而他就算攒钱买了房,至少要多还几十甚至上百万的贷款。

就像这小李,反正我2005年见到他的时候还没买呢。他不是不能找父母要,城市家庭,能拿出的肯定比小张父母多。但他把自己的人设已经设置为自力更生的模范了,那自己吹出的牛逼就得咬着牙坚持,要不然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儿。北京的房价是从2005年秋天开始真正上涨,到2006年底就翻了番,这小李,就算攒够了买房钱,也要为自己的崇高付出代价。

自从“啃老”这个词出现就没断了批判,还动不动就拿美国来对比,说人家就不啃老,子女都是养到18岁就扔出去不管了什么的。其实这都是没去过美国或不了解美国才跪舔的,真到了美国看看,只有黑人家庭才真正不管呢。也不是不想管,而是大部分都管不起,自己还欠着信用卡呢,拿什么帮助孩子。

再者黑人家庭很多都没爹,单身母亲养孩子的是大多数,母亲反复再婚更是没什么新鲜的,那谁来管,凭什么管?而只要是中产家庭,没有不管子女的,只是程度多少而已。物种传承最重要的两个本能就是生存与繁衍,那为了让自己的基因延续,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尽其所能。

如果美国人到十八岁就不管孩子,那比尔盖茨的创业资本从哪儿来的,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怎么赚的,洛克菲勒基金会都七八代了,用制度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全世界所有的家族靠的都是世代传承,否则哪儿有什么欧洲贵族啊,第二代就成流浪汉了。

美国的“波士顿婆罗门”更是一样,全部都是家族世袭,不仅财产要给子女,而且还相互通婚,几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现在最牛叉的是布什家族,四代人的传承加上与洛克家族的联姻,这才成就了洛克布什王朝的权势熏天。

再说中国,为什么会有反对啃老的声音出现?其实就是应了郭德纲的那句话,只有屌丝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富人只帮富人,但穷人只能坑穷人。

王思聪一把从他爹那儿拿了5个亿,有人骂他啃老吗?没有,都觉得理所应当,羡慕还来不及呢,都谈不上嫉妒,更恨不起来。

而穷人对同级别的人可就苛刻多了,我挣得少买不起房,你也挣得少啊,但凭什么你有爹能帮忙呢,这不公平啊?所谓的公平就是咱们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买不起你也不许买,要穷一块儿穷,这就叫不患寡而患不公。

其实这都是扯淡,就算是房价不涨,那作为正常的父母,尤其是中国的父母,都愿意为孩子付出。养儿防老当然对,但前提也得是帮着儿女能成家立业才行啊。过去农村都讲究给儿子盖房,到现在也是这传统,所以父母帮孩子买房只是变换了形式,只是增大了金额,但本质并没有变。

2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张算不上人生赢家也至少是不算差。这个小李我不知道什么情况,反正肯定是吃了不少房价上涨的亏。那这说明什么?说明当年找父母借钱不是什么错误,而是一种家庭资产再分配,是一种家庭资产增值的过程。

20年过去了,如果小李坚持自己攒钱,那大概率是到现在都买不起的。那他的父母看着他租房将是什么感受?是为自己培养出个独立自强的孩子自豪呢,还是看着这么个倔种而窝心?

当然,我并不是说支持啃老和买房,只是讲这么个父母愿意帮助孩子的事实。或者说如果父母愿意,那当子女的没必要非得较劲。其实无论富人还是穷人,父母将财富经验交给子女都叫传承,没得传那是没辙,有得传则是最好。

而子女呢,最大的孝顺则是平安生活,更好的就是青出于蓝,芝麻开花节节高才是让父母高兴的,子女有出息才是老人最大的欣慰。

买房作为发财的手段已经过去了,我也并不是说应该逼着父母给自己掏首付。只是看到银地家园想起这么件事儿,世上本没有啃老这个词儿,只要是子女没有在家躺平的成为废物,父母都是愿意扶上马再送一程。人类社会本来就是家族传承,具备让家族成长的能力或机会,那就别在乎什么扯淡的啃老。

最后说一句,所有动不动就拿啃老给别人扣帽子的一般就两种人: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先行者,或是自己不行也见不得别人好的臭屌丝。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