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办公室主任处事技巧举例(稻盛和夫:天花乱坠的说话技巧?不需要!)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9-06 12:38:29
  • 0

【每日·听稻】我希望年轻人不要去模仿这种油腔滑调式的花言巧语。我倒是希望听到发自灵魂深处的真实声音,哪怕说得有点结结巴巴。——稻盛和夫#盛和塾


1、
将灵魂注入语言

语言是人们心中所悟,用大脑加以整理,然后通过声音传递出去的工具。

但是,仅仅将心中所感用头脑思索,再用声音传达,并不能说服他人,或给他人增添勇气。

日本古语中有“言灵”这个词,就是说必须将灵魂注入语言。

言为心声,“自己认为非这样做不可”,讲这话时必须抱着信念,在语言中注进自己的灵魂,这样才能发挥语言的威力。

做不到这点,就无法震撼人心,人们就不受感动,也不会行动。

我从年轻时起就一直按这条原则思考并行动。

2、说肺腑之言

听某些人说话,会觉得他在玩弄文字游戏。

一般来说这种人能说会道,语言流畅。听起来悦耳,给人好感。但如果仔细听的话,会发现他的讲话内容空洞无物。

有人会产生错觉,认为他们能言善辩。

但是,我却感觉不到其中的任何魅力。与这种口气轻飘的人认真交流我实在没有兴趣。

再说得苛刻一点,我甚至觉得这种人非常轻薄肤浅。

我希望年轻人不要去模仿这种油腔滑调式的花言巧语。我倒是希望听到发自灵魂深处的真实声音,哪怕说得有点结结巴巴。

无论如何,拼命也得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发自内心的语言超过任何华丽的辞藻,诉求力非常强,能唤起对方的感动。

只有伴随着感动,才能得到对方由衷的理解。

我认为不需要那些天花乱坠的说话技巧,只要倾注全身全灵,真心说话就行。

3、在企业里“台面话”和“处世技巧”是无法创造优秀工作成果的,我们需要的是直言不讳的争论与批评

为了以负责的态度做好工作,与工作相关的人们,要毫不客气地互相指出发现的缺点和问题。

做事不能“和稀泥”,不能敷衍马虎。必须时时以“何谓正确”为基准认真讨论,直言相告。

发现了缺点和问题,却因担心被他人讨厌而不敢大胆指出,保持一团和气,这就大错特错了。

哪怕发生唾沫横飞的激烈争论,也要拿出勇气,互相说实话,真心相碰,这点十分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信赖的关系,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如果诚心想解决问题,就应该直言相谏:“你的做法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改进。”

可在现实中,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做。

如果对方是上司,就害怕这种棱角分明的态度可能会得罪对方,从而在日后对自己不利;

如果对方是同事,就害怕这种直来直去的态度会破坏人际关系。出于这样的心态,人们往往倾向于说“台面话”。

这种“稳妥中庸”的做事方法,也被人称为一种处世技巧。

可在企业里,这种“台面话”和“处世技巧”是无法创造优秀工作成果的。我们需要的是直言不讳的争论与批评。

但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在许多公司里,“不说真心话,只做好表面工作”的人往往占了大半。

“之前怎么做的,现在就怎么做。所谓创新,只会打破目前的平衡状态。”

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且只做表面工作的人,往往会搬出这样的借口。

在大企业,有人依靠搞好关系、花言巧语和做好表面工作,或许能够步步高升。但对于每天都在“商战”中拼命求生存的中小企业而言,这种流于表面的工作态度毫无价值。

为了让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员工们必须直言相谏。

话虽如此,但实际往往难以做到。比如,我每次强调:“‘作为人,何谓正确’是京瓷哲学的基石,大家要贯彻该理念。”员工们总会频频点头。

但一旦要求员工们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直言相谏,大家还是会有所顾忌,担心:“要是这么说,搞不好会有麻烦。”于是踌躇不前。

又比如,公司里的某名员工行为不轨,虽然还未触及违规违法的底线,但周围人已经察觉到问题,可又觉得如果告诉上司“那名员工的品行有问题”就成了打小报告的。

在公司里,人人都害怕自己被视为“为了邀功而爱打小报告的家伙”,因此即便发现了类似问题,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一来,只有当问题逐渐恶化,最终难以收拾时,高层才能获知。

再举个例子,一名品行端正、能力卓著的上司由于过于废寝忘食地工作,导致身体健康受损,于是时常请病假。

按照常理,在他因病休息时,为了不影响到工作项目的进度,作为其“副官”的部下应该向公司高层汇报问题,从而寻求妥善处理。

但部下却担心汇报可能会导致上司被解任。上司是为了公司项目才累坏身体的,现在项目已经走上正轨,如果上司被解任,那情何以堪?

于是,基于这样的“人情论”,部下就把事实给隐瞒了起来。有时就是因为这种看似“合情合理”的行为,最后导致相关部门出现重大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我们需要做到彼此直言相谏。即便口沫横飞、情绪激动,也要说实话、讲真话,开诚布公地讨论问题。

不过,直言相谏时,有一个原则——不能抓住彼此的缺点不放,也不能互相扯皮或抬杠。即便说的内容是事实,也禁止出现这样的消极态度。

直言相谏必须以“为了大家共同的发展进步”为基础,必须是具有建设性的积极讨论。

如果能遵守这样的原则,势必能得出具有创造性的结论。

4、真心话碰真心话,要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我一贯采取这种方式与员工们交流沟通。即使在海外也是这样。这里还有真话实话互相碰撞的小故事。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京瓷在海外的关联公司的社长、副社长一级的干部聚集在圣地亚哥,进行为期两天的学习会,目的是要让大家理解我的经营哲学。

正当我要结束会议时,一位已经在京瓷的海外公司工作了 10 年的干部突然举手提问。

他说:“从昨天开始,一直聆听您的讲话。您讲的都是爱啊、关怀啊等等话语。但是,早在 3、4 年前,在京都举办的经营会议上,有一位京瓷分公司的社长发表报告,他把过去一直赤字的公司一举扭亏为盈,他发表时不免得意洋洋。当时的情况您还记得吧。”

“当时,您的态度非常冷淡,还训斥了他。以前公司亏损时您叱责他,现在盈利了,您依然冷眼相待,把他弄得灰头土脸,非常沮丧。他好不容易扭亏为盈了,您却一句表扬的话也不讲。说内心话,我当时觉得您真是一个不近人情的、冷酷的人。”

“您过去的这些言行,同您昨天讲的爱呀、关怀呀、为了员工的幸福呀,等等说辞,是不是矛盾太大了些?”

这位干部果然跟我“真心相碰”来了。

正当大家被我说服,认可“果然不错!”开始理解并接受我的哲学的时候,经他这么一讲,弄不好,两天会议的成果全部都将化为乌有。原来稻盛先生千言万语,费尽口舌,不过是为了把他自己的意见正当化。

大家的想法一下子又转了过去。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必须堂堂正正予以反驳。

我是这么说的:“是的,情况确实如您所说。当时我或许态度冷淡。但是问题是为什么要冷淡?之前一直持续亏本的公司的社长做出了利润。但是,当时的利润只是像豆粒般微不足道的利润。而历年积累的亏损额却相当大。这种情况值得表彰吗?”

“如果当时我表扬他,他也许会很高兴。但是,如果他因此而自满,那该怎么办呢?‘不让员工失业,要让员工幸福’,我虽然这么讲了。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年一年都要确保足够的利润,还要不断扩大这个利润。但是,就那一丁点儿的利润没法给员工加工资,甚至连员工的雇用都难以保证。正因为如此,我当时严肃地批评他‘就这一点儿利润能算利润吗?’”

“听我这么说他,他也许情绪低落,也许还会恨我。但我考虑到,为了他今后人格的成长,哪怕他一时恨我也没有关系,所以我才讲了那一番话。”

“第二年,他更加努力,做出了更大的利润。现在,这个公司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了。所以,现在我就表扬他了:‘你不简单,很优秀’。但是,当时因为那么微小的利润我就表扬他,那么作为经营者,作为一个人,也许他就不会有更大的成长,他经营的公司也不会像今天这么优秀吧。”

就像这样,我用真心话碰击干部的真心话。

我认为,为了拉动团队进行的对话,就必须这样,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盛和塾,是稻盛和夫经营学传播、学习、交流的平台,是良知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