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办公厅写作技巧(高质量文稿的写作诀窍:多一些“扪心自问”)
- 办公技巧
- 2023-09-09 14:26:51
- 0
日前,“群众杂志”微信公众号(ID:qunzh_1937)推送宿迁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张行《我写材料不找“度娘”》文章,广受好评。今日,再推出作者《“扪心自问”为哪般?》一文,分享他的写作秘诀。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在大会发言时,喜欢运用排山倒海的“扪心自问”,比如,是不是……会不会……能不能……有人戏称为“地毯式轰炸”,台下的干部往往会被追问、责问得措手不及、哑口无言,这才是真正的红脸出汗和“灵魂出窍”。
2012年3月,县(市、区)党委换届结束不久,省委办公厅领导到区里调研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区委书记在汇报时脱稿讲了他最关注的三件事:在新一轮省委、省政府加快宿迁奔小康的进程当中,城区的发展会不会慢下来?现在投入那么大,项目那么多,会不会留下遗憾工程、“豆腐渣”工程、老百姓反对的形象工程?经济发展、项目推进如火如荼中,城区的广大干部,能不能在冲刺过程中多流汗、少流血、不掉队?……说句心里话,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表达,汇报已不再是简单的事例堆砌、过程叙述,“会不会”不仅是理性,更是体现思想性,是想探究经验背后的经验,发掘问题背后的问题。
受此启发,在为领导提供文字服务的过程,我们首先琢磨的不是“字”,而是“事”,这个单位,这个部门还有哪些突出问题,还有哪些改进空间,只有“找到事”,才能“说对字”。比如,在全区公安工作会议上,进行追问式“点穴”——全体公安干警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学会反思静思:会不会因为长期身着警服,就感觉与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了?会不会因为一线执法久了,就只认法理而不讲情理了?会不会因为群众要求诉求太多,就产生厌倦厌烦情绪了?会不会因为通讯便捷了,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反而少了?会不会因为交通便利了,和老百姓坐在一张板凳上的机会反而不多了?五个“会不会”,跌宕而出,气势磅礴。最关键的是,许多公安干警反映,领导讲话不再是“要要要”,而是充满理性的“会不会”,便于接受,引发思考,可以说“帽子底下有人头”,点到要害处了!
2012年9月,区里隆重召开庆祝第28个教师节表彰大会,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同往年的背景,那就是区里刚刚成功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在这样一个以鼓励激励为主基调的会议上,区委书记同样抛出了四个“会不会”的思考题:会不会因为情况熟悉了,而放松要求、降低标准了?会不会因为质量提高了,而沾沾自喜、裹足不前了?会不会因为服务对象寄予厚望,而感到压力巨大、承受不起了?会不会因为考核排名评比,而只关注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了?一位中学校长对我说,热气腾腾的表象之下,需要的就是这种静思反思,提醒我们的是万里长征刚起步!
2015年,中央部署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各地都以书记上党课的形式开局启动。可以说,“上下一般粗的党课”谁都可以上,但扣人心弦、激荡人心的党课并不好上。“不好上”的背后就是问题有没有被真正找到。当时县(区)因为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干部“指标目标”意识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不是拍拍肩膀、扯扯袖子,而是要“猛击一掌”。
在对基层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量、综合研判后,我们撰写出较高质量的党课初稿,通过市委书记的嘴巴,提出16道思考题,其中县(区)领导干部要重点回答八个“有没有”问题,比如,有没有因为发展进入新常态,就对增速放缓心安理得、顺其自然了;有没有因为纠正错误政绩观,就对指标落后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了;有没有因为要素瓶颈制约多,就对项目推进消极懈怠、无所作为了。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则重点回答八个“是不是”问题,比如,是不是属地管理强调多,就感觉事不关己、没有责任了;是不是评比创建被清理,就感觉心生失落、没有抓手了;是不是业务工作过得去,就感觉万事大吉、不顾全局了。某种程度上来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虚、不空、不泛就是因为靶向明确,问在点子上、关键处了。
什么叫高水平讲话,什么叫高质量文稿,什么叫高标准会议?在我看来,就是言之有物,以自问、设问、追问的方式,给人启发、让人警醒,真正是“话说得响亮,事干得漂亮”,这就足够了。
来源:豫见先锋,文章原题为《“扪心自问”为哪般?》
作者:宿迁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 张行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3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