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办公室工作技巧心得(深度工作的几点看法)
- 办公技巧
- 2023-09-12 13:33:32
- 0
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大小会议、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尖叫中手忙脚乱、在繁杂的多线程工作中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你看起来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但你的忙碌真的能转化为生产能力吗?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如何进行深度工作的书籍。
本书作者、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尖锐地道破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惊人真相——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此类浮浅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作者创立的“深度工作”概念,其含义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而正因为当前社会深度工作能力的日益稀缺,其与经济成功的关系也变得日渐紧密起来。本书的所有讨论也围绕 “深度工作”而展开,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深度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则系统地传授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深度工作的具体策略,如将深度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进程、提高大脑的深度思维能力、远离社交网络等。
作者还强调,深度工作不是一项过时的技能,而是将人们从技术垄断导致的精神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在当前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浮浅信息时代,倡导深度工作无异于呼唤一种匠人精神的回归。
【思维导图】
1.什么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指的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也是当今社会最值得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一项技能。
作者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作者本人是一个深度工作的践行者,利用深度工作,在做科研之余,不仅发表多篇论文,还著有包括《深度工作》在内的五本畅销书。在卡尔看来,写一本书或者发表一篇论文是深度工作;在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和发明是深度工 作;高级程序员编写一段漂亮的代码是深度工作;学习新知识、读懂一本非常难的书、学会 一门音乐技能如钢琴、笛子,这些也都是深度工作。
如果你一天到晚忙于开会、讨论;如果你一天工作下来却没有完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如果你上班几小时,过一会就想刷微信、看新闻;如果你虽然在上班,真正工作的时间却不超过 四个小时。如果你有以上一种现象,说明你离深度工作越来越远,说明你已经放弃了你的未 来。
卡尔说,深度工作能力不是一项过时的技能,它是匠人精神的回归,是进行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指南,更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那么,深度工作的具体价值何在,又该如何进行深度工作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解读这本 书。
在讲深度工作的价值之前,先了解两个概念:
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 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常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的事务性任务,对认知要求不高。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深度工作的概念前面已经讲过,也举过一些例子。现实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的时间做的是浮浅工作,比如一些日常的无效管理工作,开一个会讨论一个事情,查看与回复电子邮件,或者等待确认别人的任务完成情况,这些工作轻松简单,又显得忙碌。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上手,而且他们让你有种在努力工作的错觉,甚至有些会让人上瘾。
然而,长期处于浮浅工作状态,会让我们失去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学家研究表明,未来是大数据时代、智能时代。在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有三种人将最有前景:高级技术工作者、行业精英、资本拥有者。
成为一个资本拥有者并不容易,你得有足够的运气或者是一个富二代。但想要成为高级技术工作者,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或者成为所在领域的行业精英,还是有机会的。
如何能成为后两种人呢?作者卡尔指出,你得拥有这两种核心能力:
1.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2.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而掌握这两种核心能力,非深度工作不可。深度工作的价值在于能帮你在新经济形势下成为 赢家,能帮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能有助于你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历史有很多人取得惊人成就,正是因为他们采取了深度工作:比如,为了创作更有见地的著作和文章,心理学家荣格过起了隐居生活,这种隐居并非逃离职业生活,恰恰相反,他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导演伍迪·艾伦远离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干扰,使用手动打字机创作,在 44 年的时间内,导演了 44 部电影,获得 23 项奥斯卡提名;比尔·盖茨每年用两次“思考周”的时间,远离世事,专心读书,深度思考,最终成就事业 大局。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职业与所有的场合都适合深度工作,如公司销售、商务、市场人员、大公司的管理人员等等。换一种说法就是,深度工作并非是工作中的唯一技能,只是在未来,不需要深度工作的职业会越来越少。即使是管理者、市场工作人员,在某些场合,也需要用到深度工作的技能。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深度工作的价值:这是一项不容易被时代淘汰的技能,拥有深度工作的能力,就能拥抱未来。
2.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然而,在现实中,深度工作却非常少见,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来看一 看阻碍深度工作的有趣理论。
(1)当今商业世界的主要工作潮流降低了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目前流行的三种办公文化潮流是:在开放的空间协作工作、即时通讯、活跃参与社交媒体活动。很显然,这三种办公文化潮流带来的益处,明显小于深度工作带来的利益:很多公司都在提倡开放式办公,然而在提供更多协作的同时,开放空间也会造成很多外在干扰,严重分散了精力,转移了工作者的注意力,也大幅影响了深度工作的能力。
一断网就无法工作,上班离不开即时通讯软件,这是很多人的痛点。即时通讯使通讯系统一 直处于潜在活跃的状态,它会随时弹出消息,形成很多个短暂的干扰,不断影响深度工作的状态。不仅如此,如果用即时通讯软件沟通,你会经常处于等待状态,你需要经常关注有没有人回复。因此《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这本书就提倡,能用电话沟通的,就尽量不要用邮件或者网络沟通。
活跃参与社交媒体的活动,会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聊天、发布状态、查看及回复消息等,极大地破坏深度思考。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是,人们频繁地刷微信,收集点赞,只是因为自己的极度不自信,而刷微信,能让你轻松地获得点赞。
(2)度量黑洞让深度工作不被重视。
什么是度量黑洞?有些工作区域属于不透明区,难以轻松衡量,作者将这个区域称之为度量 黑洞。从客观上难以衡量个体对公司产出的贡献,比如,一些知识工作者,再如高级管理人 员,你很难量化他们的实际贡献。
这种度量黑洞会让我们远离深度工作、推向干扰的思维定式和偏见。后面我们讲述的几种阻碍深度工作的理论,也都受度量黑洞的保护。
(3最小阻力原则,让我们不愿采取深度工作。
最小阻力原则的定义是: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就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这个定义不好理解,还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你和另外一个人合作开发一个软件,如果在一起现场办公,如果遇到需要他协作的问题,你就能马上得到协作;再如,如果你要处理的事情,需要得到领导的确认或者指示,如果领导在办公室,你能得到回应;这样一来,你的工作与生活就会变得相当简单。如果和你合作开发的人请假了,或者你的领导不在办公室,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做各种预 案与计划。
同时要准备暂时搁置目前的工作,将注意力与精力转移到别的工作,以等待所提 要求能达成。我们将前一种办公状态称之为联结状态,很多人会采取这种联结状态,因为它会让我们耗费 精力最少,同时,也是我们最不需要制定计划的一种方式。
最小阻力原则受到度量黑洞的保护,少有人对其加以审视,在这种原则支配下的工作文化, 免去了我们短期内对保持专注和做计划的忧虑,却牺牲了长期的满足感和真实价值的产出。这样一来,最小阻力原则就会让我们更青睐于浮浅工作。
(4)认为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正因为存在度量黑洞,不好衡量一个人的贡献与产出,很多人就会认为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在《黑天鹅》一书中就讲到:显得忙碌能帮助你在结果不确定的环境中邀功,显得忙碌能够影响人们对结果和你的作用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判断。
忙碌不是深度工作,注意力支离破碎的状态不可能带来深度工作。很多人一旦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什么简单就做什么,做完就打个勾。看起来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其实是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证明自身的价值。可怕的是这种思维方式会上瘾,因为看起来很忙,会让人减少焦虑。
(5)对互联网的盲目推崇。
不能客观地看待科技的利弊,而是片面地夸大网络的作用,认为网络是进步的象征和智慧的 来源。
如何客观地看待互联网,你可以看一本书《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书中有提到,互联网切割了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的记忆力大步退化。
如果你相信深度工作的价值,这几种阻碍深度工作的理论对于商业来说是坏事,对于你个人来说却是好事。
因为大环境下,大家都不践行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将变得极为罕有。如果你能践行深度工作,将会拥有巨大优势。
深度工作不仅是有价值的,更是有意义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价值与意义差不多,其实这两个词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深度工作不仅仅可以让你从经济上获益, 还能让你变得更充实,获得满足感。
3.从三个方面来论证深度工作有意义、能给人带来满足感,从狭义到广义,从
神经学角度开始,而后转入心理学角度,最后从哲学角度来总结。
从神经学角度来说:增加深度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影响人脑这台复杂的机器,多种不同的神经学理论表明,此种影响将使你对工作生活的意义和满意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举个例子:如果一天的工作忙下来,你发现只不过是发发邮件,上传下达几件指令,开一两场会,看看新闻,刷刷微信与微博。
回想一看,没有一件能让你值得称道的事,虽然忙碌, 但你会觉得心理不踏实,是在混日子。而且,你的大脑会对处理浮浅事物产生的琐碎、麻烦、 不快的感受形成固定印象。
与之相反,如果你能专心攻克一个难题,或者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你的心情将会非常舒畅, 而且心理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因此,作者卡尔指出,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活出专注的人生,才是一个人最好的选择。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心理学家把这种最优体验心理状态称作“心流”。
深度工作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因为深度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 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到工 作里。
休闲时光则组织松散,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这样看来,深度 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
一个人经历的“心流”越多,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在深度沉浸 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从哲学角度来说:深度工作是从职业中萃取意义的关键。在事业中拥抱深度工作,通过深度 工作培养个人技能,可以使知识工作从令人心烦意乱、心力交瘁的责任,变成一件令人满意 的事情——开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那里万物闪耀。
个人主义、科学主义、虚无主义肢解了我们的人生意义,一个人如果活着没有意义感,就会怀疑自己,怀疑生活。
从哲学上来说,意义是一个人的终极目标,而深度工作能帮助我们找 到这种意义。
类似的论点在经典心理学书籍《象与骑象人》一书中,也有过如此的论述:有两样事物可以 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那就是爱与工作。
深度的人生是美好的,不论从何种角度看。做一个深度智人,活出专注的人生,才是我们最 好的选择。
前面我们论述了深度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这些都是理论部分。可能你会觉得,不就是专心致志地工作吗?谁不会啊。
事实上,深度工作并不简单。心理学家威尔海姆·霍夫曼和罗伊·鲍迈斯特在 2012 年做了 一项研究,研究表明:人们整天都在抵抗欲望,除了吃、睡和性,人们还要抵抗“在困难工作中休息一会儿”“刷刷微信与微博”“上上网,听听音乐,或是看电视”。网络和电视尤其令人难以抵抗,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因这两项而长期分心。
4.深度工作的四个准则。
第一个准则是:深入工作。
如何才能深入工作呢?作者卡尔认为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下面的六种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日常生活中持续深度工作。
(1)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
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他们通过摒弃浮浅工作,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他们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
代表人物: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斯蒂芬森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沟通原则的:想要打扰我专注工作的人会得到友好的提醒,不要这样做,而且会得到警示,我不回复电子邮件……
双峰哲学
实践者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将其中一段时间,像禁欲主义一般,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其余时间则完成浮浅工作。他们既认同深度工作的高产出,也认同浮浅工作所带来的价值。
代表人物:在上面章节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心理学家荣格。
节奏哲学
实践者创造一种工作节奏,将深度整合到生活中,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代表人物:村上春树。每日固定的写作量 4000 字左右,不因外在或内在因素而做出改变。
新闻记者哲学
实践者只要有空闲,就能立刻切换到深度工作模式,适合极其有条理的人,且不会被外在事物搅乱自身节奏。此哲学常常建立在已经取得职业成就的基础上。
代表人物:美国新闻记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因为要赶稿,经过长期的训练而养成。
这四种深度工作哲学,适合于不同的职业与场景,比如,双峰哲学,非常适合于教师职业, 因为有寒暑假。当然,也可以交叉运用它们。
(2)将深度工作习惯化。
将深度工作习惯化,能够节省一个人的意志力,能把过渡到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压缩到最小, 能让人更轻松地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并保持更长的时间。
具体做法有:选择合适的深度工作场所,比如会议室或安静的图书馆;为深度工作制定规则, 比如不使用网络,设定预期时间段的产出成果;为深度工作提供外在支持,比如一杯咖啡, 有条理的环境因素等。
(3)要有大手笔、要有仪式感。
用大手笔对周遭环境做出巨大的改变,能帮助你更快地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也就是说必要的仪式感,有助于促进深度工作的目标占据优先的心理位置。
比如 2007 年初冬,罗琳正努力完成哈利·波特系列最后一部《死亡圣器》。她的压力很大, 生活中的干扰实在太多,于是她决定入住爱丁堡市中心的巴尔默勒尔酒店套房,在那里计划 完成《死亡圣器》。
巴尔默勒尔酒店是苏格兰最奢华的酒店之一,价格不菲。罗琳的决定实际上就是一种仪式, 这种大手笔的金钱投入,有一个关键作用就是提升这项任务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又降低 了拖延的本能。
再举一个例子,你在家里学习的专注度,远远比不上你走路十几分钟去学校自习室学习的专 注度。
在这些例子中,并非仅仅是环境的改变或是寻求安静才实现了更深度的工作,其中主导的力量是打算严肃认真致力于手头任务的心理。这些举动有助于你解锁必要的心理资源。
(4)不要独立工作,要偶尔与人碰撞交流。
太过频繁的沟通交流会影响一个人深度工作的状态,但这并不是说深度工作让人与世隔绝, 偶尔的碰撞交流,更容易撞出火花与灵感。
在深度工作的恰当时机结合协作,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质量,从而有力地推动更有价值的产出。
(5)像经商一样执行,关注重要的事情并衡量你的投入。
“花更多的时间用来深度工作”这种泛泛的话并不能激起太多的热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职业收益,反而可以带来更稳定的热情。
确定了极度重要的目标之后,你需要衡量自己的成功程度,你要统计在通往目标的深度工作 上你所投入的时间。具体可以设置计分板,每周都在卡片上简单地做个标记,记录当周的深度工作时间。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就画一个圆圈。如果你尝试几次这种做法,就能感觉到它 的激励效果不错。
最后,要经常回顾自己深度工作的过程,理清是什么导致了糟糕的结果,找出能够确保未来 几天变好的方法。
(6)偶尔的安逸对深度工作有利。
深度工作不是要你无时无刻都在状态,实际上那也不可能。相反地,偶尔的安逸对深度工作 有极大好处。
有研究表明:保持专注需要自主性注意力,而这种自主性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用光了,想要保持专注就很困难。在繁忙的城市街道上行走需要使用自主性注意力,因为你要处理一些较复杂的任务,比如何时穿过街道才不会被撞到,或者何时躲过挡在人行道上行动缓慢的一群游客。50 分钟之后,大脑处理完这些问题,自主性注意力就变得很低了。
说白了,就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深度工作的准则之一是教你怎样把深度工作安排到日程里,用日常惯例和习惯来帮助你深入工作。
深度工作准则之二则是拥抱无聊,训练你的专注力。
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深度工作的习惯,你得经常训练自己,而且训练必须坚持两个目标,也就是你得高强度地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
生活中多数情况是这样的:
你知道怎么去做,也知道如此做对你有益,只是因为缺少动力,你经常会忽视它。这种定式思维十分流行。
它暗示:只要你获得足够的动力,就可以瞬间转变自己散乱的工作生活,变得专注起来。然 而,这种想法忽视了做到专注的难度,忽视了增强“心智力量”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
同时你会发现,如果在自己其余的时间里有一点无聊,你就打发时间,那么你将很难实现最大程度的专注。
如何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专注呢?下面这些策略能为你提供一个可行的路线图。
(1)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许多人认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分心状态切换到专注状态,但正如作者所说,这种想法过于乐观,因为一旦你适应了分心,你就会迷恋于此。
要克服这点,我们就需要重新编排大脑,让它的结构更适合长期专注于任务。策略就是要预先计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要完全避免使用网络。举个简单的例子, 与其隔那么十几分钟刷一次微信,不如隔三四个小时集中刷十分钟微信。
不过有一点需要强调。使用令人分心的网络工具本身并不能减损你大脑专注的能力。实际上减损这种能力的行为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这使得你的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
事实上,减少自己向分心屈服的次数,就相当于增强了自己控制注意力的力量。
(2)像罗斯福一样,在日常中做高强度的工作。
作者举了罗斯福的例子,罗斯福之所以能博学多才,是因为他经常保持高强度的学习与工作,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有益于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要达到深度的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反复地提高工作强度。因为深度工作需要专注的强度远远超出了大部分知识工作者的舒适区,所以,只有高强度工作反复地冲刺训练,才可以系统性地提升你平时的成就水平。
每一次的冲锋都是一个抵抗新奇刺激的过程:你心里感到无聊,并且真的想寻求更多的新奇刺激,但是你得抵抗。你抵抗这种冲动的实践越多,你的抵抗力 就越强。
(3)进行有成果的冥想。
利用散步、跑步、淋浴、坐车等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非工作时间段,进行有成果的冥想, 抵抗分心,集中注意力思考一个专业难题。
(4)记忆力煅炼。
记忆力训练对提升专注也极有帮助。书中有个例子很有趣,丹尼尔·基洛夫在高中时,健忘又散漫,学业很差,最终被诊断为注意力缺失症。但通过记忆力训练,他竟然在大学毕业前 获得了全国性竞赛的奖牌。
丹尼尔并不是因为卓越的记忆力而成为明星学生的,而是由于他在提高记忆力的同时,获得了进行深度工作的优势,这对于他的学业相当关键。
在深度工作准则之二中提到,不要分心,要专注。当今社会,让我们分心最多的事物就是社交媒体。因此,深度工作准则之三是:远离社交媒体。
深度工作准则之三是:远离社交媒体。
有人可能会很反感这么说,因为对某些人来说,社交媒体是有用的。既然有用,为什么不能使用?这种选择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其实是非理性的,它的缺点就是忽视了伴随这款网络工具而来的各种弊端。
“任何益处法”是指一旦你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却不去考虑它的害处,不去权衡利弊。殊不知,它的害处可能会大于益处。
你需要深刻地意识到:这些社交媒体工具已经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削弱了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那么如何远离社交媒体呢?《深度工作》提供了三种方法。
(1)在你的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
这个关键少数法则,就是我们熟知的 2‐8 法则。意思是,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 20%的可能原因。
举个例子,你制定一个目标,达成这个目标的力量中,20%的活动,就能贡献 80%的力量。 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整体收益,精力和时间应最大限度投入到高影响力的活动,从而舍弃低影响力的活动。
从这个逻辑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一款网络工具对职业目标或私人生活品质只能产生较小的益处,我们就应该放弃它。
我们喜欢使用网络,正如前面所说,是因为我们觉得网络能带来益处。然而网络工具具有致瘾性——抢走你的时间和注意力——过度使用这些工具,你将陷入精疲力竭、注意力散乱的网络依赖状态。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只有你认为一种工具会给你实质的积极影响并且这些积极影响大于消 极影响后,才继续使用这种工具。比如,对于从事新媒体营销的人员,如果不使用网络,就根本没办法开展工作。
(2)戒掉社交媒体。
当然了,戒掉社交媒体非常难,而且有的职业也不适合戒掉社交媒体。不过,有一种办法可 以让你清楚,没有网络的生活将会怎么样。
这个办法就是,你可以定一个在 30 天内不使用这些社交媒体服务的计划。你不要删掉这些服务,并且也不要在网上说你将注销账户:就只是停止使用,突然停止。
经过 30 天的这种网络孤立,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一直在用这种服务,过去 30 天会过得更好吗?
第二个问题: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
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那么就永久戒掉这项服务。如果你的答案是很确定的“是”, 那么就重新启用这项服务。如果你的答案不太肯定或者模糊不清,那么就自行决定是否重新使用这项服务。
社交媒体之所以致瘾性很强大,是因为它会让你比较容易感觉自己是重要的。然而,事实上, 这个 30 天计划可以告诉你一个你不愿意承认的事实:真正关心你的人真的太少了。
(3)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远离社交媒体的最后一种方法是: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如果你想抵御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你时间和精力的诱惑,那么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它会让你体会到何为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比如,有序地阅读自己挑选好的一系列书,再如,去跑步锻炼等,而不是无意识地刷几个小时微信却一无所获。
深度工作的准则之四是摒弃浮浅。
在本书的开篇,作者提到两个概念,深度工作与浮浅工作。 虽然我们不能一整天都去做令人喜悦的深度工作,但是减少浮浅工作的任务还是十分紧迫的。 针对摒弃浮浅,作者提出了哪些策略呢?
第一个策略:做好计划。
准备一个笔记本,列出每个小时的计划,如果日程被打断或有了突发性的改变,我们必须立马进行修改和调整。比如,当灵感闪现,或有了突破性的洞见时,暂时搁置日程中的其它安排,直至理清其中的头绪。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在时间的推进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保持思考“做什么更有意义”的思维习惯。
第二个策略: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是否浮浅。
预先计划一天的工作,判定有多少时间用在浮浅工作上。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工作与深度工作的区分并不明显,应该怎样计量和判定其是否浮浅呢?作者的方法是,假设让一个刚毕业还没有在该领域接受特别训练的大学生完成这项工作,看需要多久时间。再根据时间长短为各种工作的深浅度打分,将其作为工作优先级的标准。
第三个策略: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
对于大多数非入门级知识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投入浮浅工作的时间通常在 30%~50%。想要将时间控制在这个预算范围内,需要采取的行动包括:拒绝浮浅项目,积极减少例会,某些 时段屏蔽通讯等,对浮浅工作进行限制等。
第四个策略:采用固定日程。
给自己设定每周的工作时间上限,对某些浮浅行为的邀请进行明确的拒绝。长此以往,由于深度工作的时间有限,我们更容易谨慎地思考个人的组织习惯,以此实现职业成就的突破。
第五个策略:变得不那么容易联系得到。
这个策略的重点是有技巧地处理邮件。比如,用“发件人过滤器”,屏蔽一部分“发件人没有花多少时间写,却要耗费很大精力回应”的信件,降低来信数量。
再比如,不予回复某些邮件。例如邮件内容含糊,很难给出合理回复的;你对邮件的内容或提议不感兴趣的;回复与否影响不大的。
深度工作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如果你想从根本上改变你的习惯,就要跨过舒适区和恐惧,将自己的头脑发挥到极致,如此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造就富有效率和意义的生 活。
本文由 京廊文化根据互联网搜索查询后整理发布,旨在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不参与任何商业性质行为,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章如未署名作者来源请联系我们及时备注,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链接: /bangong/3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