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压实机械键盘办公技巧教程(加个旋钮能给办公体验带来哪些新创意?)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9-06 11:24:52
  • 0

如果要给办公加一个颜色属性,可能很多人会选择灰色,因为实在是太缺乏新意,甚至很多人都还在用5年前的硬件 10几年前的XP系统,不过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办公产品领域其实潜力相当大,如果能有一些创意产品出现,如果这些产品做得足够好,或许还真能颠覆一下。

以“创意 办公”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得到的大多数都是关于办公空间的创意,说白了就是不明觉厉的高大上,确实,如果在这种环境里办公,小胖可能还会再胖个几斤,但仔细想想,身边又有几个朋友在这种地方办公呢?作为一名上班族,小胖认为办公体验要创新,还是得从我们手里的工具做起,环境或许提供好的心情,但工具才是展现我们职业技能的终极舞台。

那对于小胖来说,三尺案台的文字敲击自然就是生存的根本,作为一个外设爱好者,这些年也玩了很多的产品,但罗技Craft的推出引起了我的注意,可能你会觉得我在“打广告”,但其实整个用完下来我的态度还是偏向不推荐,那接下来跟大家聊聊细节……

Craft售价1699,但实际上京东有券,1299可以拿下,但这个价格正是小胖无法给它好评价的基本原因,没有之一。作为一款售价可以碾压顶级机械轴的办公键盘,价格上的“忤逆”就会直接导致用户的不买账甚至辱骂(不信可以看评论区),当然小胖不会否认旋钮结构的加入、软件优化设计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营销费用摊下来注定Craft不可能便宜,但这跟用户没根毛的关系,大家始终还是会看价格说话,除非……除非它真的做得很颠覆,让人一用它就欲罢不能,绝对不想再用别的键盘,但是,它能做到么?

Craft最大的看点当然就是左上角的旋钮了,小胖在这里就不说它用啥啥技术了,反正电商上都看得到介绍,只谈感受。旋钮有无级和逐级2种旋转阻尼,但是是根据应用程序自行切换,无法手动更改,比如在WORD里改变字体大小、PS里调整笔刷就是无级旋转,而在PowerPoint里调整表格样式时又会自动切换到逐级变档的模式。在软件里一般旋钮会对应多种功能,这时候只需轻触旋钮边缘就能在功能之间切换。除此之外旋钮还可以按下,可自定义按下后旋转的各种功能……

讲真,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货也太复杂了点吧”,小胖觉得你说得没错,学习成本相当高,而且对操作细节也有很高的要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WORD里可以调整文字字体,但就像本文一样既有英文也有中文的时候,选择“主题字体”功能时,改变的只是英文字体,想要改中文字体?就得切换到“主题样式”功能,感觉有些无厘头,而且字体的选择小胖相信相较于旋钮一个个浏览的方式,可能大家更倾向于下拉表单直接选择,毕竟WORD里动不动就几百种字体,挨个浏览多耽误工夫……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比较需要注意,小胖使用的是Office 2010,安装罗技Option软件后可以正常识别和使用旋钮功能,Chrome浏览器也没有问题,但PhotoShop CC 2014版虽然可以被识别并提示安装配置文件,但实际上点进去之后PS依然是“不可选”的状态,这意味着Craft对老版本的Adobe系列工具软件支持性较差,但问题在于这些软件在国内基本上大家都是用盗版,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用最新版本,所以用Craft还得升级软件,对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操作细节上其实还有一些小细节可以聊,比如旋钮轻触的灵敏度实在有够高,比较容易被误触,比如你本来想用A功能,但一摸上去瞬间给你切换到B功能,一个没注意或者手速太快就旋转的话,“我X”一定是脱口而出的!当然,适应一段时间后会更仔细注意查看功能正确与否,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但始终还是那句话:学习成本真不低。

回到这款键盘本身,看点还是很多的,比如智能背光只要手指轻轻碰上就会亮起,数秒不用就会自行淡去,而且虽然是薄膜按键,但手感却相当舒适,每个按键都采用了圆形凹面设计,按键准确率很高,哪怕小胖是从Cherry青轴转换过来也能立马实现全程盲打。采用内置充电电池设计,很方便,每隔三四天把它插电脑上充电一次就行,官方宣传是可使用一周,但也是具体看使用强度的。除此之外也支持同时连接至多3台设备,可以跨Windows与MacOS,按键也分别标注了这两大操作系统的对应功能。

其实对于创新,小胖认为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使用方法,而不是作为鼠标的备选方式,之所以强调这个主要因为鼠标在PC端,尤其是日常使用比如办公,实在是太无可替代,就小胖入手这三四天的使用体验来看,单论旋钮功能,就属于典型的缺乏用户黏性,新鲜感一过就再也没有使用它的念头。这也是微软Surface Studio那很有创新看点的设计一定要搞那么大阵仗的理由之一:想要力求全面的不同来获取用户黏性,但即便如此,让大多数设计师在Wacom和Surface Studio之间做选择,也依然会是前者首选,一是后者价格实在太贵,二是他们从来都习惯了键盘 Wacom的方案,这个组合也是有着数十年发展历史,极为成熟,最重要是在功能性上没有被替换的刚性需求,而新的操作方式意味着完全得重新学习,还别忘了各类PC应用程序界面可都是按传统鼠标操作方式来设计的,也就是说,在PC端想要撬动键鼠操作模式,只凭罗技Craft这一个旋钮是远远不够的。

除非,它足够便宜,这也就回到了最开始小胖所说的,如果它与普通的办公键盘没有这么明显的价差,比如只贵个100块,应该就会有不少人会买单,只有当用户基数足够大的时候,才可能会有更多人去学习去依赖,同时为这种新操作方式提供反馈,进而拥有不断提升的空间,但1699,就算是1299的价格都注定了它只是炫技的产品,并不是真心想要改变操作习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