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萍乡物流文员办公技巧视频(“德仁苑”成“警毓楼” 21个孩子有新家)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7-10 22:32:12
  • 0

本报记者 邹晓华

莲花县城北小学校内有一栋特殊的楼,被称为“警毓楼”,楼里住着21个特殊的孩子。

“警毓楼”的前身为“德仁苑”,由上海德仁基金会和莲花县筹资建成。全托招生对象主要是孤儿、单亲、离异等困难家庭的孩子,曾被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基层示范儿童之家”。遗憾的是,2015年5月,因资金筹措困难,“德仁苑”停止运行。萍乡市消防部门得知后,从办公经费里压缩一部分,并发动消防官兵捐款,共筹得15万元,建立“警毓楼”。

说起“警毓楼”的缘起,还得从2015年说起。

一天傍晚,莲花县消防大队教导员李新刚散步至城北小学门口时,发现还有学生在校内。一打听,才知这些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特别贫困家庭。他们在城北小学借读、生活,由上海德仁基金与莲花县共同出资。

那时起,李新刚就上了心。可当李新刚再去时,这个名为“德仁苑”的项目因资金筹措困难已停办,孩子被送回各自所在乡镇。

李新刚详细了解情况后,向萍乡市消防支队做了专题汇报。

萍乡市消防支队经过研究,决定接过爱心接力棒,启动“警毓楼”项目。

“毓”是指地面自发生长的梳齿一般的嫩草,音同“育”。警毓,即警育。2016年3月3日,“警毓楼”落地揭牌,21个孩子有了新家。

“我们不仅在物质上让孩子健康成长,更注重帮助他们培养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格。”萍乡市消防支队负责人说。“警毓楼”还从萍乡市医院和莲花县妇幼保健院请来心理咨询师、护师给孩子上课。

21个孩子的专职生活老师说,来到“警毓楼”的3个月里,“孩子们的笑脸多了,与他人交流时话语也多了,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莲花县公安消防大队文员龙红艳之前就曾发现21个孩子穿着破旧的鞋子,作为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龙红艳流下了眼泪。她把每双鞋拍成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呼吁爱心人士关爱这群孩子。

这个有心之举,很快得到响应。有朋友当时就给龙红艳转账200元,委托她给孩子添几双像样的鞋。感动之余,龙红艳萌生了建立微信群的念头,呼唤更多爱心人士参与。

2016年4月初,一个名为“‘警毓楼’爱心志愿群”的微信群建立。很快,这个群人数便发展到数百人。

2016年6月,住在“警毓楼”的朱亚将就读初中,不能再待下去了。但他不担心上学问题。原来,考虑到小学毕业后,孩子将离开“警毓楼”,萍乡市消防支队启动了“一对一”结对子帮扶行动。

结对子后,21名消防警官把结对子对象看成“自己的孩子”,他们要在“警毓楼”外,再盖一座“爱心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