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办公室公文的技巧(公文写作诗词宝典——工作篇)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9-11 15:48:27
  • 0

一、谋划部署(精准施策)

二、责任(使命、担当)

三、推进(速度、效率)

四、法律(规章、制度)

五、落实(实践、调研)

六、成果(实效)


一、谋划部署(精准施策)

1.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出处: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离俗·用民》。

原文:“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释义:一提网的大绳子,许多网眼就会张开。这句话以渔网作喻,说明道理。比喻: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环节,也形容文章条理分明。成语“纲举目张”即由此而来。

用法提示:这句话本是指治理民众,后来逐渐着重做事。在公文写作中,在部署工作时,或者陈述自己的规划时,可以用在某段之首。当然,如果文章允许的话,“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也可全用。

2.见本而知末,执一而应万。

出处:春秋战国·文子《文子·微明》。

原文:“发一号,散无竞,总一管,谓之心;见本而知末,执一而应万,谓之术;居知所为,行知所之,事知所乘,动知所止,谓之道。”

释义:观察事物的开端,就能预见其结局;抓住事物的根本,就可以控制全体。强调要抓住关键,抓住主要矛盾。

用法提示:文子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传奇又很神秘的人物,但是他的著作《文子》却实实在在地给后人留下了不小的影响。光是这句话里就有两个成语,一是“见本知末”,或写作“见端知末”,二是“执一驭万”,或写作“以一驭万”。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表示凡事都要从方法论上想办法、下功夫,把握关键、剑指要害。比如,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不少,怎么找到突破口?地方转型发展的任务繁重复杂,如何抓住着力点?我们应该“见本而知末,执一而应万”,把握关键、剑指要害。

3.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出处: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职官志八》。

原文:“自上而下,由近及远,譬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由是言之,支郡之不可废也明矣。”

释义:抓住网的绳子,许多网眼就会自动张开;提起衣领,裘服上的所有毛就都能理顺。比喻: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与要害。有成语“提纲挈领”,或写作“提纲振领”。

用法提示:这一段出自北宋名臣杨亿的上疏,可以说是“集思广益”:“提纲而众目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振领而群毛理”出自《荀子·劝学》。而“振领”的“领”,特指裘服的毛领。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既可以作为一条做事的方法论,也可以用来强调事情的关键所在,如说作风,抓住了作风建设就是抓住了党员干部思想之变、行为之变的关键。比如,“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凡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尤其是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要想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更需要在关键处着手、在根源上用功。

4.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出处:明·张居正《答中丞孙槐溪》。

原文:“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释义:急于开始的一定要考虑其结局,能成就功业的总在开始的时候就精心设计。说明做事必须善始善终。

用法提示:急于开局之时,务必虑及善终;大凡成功之事,往往源于善始。由此可见,张居正一手开创的“万历新政”绝非偶然。黄仁宇就在《万历十五年》中给了张居正以极高的评价。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最适合用于与改革相关的问题,要求大家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比如,“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前期的改革过程中,已经解决了一些浅层次、容易解决的问题,剩下的都是啃骨头工程,既要重视开始的规划,也要真正坚持下去。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出处:南朝梁·萧绎《纂要》。

原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释义: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一日的计划要在早晨考虑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

用法提示:“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它强调了春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一日之计在于晨”也是同理。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可以用于提醒大家珍惜时间,但是更贴切的意思是提醒大家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

6.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

出处:清·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

原文:“一篇之内,端绪不宜繁多,譬如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

释义:万座高山广大无边,但一定会有一座最高的峰;龙袍的结构非常复杂,但只要抓住衣领,就可以将整件龙袍提起来。不仅仅指作文,也可比喻再复杂的事物也有关键之处,而处理这些事物的时候就要抓住关键。

用法提示:“旁薄”,即磅礴,通假字。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方向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尤其是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在公文写作中,政治方向是经常说到的问题,尤其是党建方面的公文。所以,这方面的名言名句就需要多积累了。比如,“万山旁薄,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实践早已反复证明,只有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才能在波谲云诡的形势面前廓清迷雾、心明眼亮,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毫不含糊、毫不动摇。

7.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出处:唐·王勃《八卦大演论》。

原文:“有穷尽之地者,其唯圣心乎?有穷尽之路者,其唯圣言乎?故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释义:登上泰山,再看其他的山,就知道其他山峰为什么要以泰山为尊了。比喻做学问的视野和为人处世的境界。

用法提示:登泰山观群山,便可知山峦之本末。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虽万象纷杂,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抓住根本,即可驾驭全局。执本是登高的目标,登高是执本的过程。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来表明:只有登高望远、全局在胸、溯本求源、一以贯之,才能在更高、更自觉的层面上实现整体把握。比如,“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中国文化引导人们,在意识上要具有海阔天空的心志和眼界,从而在行为上就有着“登高望远”的鼓励和培养。另外,“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也很棒,而且意思相近,用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8.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出处:战国·墨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墨子·鲁问》。

原文:“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吾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释义:知道肚量的大小才去吃多少东西,知道身材的高低才能穿合适的衣服。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一下自己能力的大小,根据现实情况去做事。前一句也比喻: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加以节制,以免难堪。

用法提示:所谓“量体裁衣”,不量体而裁衣,结果只能是不合适——就算合适也是巧合。不提前、深入了解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才能做得好呢?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最适合用在制度、政策、方针等方面,包括制定、推行等。比如,任何一种制度,都要符合所在国的历史、现状以及人民的意志,只有“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道路,才会真正对人民有益。“量腹而食”一词因为有自己的意思,也可以单独拿出来用。比如,古人云:“量腹而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可打肿脸充胖子。

9.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释义:天下万物各不相同,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用法提示:这句话里的“不齐”,不是不对等、不在一个等级上,而是“不同”。在公文写作中,这两句话用来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可以有很多目的,既可以面向党内,也可以面向国外。如说明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如要求尊重他国文化等。比如,“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尊重多样性、宽容多样性,应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只有认识到差别,才能真正尊重别人、坚持自己。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原文:“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释义: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弓,射箭要射最长的箭。比喻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用法提示:诗题中的“前”字是后人加的,因为杜甫先写了九首《出塞》,后又写了五首《出塞》,所以先写的就叫《前出塞》,后写的就《后出塞》。不过可惜,杜甫的军事才能没能在他那段本来就不怎么长的为官生涯中得以施展。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为某项工作“划重点”“标重点”“提出关键词”,“重点”不是一个独立的词汇,它总是需要放入各种事情中来加以强调的。比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普通干部与群众直接面对面,他们就是党风形象的“窗口”,他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决定了政府部门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11.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二)。

原文:“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邻。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圣者胞与言,夫岂夸大陈。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

释义:牵拉一根头发,就会惊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用法提示:龚自珍好写组诗,而且诗题也都极长。“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对“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的浓缩。在公文写作中,两者都有用武之地,只是前者重在说明一个道理,可以作为一个形容词;而后者更像是一个禁止的警告,作为一个要求,用的时候注意区分。比如,集中推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投一石而激千层浪的重大改革举措,对此,我们要怀有信心。

12.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霸言》。

原文:“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知者善谋,不如当时。精时者日,少而功多。夫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释义:谋划事情如果没有主见就会陷入困境中,事情假如没有做过准备就做不成。比喻: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和事先的准备。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重点主要在“谋”字上。事事都离不开提前谋划部署,网络工作、扶贫工作,更不要说改革这篇大文章了。比如,“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

13.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出处: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原文:“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苟未可图,岂宜容易。此皆陛下朝夕倦谈之事,前后立验之谋。”

释义:计划成熟,事情安排就绪,战争的发动必定成功。比喻:提前计划好了,便会有所成就。

用法提示:刘禹锡曾担任过杜佑的节度掌书记——差不过相当于今天的文字秘书,开始在淮南,后来又去了扬州。在淮南期间,他代杜佑撰写了很多的表、状,皆以“为淮南杜相公”命名。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鼓励大家,提前谋划、科学规划必然会有所成就,尤其是在很多大事上;而后面的内容可以先说形势,再说举措。比如,“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正确认识国情是我们谋划发展的首要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14.凡谋之道,周密为宝。

出处:西周·姜子牙《六韬·武韬·三疑》。

原文:“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

释义:凡是谋划策略,制定作战方案,都以周密详细为贵。说明事前谋算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武韬》讲的主要是用兵的韬略,但在修身为人、做事处世等方面,也有非常大的价值。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与其他强调“谋”的重要性不同,它重在说明应该怎么谋,如何谋,所以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周密”的措施。比如,“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要突出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矛盾和困难摸清摸透,把对策和方法考虑周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15.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原文:“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愿殿下少以万机馀闲,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

释义:治疗疾病要赶在病未重之时,消除祸害贵在祸殃未深之时。比喻:除祸要及时。

用法提示:骆统在《三国演义》中没有什么曝光率。诸葛亮“舌战群儒”时,他也想说上几句,结果被黄盖给劝阻了,但是他在当时的东吴却很有政声。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侧重点在于针对祸患,提早剔除。这个问题可以是工作方面的,也可以是党内建设方面的。比如,“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推进,铁面纠风、铁腕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做到去痈除患、斩恶除害。


二、责任(使命、担当)

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释义: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顺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迁移。代表了一种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意识。

用法提示:这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司马迁的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强调一种大责任。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放在开头,然后写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也可以放在句中。比如,做好以后的工作,我们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责任意识。

2.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出处:近现代·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

原文:“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释义:急切地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一定要扶持住即将要倾覆的大厦。形容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用法提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而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为他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事业而继续奋斗。不过,世殊时异,中国人民落后挨打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水火之民”和“将倾之厦”也不会再出现。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不能单独用在段首,而是应该在一句之中。比如,我们应该有“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责任感。

3.多难兴国,殷忧启圣。

出处: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张廷圭传》。

原文:“玄宗开元初,大旱,关中饥,诏求直言。(张)廷圭上疏曰:‘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张廷圭说的“古有”,即西晋·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释义:灾难频繁反而可以促使国家兴盛起来,忧患深重反而可以启迪君王变得圣明。形容尽管面临诸多困难灾祸,但只要我们殚精竭虑,砥砺前行,就能取得不朽成就。

用法提示: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对个人、国家而言,忧患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无忧患意识,轻则失败,重则亡身;国无忧患意识,轻则落后,重则亡国。如今,我们大踏步地迈进了新时代,我党对各项工作实现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设法改进——这就是我党忧患意识的表现。为实现党的自我净化与自我革新,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永葆生机活力。

4.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一年》。

原文:“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

释义:他们(禹和汤)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当;他们(桀和纣)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形容朝代更迭,兴亡无常。

用法提示:这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贤大夫臧文仲所说的话,他还被孔子批评过:“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纵览历史风云,细细品味历代王朝兴衰,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极为相似,其衰亡也经历了惊人相似的轨迹。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可以用一个很专业的词语来形容这种现象——历史周期律,这是党建大会上经常谈到的内容。

5.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出处:明·袁崇焕《边中送别》。

原文:“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释义:策马沙场在边关浴血奋战,是为了洗雪外族带给我们的耻辱;扛着兵器对敌作战,不是为了升官封侯。表明了作者守卫辽东的目的和收复失地的决心。

用法提示: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袁崇焕是“生也崇祯,死也崇祯”。崇祯上台之后,重新启用因被排挤而告老还乡的袁崇焕,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总督蓟辽、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的家乡亲友特地去边关探望他,这首诗便是他送别亲友返乡的诗作。袁崇焕“不为封侯”为了什么呢?责任。在公文写作中,其实责任和担当并不是完全能够分得开的,所以“责任”一条与“担当”一条很多都是可以“互通有无”的。比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义无反顾、砥砺前行,胸怀“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的责任与担当,贡献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业绩。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处:近现代·梁启超《无聊消遣》。本自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原文:“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释义: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多用来形容一种崇高的责任意识。

用法提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思就算不用解释,我们也都知道,其实这应该归功于梁启超,因为顾炎武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顾炎武生活在明清之际,目睹了改朝换代,所以他的很多政治观点都是站在两个民族的角度来说的,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在公文写作中,如果将这句话单独放在一处,颇为突兀,最好用在排比句中,可直接作为排比本身,或者作为定语。比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泰伯》。

原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释义: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比喻:有志之士要有一定的担当和责任意识。成语“任重道远”即出于此处。

用法提示:曾子是孔子晚年收的弟子,后来居上,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据考证,他还有一个显赫的家世——大禹的后代。《论语》中有不少的“曾子语录”,很多都适合用于公文写作。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用来勉励青年学子,最为合适;而“任重而道远”则是对目前的共产党员、中国人民最真实的刻画。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8.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送纵宇一郎东行》。

原文:“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释义:天下动荡哪里值得左顾右盼,纷繁人间大事需要我们来料理。表现了作者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伟大抱负。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在志向、理想方面,也可以用在责任、意识方面,毕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比如,“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出处:唐·岑参《送人赴安西》。

原文:“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释义:自小衷心地希望献身国家危难,根本没把高官与厚禄耿耿挂于心间。形容一心报国,不问其他。

用法提示:唐太宗贞观年间,设安西都护府,后期常有文武官员被派往那里。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样,《送人赴安西》也是送别之作。岑参一边劝勉友人,一边勉励自己,英姿勃发、舍身报国、不计名利。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报国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交换或者生意,放在排比句中最佳。比如,“精忠报国”四个字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追求目标,我们还应有“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的责任意识和“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报国理想。

10.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出处:南宋·文天祥《赴阙》。

原文:“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

释义:我有精卫填海一样的雄心壮志,我有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形容一心为国的深厚感情。

用法提示:文天祥是宋理宗钦点的状元郎,可惜刚中状元不久,元兵就打过来了。当时临安形势危急,刚从江西回来不久的文天祥连忙去皇宫陈述救国大计。所谓“赴阙”,就是进宫面见皇上。在公文写作中,这种语句最适合用来强调勇担责任、进行爱国教育,形容心系国家、不忘重任,对象可以是军人、青少年、领导干部等。比如,“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他们聚力强军、忠实履行使命,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充分反映了全军部队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显著成效。

11.当仁,不让于师。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释义:只要是行仁义的事,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比喻: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成语“当仁不让”即出于此处。

用法提示:这句话是孔子的名言,为所有行仁道、为壮举、力求上进的人鼓足了底气:在“仁”面前,众人平等,不必谦让于师长。孔子这不仅是在鼓励他的弟子,也是在鼓励后来的所有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懒政怠政”方面,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做事,不要揽功推过。比如,“当仁,不让于师。”要做发展的开路人,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和顺应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12.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出处: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原文:“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释义: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发誓报答君主要平定边境的烟尘。形容不辞劳苦、勇担重任的精神。

用法提示:这首诗与同样著名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一母同胞”: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赠给同一对象。这是岑参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从军边塞,跟着征战沙场的封常清“封大夫”。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做定语,相关领导干部、军人军官能够像封常清一样“报主静边尘”。比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要有“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的责任担当,要有“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的远见卓识。

13.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出处:清·李鸿章《临终诗》。

原文:“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释义:国家战事不断,民不聊生;作为国家臣民,怎能坐视不管而去自顾享乐呢?形容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

用法提示:这首诗是李鸿章去世前口述的,本来没有诗题,后来才被称为“临终诗”“绝笔诗”“绝命诗”或者“遗诗”,最早发现于中国台湾著名史学家高拜石的《南湖录忆》。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表示一种“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提醒大家在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要忘了另一些地方,另一些人,可以是国内,也可以是国际。比如,“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中国的人类情怀,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轫于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真正的大格局、大自觉。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尽心上》。

原文:“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释义:不得志的时候就要做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形容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胸怀。

用法提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后世标明了人生的处身立世之道,更是儒家弟子世世代代奉行的“金科玉律”,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作为修身的一条要求;还可以是国家。比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做贡献。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5.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原文:“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故人主不审于贤奸之辨,而用舍不决,使小人与君子交持于廷,诚宰相。”

释义:在某个职位上,就要对所从事的工作全心全意,承担起应承担的义务,但又不要越权。

用法提示:《读通鉴论》是王夫之一生的心血,他虽然从六十九岁才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但却与他之前的积累密不可分。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不仅告诉那些在位者,在其位要谋其政,还对权力的使用进行了一定的约束,比较适合用于对领导干部的鞭策和警醒,如领导干部会议、教育警示大会等。比如,“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有抱负、敢担当,在其位、谋其政,这是起码的为政之德。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如何对得起组织的栽培、人民的信任?


三、推进(速度、效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出处:近现代·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演说辞》。

原文:“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则退”最早出自春秋·邓析《邓析子·无厚篇》:“不进则退,不喜则忧。”

释义: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不努力向前进,就会后退。比喻:不努力前进就要被其他竞争者超过,从而相对位移会往后退,置自己于不利的地位。

用法提示:我们听过更多的版本应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何止是学习,个人的事业、企业的经营等都是如此。在你停滞的同时其他人却不会停止前行,这样你不是已经落后了吗?等到退无可退之时,悔之晚矣。成功的道路之一是:先制定好奋斗目标,然后稳扎稳打,一步步地去努力实现,抱定信念,勇往直前,永不停歇,最终踏上人生巅峰。在公文写作中,用这句话来督促大家推进工作,几乎是每次工作会、协调会上必说的内容。

2.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

出处:明·张居正《陈六事疏》。

原文:“臣闻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于众,断之在独。”

释义:天下的事情,斟酌计议贵在详备,贯彻执行贵在尽力。比喻:要想做好事情,就要边深思、边尽力。

用法提示:这是张居正担任内阁大学士时给隆庆帝上的一封奏疏。在这很多年前,他还是一个七品芝麻官的时候,曾给嘉靖帝上过一封《论时政疏》,也是切中时弊、鞭辟入里,可惜直接就被嘉靖帝给束之高阁了。不过,张居正“改革”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在公文写作中,我们不妨将他的这种思想用进来,为改革在“攻坚期”“深水区”提供一个思路。比如,“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摸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问题的方向,推动改革继续前行。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出处: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释义: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比喻:面对困难之时,勇往直前,势如破竹。

用法提示:辛弃疾的这首诗几乎达到了“一句一典”,这句话说的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当年,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内乱,取代东晋,还曾两度挥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成为南北朝时期少有的几个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公文写作中,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是经常说到的话题,有时作为背景出现,有时直接作为问题进行讨论。比如,行进的道路从来不是康庄大道,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共产党人应该拿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战胜一切困难,全力向前进。

4.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出处:南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庙》。

原文:“滟滪屹中流,百尺呈孤根;参差层颠屋,邦人祀公孙。力战死社稷,宜享庙貌尊;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释义:男子汉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败相比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比喻:人生大事贵在全力以赴,不屈不挠。

用法提示:三国以后,几乎每一位路过白帝城的诗人都会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李白如此,陆游也是如此。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有两个可用的方面:一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要计较成败,先努力了再说;二是不忘初心,有的时候问初心比问结果更重要。比如,“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与其一味地关心结果,不如全力以赴,认真干事;或者想想当时为什么出发,是否忘了初心。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处: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释义: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

用法提示:这是李白后期的一首绝句,当时他因“李璘案”而被流放夜郎,没想到路过白帝城的时候就收到了大赦的消息,欢喜之情可想而知。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形容一件事情的进展,尤其是指快的进展,由此还可以用在速度、效率方面。比如,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强有力的推进和落实,犹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即将抵达胜利的彼岸。

6.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出处: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

原文:“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释义: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形容花开时不慌不忙。

用法提示:这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的最后一首,春花依旧开放,诗人继续寻花,从中不难看出杜甫晚年的平淡心境。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既可以作为景色描写,也可以通过景色描写来写工作的推进情况,颇有意趣。

7.兵贵神速,不可少停。

出处: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

原文:“钟会下令曰:‘兵贵神速,不可少停。’”

释义:用兵贵在行动迅速,不能有片刻无谓的停留。“少”,通稍,有稍微、片刻等意思。

用法提示:“兵贵神速”是我们看历史书、军事小说时经常见到的一个词语,最早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郭)嘉言曰:‘兵贵神速。’”“不可少停”是罗贯中自己加的。在公文写作中,工作方面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麻烦,拖慢进度,影响效率。领导部门可能会开会催促,执行部门可能要提交报告,无论哪一方,都会用到这句话。比如,一项改革滞后,影响的就是一系列的后续发展;一项政策落空,影响的就是千千万万百姓的获得感。所以,“兵贵神速,不可少停”。

8.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兵法·作战篇》。

原文:“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释义:只听说用兵打仗时,即便方法笨拙也要速战速决,没有见过求巧而长久作战的。说明了“兵贵神速”的道理,作战应速战速决,避免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用法提示:郭嘉“兵贵神速”的思想即来源于孙武的“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孙武的意思是,宁要拙而速,也不要巧而久。因为巧而久者,不可取;而“速”却常常能补“拙”之不足,达到出其不意、攻击无备的效果。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和“兵贵神速”一句可以互用,后面的内容可以接着强调不可投机取巧,要脚踏实地。比如,“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速度是效率,方法准确是效率,减少失误也是效率;但也绝不能为了速度而求速度,匆促行事。

9.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

出处:南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三》。

原文:“程子所谓‘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若今日不改,是坏了两日事;明日不改,是坏了四日事。”

释义:知道自己的缺点应该快点改正,使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最难、最关键的就是在“速改”两个字上用力。“著力”,即着力。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在“速改”上着力,如修身,知道错误马上改正;如工作,知道不合时宜马上变换方向等。比如,“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一个错误放过了,下一个错误必然也会放过,道德惰性是自己纵容出来的,“大错误”也是日常由“小错误”积累的。

10.治乱绳,不可急。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龚遂传》。

原文:“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释义:要想解开犹如一团乱麻般的绳子,不能着急。比喻:事情越乱越需要慢慢厘清头绪。

用法提示:有些事情,越是着急反而越是不能快速解决。就好比要解开一团乱麻般的绳子,不能期待一下子就解开,而是要先着手找到绳子的纠缠之处,理出头绪,方可顺利解开。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尤其强调遇见事情的时候不要着急,一般情况下则可以和“欲速则不达”互换使用;后面的内容或是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或是说说不然会怎么样。比如,“治乱绳,不可急。”做事之前,首先要确定思路,然后再着手做,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动手做,不但不能促成事情的快速解决,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1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路》。

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释义:一味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比喻:凡事要顾全整体大局。

用法提示:为什么刚说了“要快”,现在又说“不要快”呢?孔子曰:“过犹不及。”无论什么,过了头都不好。凡事要先讲究一个循序渐进,有了量变的积累才会有质变的产生,不可急于求成。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在公文写作中,如果遇到质量跟不上速度的情况,用之最合适;用于一般说理,也未尝不可。比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真正达成自己的目的。强调在过程中加速,而不是一开始就加速。另外,“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句还有顾全大局的意思。

12.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也。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

原文:“盖以为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也。而闲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释义:天地的功德不是朝夕可成的,艰巨的大业在于日积月累。形容该慢的事情就要不要急。

用法提示:朱浮曾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左膀右臂,在汉明帝刘庄时,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杀。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不甚显著,但是却创造了很多金句,除了“天地之功不可仓卒”一句,还有“亲者痛,仇者快”。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规划研讨会、进度控制会、项目建设等类似会议中,强调不要急躁冒进,应该按照规划按部就班。比如,“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也。”我们将勇担责任,砥砺前行,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用创新成果展现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13.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出处:近现代·董必武《题赠送中学生》。

原文:“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释义:逆水行舟的时候,用力使劲撑船(才能前行),稍微一松劲,就会后退很远的距离。比喻:要时时努力,一刻也不可松劲。

用法提示:这是董必武先生在1959年的时候写给广大中学生的,是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艺术再呈现。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强调和警醒,要一直保持干劲,不能有丝毫松懈,改革、反腐、建设、扶贫等几乎所有工作都必须如此,一退可能就回到了原点。比如,“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打好脱贫攻坚战,首先要打好思想准备仗,发出一直抓下去的信号,树立一定能抓好的信心,一步不能松、一步不能退。

14.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出处:西汉·刘向等《战国策·秦策五》。

原文:“《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释义: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时也只能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坚持。

用法提示:这一段文字也叫《谓秦王》,“秦王”指的是秦武王嬴荡,至于“谓”的主语是谁,则不得而知,《战国策》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后世或译成“有的人”,或译成“无名氏”,这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君臣之间信息传播的相对平等和透明。在公文写作中,这是一句很常见的话,借助以往经验提醒大家,要继续强力推进工作,而不是功败垂成。比如,“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


四、法律(规章、制度)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离娄上》。

原文:“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释义: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规矩,本来是指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后多比喻标准法度。所以,这句话的喻意是如果不守规矩,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秩序和氛围。

用法提示:这句话可以说是“名满天下”,而且各种版本的都有,如“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很不幸地说,这些表述都不是“原装”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强调法律、规章、制度、条文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写办公室、组织部、党群工作部等部门的文章时,可以用到。比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学习党章。

2.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出处:南宋·释智愚《颂古一百首》(其一)。

原文:“不落因果,突出野狐。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不昧因果,得脱野狐。”

释义:人心就是像铁一样坚硬,也经受不住像熔铁炉一样的法律。形容法律的威严和不可改变。

用法提示:“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用比喻的手法,将似铁的人心与如炉的官法做对比,更显法律的威严和不可改变。在公文写作中,国家有法律,企业有章程,个人有原则,都是必须遵循的,但需注意“官法”二字。比如,“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近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不断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创新立法工作方式方法,确保良法善治。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出处: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原文:“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释义: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并不困难,难的是认真切实地贯彻执行。形容法治的落实远远难于法律的制定。

用法提示:为什么要说“难于法之必行”呢?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有感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技术风险和权利保护的不确定性。在公文写作中,前面就可以先说一下“难”的背景,然后再用这句话作为总结——两者颠倒前后顺序亦可。最后,则是“怎么办”。比如,“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为了化解科技发展的潜在风险,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才会更为主动地关注技术运用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有度》。

原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

释义:执行法令的人强硬,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比喻:秉公执法与否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强弱。

用法提示:法律当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它却可以影响很多方面,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强弱。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最终指向应该是良好的法治生态可以强民、强国,应该更好地诠释“守法者得利,违法者受罚”这个道理。比如,“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在激发创新活力、完善科技体制机制、保护创新成果等方面都承担着重要职能,良好的法治生态也可以激发创新活力。

5.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出处:春秋战国·文子《文子·上义》。

原文:“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

释义:法律,是天下人做事应当遵循的原则、标准。强调法律的必要性和权威性。

用法提示:文子,也叫辛计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祖师。“天下之准绳”,他这算是给法律下了一个很高级的“定义”。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注重立法、有法可依等方面,有法可依可是做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前提。比如,“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必须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充分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保障作用。

6.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出处:战国·商鞅《商君书·画策》。

原文:“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释义: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循的法。强调要保障法律的正常施行。

用法提示:商鞅的意思不是说要一直立法,立了一个又一个,他强调的是,法律既然制定了,就一定要得到施行。这个问题几乎贯穿整个古代史,到了明代,张居正还在感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然而,只靠立法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使法必行之法”,法治精神可以算作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建设法治国家,不仅要立法,还要培育法治精神。比如,古人多次感叹:“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如何把规范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自觉,就需要培育法治精神。没有法治精神,再精密的法律条文都难免沦为摆设。

7.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出处:北宋·包拯《致君》。

原文:“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在陛下力行而已。”

释义:只要依法治国、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样就不会有治不好的国家,也不会有顽固不化的百姓。强调法律,尤其是法律施行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这句话说的主要是法律真正得到推行的重要意义,法律不仅在于数量,更在于质量,更在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既可以用于法律的推行,也可以用于带头守法,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文章。表示只有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才能让法令顺利推行。比如,“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事实证明,哪里的领导秉公办事,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哪里的正气就上升,事情就好办。

8.寸心不昧,万法皆明。

出处:南宋民间通俗读物《名贤集·十八》,作者、编者皆不详。

原文:“寸心不昧,万法皆明。明中施舍,暗里填还。”

释义:只要自己的良心不坏,遇到什么事情也是明白的。后来比喻:执法的人只要不违良心,秉公执法,各种法规就会得以贯彻。

用法提示: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寸心”,应该是政法工作者的,也应该是普通老百姓的。如此,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便有了两种用法。一是政法工作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正义的阳光。二是普通老百姓要懂法、守法。每个人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不仅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石,也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大家彼此关切且彼此成就。

9.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出处: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原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释义:清除私心杂念是治事的根本,讲求正道是立身的宗旨。比喻:做人要正直,要光明磊落,不要有一己私心。

用法提示:包拯留下来的诗作不多,他一生更多的时间都在“为人民服务”,与他的诗名相比,“包青天”三个字更是如雷贯耳。这首诗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为民做主的清官、为国尽瘁的忠臣的思想脉络。在公文写作中,可以用包拯的诗和事,提醒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好人生的尺度,控制自己的欲望,检点自己的行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比如,“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干警要把法治精神当作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

10.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原文:“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释义:法律章程越是清楚明确,盗贼及各种犯罪就会越多。比喻:形容法律多,不仅不管用,反而产生反作用。

用法提示:这是老子为反对人定法律而提出的主张,他从“无道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发,极力反对法家所强调的“法治”,为法律虚无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应该避免、令人生畏的反面现象,前后的内容可以是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是列举具体事例。比如,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尊敬法律、敬畏法律,在更深层次上对法律所承载的价值理念予以认可和向往。否则,只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五、落实(实践、调研)

1.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出处:唐·孟郊《劝学》。

原文:“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释义: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比喻:只有亲身实践,才会有所成就。

用法提示:孟郊的诗,虽说用语有时候会略显生涩,但是道理直白明了,显而易见。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说明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甚至还有些“恐吓”的语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公文中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所以这句话能用到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而且,古往今来,关于实践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这句不常见,可出新意。比如,“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出处:西周·姬旦《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原文:“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起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

释义:原意是:有的人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有的人起来执行治国之道。“与其”“不如”是后人加的。今意是: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要反对坐而论道,崇尚起而行之;反对高谈阔论,崇尚实干苦干。而且,这句话的对比句式,很能在强烈的反差中说明道理,且既有古意,又有新解。比如,“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说再多关于“谋事”“创业”的大道理,也如不实实在在地干出一番事业。

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出处:清·顾炎武语。“清谈误国”乃是顾炎武批评魏晋清谈之风的总结之词,具体见其《与友人论学书》。后常用“空谈误国”。

释义:只是泛泛而谈地讨论国家大事,终究会耽误国家发展,只有真正地脚踏实地地做事,才能够兴盛国家。强调少说空话,真抓实干。

用法提示:魏晋时期,清谈之风大盛,有识之士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而不是挥军北伐,收复中原。后世对此一直颇有微词,顾炎武便是其中之一。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常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一件事情需要十分钟,那么部署一分钟就够了,剩下的九分钟都交给落实。比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4.虚谈废务,浮文妨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原文:“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释义:空洞无物的谈话会荒废掉办事的时间,耽误办要事;浮华而脱离实际的文章会妨碍办理重要的事务。强调干实事,干正事。

用法提示:这段话是王羲之对谢安说的,但有意思的是,这两位都是东晋时期有名的清谈大家。“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不是当时之所宜,亦非今天之所宜。不行动,再宏伟的目标也只是空中楼阁;不落实,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公文写作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谈”和“文”都不要,我们应该摒弃的是那些与实际工作无关或者远多于实际工作的“谈”和“文”。比如,“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我们应该对虚夸浮躁和华而不实的不良作风予以严肃批评,对“废务”和“妨要”给予当头棒喝。

5.天下之事,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出处: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原文:“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释义:听别人的话也不难,难的是依照别人的话办事。可以引申为听取群众意见不算难,难的是让群众的意见实现。

用法提示:纸上谈兵总是要比领军上阵容易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口绽莲花的壮年赵括能够轻而易举地取代成熟稳重的老将廉颇。在公文写作中,越难的事情就越要强调,让实践距离理论更近一步,或者说无限接近。“天下之事”一句可以用于说人,也可以用于说事,尤其是关于群众的事。因此,党建方面的公文是可以引用的,后面还可以加上一些考核的内容。比如,“天下之事,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也许实践和理论不能一一对应,不能严丝合缝,但是退一步,就更远一步。

6.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出处:唐·徐贤妃《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原文:“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亦有选录。

释义: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喻:知易行难。

用法提示:韩寒的电影《后悔无期》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也即我们平时经常说的“眼高手低”。在公文写作中,“知之非难,行之不易”不是告诉我们“行”太难了,都别做了;恰恰相反,这句话是说,我们要知难而进——这就是中国式的哲学,强化你前行动力的不一定是利益,还可能是困难。比如,“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怎么学才能学深学透,怎么做才能做好做实,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在学习教育伊始就当好好厘清的基本问题。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原文:“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古人有言”指的就是西汉·刘安等《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释义:与其站在河边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幻想着鱼儿到手后的场景,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出一张渔网,让愿望实现。比喻:空空羡慕,徒有愿望,不如动手去干来得实在。

用法提示:“不如退而结网”明显比“不如归家织网”华丽得多,这也可能是前者“后来居上”的原因之一——毕竟,“前四后六”式的句子还是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的。从“临渊羡鱼”到“退而结网”,是一个从眼睛到双手的过程,是一个从不行动到行动的过程。在公文写作中,这是一句前后对比句,指出错误之后马上提出了解决方法,写作内容也可如此衔接——指出错误做法之后,用这句话引出解决方法。比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抓落实,我们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急躁是不行的,浮躁更不行。

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修身》。

原文:“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释义:即使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达。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强调踏实笃行的重要意义。

用法提示:成功的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只会一事无成。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讲的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用在段首无疑了。比如,“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伟大的成就也总是跟随在一连串小的成功之后。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原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释义: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走近峡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比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亦用来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如果把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我们都听说过的那句俗语:不知天高地厚。荀子通过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只有真正了解前人丰厚的知识成果,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除了用于一般的重视实践的作用,还可以用于调查研究中的“俯下身子”。比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这一好传统,练好调查研究的内功,提升驾驭全局、运筹帷幄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10.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出处:唐·孟郊《劝学》。

原文:“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释义:凡事应该自己动手去做,别人在学习上所得的收获不是自己的本事。比喻:只有亲身实践得到的,才是自己的。别人做得再多,也与自己无关。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在增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等方面,用的时候要注意侧重点。比如,“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就都是办法,关键还是要一步一步地把我们自己的路走好。

11.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出处:战国·墨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墨子·修身》。

原文:“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释义:聪明人心如明镜却不过多言语,能干实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比喻: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用法提示:墨子是现实主义者,在诸子百家中最重视实用,他反对孔子甚至儒家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他们主张的繁文缛节不仅没用,还浪费钱。所以他说,言不在多,在于有无智慧;话不在漂亮,在于能否洞悉本质。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既可以用来强调少说多做,还可以用来要求谦虚谨慎,二者是“名誉扬天下”的必要条件。比如,“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所谓:“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真正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是少说多做的实干派。

1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出处:春秋·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原文:“(晏)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释义: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用法提示:这个故事就是我们常说的“晏子使楚”,楚国人本想用齐国的盗贼羞辱晏子,没想到却被晏子将了一军。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典型形式。

13.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原文:“殷(仲堪)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释义:一个盲人骑着一匹瞎马,深更半夜走到一个深水池边。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还形容面临极危险的情况而不自知。

用法提示:殷仲堪的眼部有残疾,“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是他的参军和他开的玩笑,这个典故也被称为“桓殷危语”,“桓”指的是桓玄。这句玩笑话现在一般比喻:不依靠理论指导地胡干,没有调研地瞎干。在公文写作中,这可以作为一个反面的例子,一是用于提醒,后面接我们不能这么做,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二是用于批评,后面接造成了什么危害。比如,理论一旦脱离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便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原文:“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释义: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情,没有亲眼所见的可靠;亲眼所见,又不如亲自尝试去做。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这句话出现的背景就是我们曾经学过的那篇中学课文《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西门豹问怎么才能做到成全功名、广施仁义。魏文侯就对西门豹说了上面那段话。在公文写作中,无论关于为学的内容,还是关于为政的内容,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文件,是不可靠的,拍脑袋做决定,更会贻误大事。只有在实际的探索中,才能发现真问题。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处: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释义: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深入认识事物的根本或者道理的本质,就必须自己去亲身实践。这联诗主要是说实践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陆游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在公文写作中,很多人总是感叹,调研报告、考察报告、游学报告等文章中很难写出什么文采,其实不是的,我们要知道事情与典故之间的内在联系,继而懂得灵活运用。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16.论必作,作必成。

出处:北宋·苏轼《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

原文:“使天下士皆如言,论必作,作必成者,其功名岂少哉!其可不为一言。”也即“论必做,做必成”。

释义:议论了就一定要去做,做了就一定要努力做成功。比喻:不可尚空谈,而要做实事。

用法提示:苏轼这篇文章后来被刻在一块碑上,即荐诚禅院罗汉浮图记碑,现在山东平阴县东阿镇铁杨村,不过已经不是宋碑了,而是金代住持僧人德进的复制碑。在公文写作中,别看这句话短,却含着深刻的实践意识和求是精神,可以作为一条要求放在段前,也可以作为排比句的一部分。比如,我们要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超级耐心,有“论必作,作必成”的务实品行,才能在公平正义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17.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出处: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释义: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难道那就是珍珠吗?比喻:人们往往会被看到的假象所蒙蔽。

用法提示:《放言五首》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很多句子都为后人津津乐道,比如《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对张无忌说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就是《放言五首》(其三)的颈联。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提醒,即表面的现象并不等于内在的真实,继而引出方法,即看破表象,深入实践,可与“群众路线”连用。比如,“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出处:明清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作者、编者皆不详。

原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释义:知识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悔只懂得一点点;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不知道它的艰难。比喻:既要有学识,也要付诸实践。

用法提示:前一句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才不会临时抱佛脚;后一句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实操,才知其中难易。这两句合在一起就是王阳明的那句名言“知行合一”。在公文写作中,知行合一也是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动手能力;对于公务员而言,不仅要注重学习理论,还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六、成果(实效)

1.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出处:唐·杜牧《叹花》。

原文:“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释义:狂风已吹落了鲜红的花朵,如今绿叶繁茂,果实累累,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比喻:经过一段辛苦耕耘,终有所获。

用法提示:一直以来,我们听过更多的解释是,杜牧与一女子约定,十年之内当上湖州刺史便回来迎娶她。结果,杜牧成为湖州刺史已经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而那女子早已嫁人生子。其实事实远非如此“虐心”,“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表达的是杜牧对于春去花落的一种感慨和不被重用的痛苦之情。所以有些时候,古诗不能过度解读。在公文写作中,我们注重的是结果,伤感之情就不要了。比如,“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取得了以下成绩。

2.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小雅·斯干》。

原文:“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释义:山水之间有翠竹摇曳生姿,也有茂密松林风中缄默。比喻:家门兴盛,发展趋势较好;也用于祝贺他人新屋落成。成语“竹苞松茂”即由此而来。

用法提示:“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一联,既赞美了环境的优美,又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语意双关,内涵深厚,可见此诗作者的用心。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如果放在段首的话会显得有些突兀,用作修饰语会比较好,作为对目前发展情况满意的总结。比如,今年咱们公司的项目实现多点开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大家再接再厉。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处:唐·李绅《悯农》(其一)。

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释义: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比喻:有耕耘才会有收获。

用法提示:李绅一共写了两首《悯农》,这是其一;其二我们都知道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春天不播种,秋天又哪来的收成呢?付出一分劳动就会获得一分收益,无论成功与否,都是积累的过程。在生活、工作中,当看到别人取得收获的时候,不妨思索一下自己该如何去做才能不负这大好时光,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不虚度。

4.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出处:先秦《卿云歌》,载于《尚书大传》,写作时间、诗人皆不详。

原文:“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释义:日月光华照耀,辉煌而又辉煌。比喻:国家政通人和、清明美好。

用法提示:相传,这首诗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互贺的唱和之作。诗歌描绘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图像,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公文中写到中国梦、小康社会是常事,这方面的好句子不妨多积累些。

5.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出处:唐·白居易《太平乐词二首》(其二)。

原文:“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歌。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释义:愿意学习尧舜圣明的原因,使民心和乐。比喻:采取好的措施,以惠民生。

用法提示:尧舜是古史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这种说法最早出自《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再经过孔孟无以复加的顶礼膜拜之后,尧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更是登峰造极。那么,历来都学习尧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为了成就“人和”。此“人和”非“地利不如人和”之“人和”,而是人民其乐融融、安居乐业。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与民生密切相关,所以在说到“三农”问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时候,可以使用。

6.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出处:元·王冕《白梅》。

原文:“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释义: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这是作者在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

用法提示:“忽然一夜清香发”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意味,不过岑参写的是雪,王冕写的梅花。王冕流传下来的诗歌不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写梅花的。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表示那种忽然间的惊喜,或者是不期而遇的成绩。比如,这个成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恰似“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另外,也可以用这联诗的原意: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那就要用在个人传记中,或者表彰大会、纪念大会上了。

7.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长征》。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释义: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比喻战胜困难之后的欣喜之情。

用法提示:岷山自甘肃延伸至四川,过了这座大山,长征就要结束了。这首七律正是作于红军越过岷山之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之际。曙光在前,胜利在望,毛泽东同志心潮澎湃,挥笔而就。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尤其适合那种经受了无数次考验之后,最终获得胜利的情况,可以说是年终大会、总结报告必备佳句。比如,“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近年来,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与东南亚辐射中心。

8.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出处:近现代·陈毅《青松》。

原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释义:要想知道这青松的高洁品格,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形容一种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用法提示:这已经不仅仅是陈毅人格力量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党和人民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的形象再现。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既可以作为对这种精神的形象赞颂;也可以表示不到最后一刻终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还可以用在“气节”方面,形容只有在最艰难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最真实的气节。比如,“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战风斗雨,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勇毅前行,书写了光照时代的历史篇章,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9.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原文:“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释义:天造地设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比喻:要想看到无限美好的风光,必须登上最险要的高峰。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我们主要用的还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告诉大家,要想看到“无限风光”,取得一个好的成果,就必须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比如,“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只有切实发扬锲而不舍、顽强向上的攀岩精神,才能领略到奇异的风光,创造出辉煌的未来。

10.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出处:北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原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释义: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之地。比喻:要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就必须冒得了风险、走得了远路。

用法提示:褒禅山也叫华山,不过不是陕西华山,而是安徽华山,又叫花山。当时王安石刚辞了舒州通判一职,在回家的路上顺便“光顾”了褒禅山,三个月后回忆游览时的情景,写下这篇饱含哲理的名作。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要想看到好的风景,就不要怕艰难险阻;换句话说,经历了艰难险阻,才会看到好的风景。比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冲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程,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

1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释义:再三地呼唤,她才走出来,还抱着琵琶遮住了半边脸。比喻:结果还不太明朗,还没有完全地展示出来。也比喻:阻力太大,进展太慢。成语“千呼万唤”最早见于此处。

用法提示:因为藩镇势力问题,白居易上表言事,但可惜官太小、言太大,而且平时作了很多的讽喻诗,朝中权贵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于是,白居易便被贬为了江州司马。在公文写作中,当然要用这联诗的寓意,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没有完全成功;也可以用它的贬义,即工作推进得太慢。比如,相比往年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今年,各级政府在回应社会热点上,速度提升了,力度也加大了。

12.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出处: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原文:“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释义:多场春雨过后,土地润泽松动;草也绿了,花也开了。比喻:经过不断努力,频繁催促,效果终于爆发。

用法提示:《春日田园杂兴》是范成大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的第一部分,共包括十二首绝句,描写了农村春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项目、某次会议取得的多个成果。

13.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出处: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秋日田园杂兴》(其四十八)。

原文:“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释义:经秋霜打过的橘树林中的风景与众不同,在碧绿的树丛中,枝头挂满了金黄色的橘子。比喻:历经困难坚持到了最后,获得累累硕果。

用法提示:《秋日田园杂兴》是范成大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的第四部分,共包括十二首绝句,描写了农村秋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在公文写作中,可以用这联诗的表面意思,形容金秋取得大丰收;也可以用这联诗的寓意,形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异军突起,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比如,“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回望2018年,我国科技创新大潮澎湃,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正步履坚实地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