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精选办公技巧论文摘要写作(论文摘要的构成要素、写作模式与案例分析)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9-10 02:17:27
  • 0

摘要是论文的第二个部分,处于标题与正文之间,是对论文的核心内容、研究结论的概括。因为处于论文位置的最前列,所以其作用在于对论文内容进行最简明的介绍,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文章是否符合自己研究的需要或是否值得继续读下去。在一定意义上,摘要就是一种广告,向同行介绍自己的研究发现与成果。摘要看似篇幅很短,但所包含的要素可囊括整篇论文,我们在写作摘要时要牢记,读者/编辑在看完摘要后能知道整篇论文的大致情况,包括选题缘起、问题、方法、观点、结论等等。在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主编的《从生活到理论——质性研究写作成文》中,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摘要的构成要素及写作模式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其观点的学习,希望为各位作者解开摘要写作谜题,避免要素不全或是写作重点偏离等问题,避免因摘要写作不到位而影响编辑对论文整体质量的判断。

一、摘要的构成要素

论文摘要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研究发现。其中,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所占篇幅较小,用一两句话概括即可,而研究问题与研究发现需要重点阐述。如风笑天认为摘要主要是研究的基本介绍与研究的主要结果与发现这两部分,前者撰写时要相对简略,后者则需要相对详细些。但摘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如题目中已经点明研究类型与研究方法的可不在摘要中再作说明,且除以上几个基本的部分外,还可呈现研究过程、研究发现的意义或对其他研究的启示,研究的相关建议等内容。大卫·希尔弗曼在论及质性研究写作时,指出摘要应包括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与意义、资料和方法、主要的研究发现、研究发现的意义及对其他研究的启示这几个部分。但一般而言,实证研究的摘要中,方法、问题、结果或结论这三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如约翰逊克里斯滕森认为,实证研究的摘要应该包括概述问题、使用的方法、研究的基本结论或研究结果以及它们的应用性或影响。刘良华强调实证研究报告的摘要要具备结构性,要包括四个部分:方法(含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问题(含研究对象)、结果、结论。

二、摘要的写作模式及其对比

丁钢教授结合布斯与威廉姆斯等学者根据摘要的基本构成要素,将摘要常用的写作模式归纳为三类并对这三类模式进行了比较,具体如下:

(一)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概括性观点

此类摘要一般先在开头以一两个句子介绍已有的研究情况,接着以一两个句子陈述研究问题,然后陈述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或结论,但较为笼统,涉及的具体信息较少。

如这段摘要:一直以来关于电脑的通俗看法认为,以字符为基础的用户界面比图形化用户界面更能促进较为重要的工作,这个观点是由Hailo所确立的。(研究背景)但Hailo的研究因他试图证实这个说法而有偏误。(研究问题)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使用以字符为基础的用户界面与使用以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学生的表现有差异。(观点)

(二)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展开式观点

此模式除了最后研究结果或结论陈述的具体程度不一样外,其他部分与上一个模式相同。

如这段摘要;一直以来关于电脑的通俗看法认为,以字符为基础的用户界面比图形化用户界面更能促进较为重要的工作,这个观点是由Hailo所确立的。(研究背景)但Hailo的研究因他试图证实这个说法而有偏误。(研究问题)这个研究测验了38名使用以字符为基础的用户界面或以图形为基础的用户界面的工商传播学学生的表现,结果并未发现使用以字符为基础的用户界面与使用以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学生的表现有差异。(展开式观点)

(三)研究背景 研究问题 展开式观点 总结

这种模式在陈述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研究结果之后,也概述了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意义及不足等部分。

如这段摘要:一直以来关于电脑的通俗看法认为,以字符为基础的用户界面比图形化用户界面更能促进较为重要的工作,这个观点是由Hailo所确立的。(研究背景)但Hailo的研究因他试图证实这个说法而有偏误。(研究问题)在这个研究中,38名来自同一个技术传播班级的学生被随机分派到两个电脑教室,其中一组使用以字符为基础的用户界面,另一组使用图形化用户界面。制作出来的文件根据三个标准来评价:内容、格式与方法。(总结)就任何一种判断标准而言,这两组都没有显著的差异。(主要观点)

以上三种模式中,第三种最好。前两种虽然基本上涉及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与结论等内容,但研究发现部分的具体程度不够,读者看了可能无法清晰地了解论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在写作时最好选择第三种模式,尽可能将所有要素概括全面。

三、案例分析

以下为国内高质量学术期刊上论文摘要的两个例子,通过对其分析,帮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摘要写作规范。

案例一:

本文以一项在中县的田野工作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讨论了近年所提出的“读书无用”的概念,主张把握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宏观社会结构和教育机会分配格局的变化,并以此解读农村底层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本文借助布尔迪厄的“生存心态”概念,将农村底层居民对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认识看作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内化为个体倾向系统的结果,并尝试用“读书无望”这一概念概括农村底层居民对学校教育的认识。本文特别强调教育和社会流动机会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容易转变为各个阶层对教育的主观“期望”的分层——对将来教育成就和社会流动终点的阶层化判断,提出要关注转型期社会结构不断固化的影响。

(谢爱磊.“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对农村底层居民教育观念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03):92-108 190.)

此摘要先用一句较长的话介绍了研究的背景(“读书无用”论的盛行)与目的(用“读书无用”这一概念透视农村底层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同时提及了研究的类型和方法(田野调查)。其次,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假设(将农村底层居民对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认识看作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内化为个体倾向系统的结果)、研究的理论视角(布尔迪厄的“生存心态”概念)与核心概念(“读书无望”),相当于简略版的研究设计,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与问题。最后着重强调了研究的核心论点,顺带提及了研究的一点建议(关注转型期社会结构不断固化的影响)。

案例二: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从学生的自由选择与制度的严格选拔入手,聚焦大众高等教育下精英培养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招生、人才培养与教学计划以及考试评价等制度,揭示出精英选拔的多重逻辑,广泛涉猎下的课程数量膨胀,严苛考评权力下的竞争主义,个体的理性经营和表现技艺。更进一层次,本文反思了在工具理性与消费主义侵蚀下校园的断裂、师生关系的异化以及教育本质的空洞。最后讨论了学生在自由选择的试错中所形成的性情特征。

(刘云杉.自由选择与制度选拔: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精英培养基于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04)38-74 186.)

此摘要的首句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与目的(本科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过程),之后部分分层次地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句是论文的主要研究发现,第三句与第四句是对研究结论进行的精炼的概括。

作者:施利娟(科研写作研究所编教研总监助理)
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论文##论文发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