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公技巧 > 正文

沙金机械键盘办公技巧图解(十几万非洲人会讲广西壮语,还喜欢吃甘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叁碗诸角 叁碗诸角
  • 办公技巧
  • 2023-07-12 14:01:17
  • 0

加纳,地处西非,历史上曾是英国殖民地,旧称“黄金海岸”,独立后改名加纳,以黄金储量大著称。

在加纳的普拉河上游丘陵区,初来乍到者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当地人戴着篾皮夹油纸的斗笠,吃着甘蔗,说着广西壮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题浮现

2013年2月,广西上林县收到一封急电。

电文提到,2012年四季度,上林县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5亿元,绝大部分由非洲汇入,望尽快查明原因。

上林县属于贫困县,人口约40万,山地丘陵遍及全境,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12年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3亿元。

一下子增加15亿元存款,确实让人生疑。

4月初,由外交、商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抵达上林县。

按照工作组要求,上林各乡镇干部深入各村排查,了解情况。

摸底排查结果显示,至少有3万上林人在加纳淘金,各村的青壮劳力几乎都去光了。

说起上林县,当地淘金的历史已经沿袭千年。

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上林淘金的盛况:“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偎;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从1996年起,因整顿矿业秩序,上林淘金业归于沉寂。

上林县许多村民世代以淘金为生,淘金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家乡不能淘,那就走出去。

2006年,上林人苏震宇在非洲加纳一家公司当经理,他告诉家里人,加纳黄金产量很大,砂金资源丰富,很适合上林人自制的沙金机作业。

听此一说,黄明军等8人一起出资,前往加纳淘金。

不久,赚了大钱的8个人各自单干,当起了老板,把国内的亲友叫去当帮手。当这些帮手发现可以单干后,再逐步把一个村子的人带出去。

一到春节,这些人衣锦还乡的传奇也在上演:至少15个人身家上亿;有人回乡一出手就送亲戚一块金砖;有人在回上林途中,买了南宁的别墅和法拉利跑车。

潜藏于上林人心底的淘金本能被彻底激发了,数万上林淘金客涌入加纳。

摸排结果证实,从加纳汇回的15亿元,都是上林人淘金挣来的,与跨国洗黑钱无关。

但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

上林人进入加纳,大都是通过旅游签证,没有合法居留身份或工作许可,属于非法淘金。

淘金对加纳的河道、热带丛林造成一定破坏。

引发当地治安问题。

从2013年起,加纳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中方表达抱怨和不满,准备出动军警,对非法淘金人员予以武力遣返。

工作组认为,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坚决维护我国形象,中非合作绝不能以牺牲非洲生态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

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决定由广西派出专项工作组,前往加纳矿区,劝返上林籍淘金人员。

最早去加纳的黄明军等人得知消息,迅速变卖设备,转让矿点,回到国内发展。而另外几万上林人正干得热火朝天,对此浑然不觉。

2013年5月,广西专项工作组和加纳的磋商没有取得进展。

2013年6月,加纳出动2万军警,展开最大规模的“清理非法矿区行动”。

几千个矿区的机器被毁,工棚被烧,工人被拘,上林人的加纳淘金产业链受到重创。

一万七千余上林人被遣返回国,震动全球。

另有一万多上林人惶惶躲入热带丛林之中,与当地军警周旋,不敢露面,不肯回国。

他们的最终结局如何?


上林人加纳淘金史

加纳,面积23.8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170万,探明黄金储量超过我国,高达2千吨以上;而且金矿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

加纳黄金生产一直以岩金为主,大型岩金矿早已被英美矿业巨头圈走,只剩下河滩边的砂金,不适宜大型采金设备,少人顾及。

而当地土著对砂金采用挖坑、搬料、淘金等人力方式,效率低、产量少,一直做不大。

直到2006年,上林人将重力找金、高压水枪、砂泵、砂金机等独门技艺传入加纳,才彻底改变了加纳砂金开采的局面。

2012年,加纳黄金产量为95.8吨,居世界第八位,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其中的35%约33.5吨来自上林人开采的砂金,价值18亿美元。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保守估计,上林人在加纳拥有4000条淘金生产线(机组),累计投入600余亿元。一条生产线年赚千万并非难事,这些赚的钱很快又拿去购置新设备,扩大再生产,最后越滚越大。

上林人采金一般和当地酋长合作,酋长占矿区股权的10~12%。每天产完金后,酋长晚上派人过来,将属于他的份额拿走。

他们还雇了十余万当地人,工资都是现结,月工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三四倍。

上林人多为壮族,日常用壮语交流,与当地人相处久了,不少当地人也会说一点壮语。

至于上林籍的工人,则每三年回一次国,报销来回机票,底薪6000元/月,外加每天产量提成,100克提成2~3克。行情好的时候,不少工人每月可以汇回老家一、二万元。

随着几万上林人的到来,在库玛西、敦夸、塔夸等加纳城市,出现了大小不一的中国城。城里中餐馆、酒店、商超、医院、KVT一应俱全。

中国城里的商品,大多是从国内空运而来。方便面一包12块钱,而青菜则是20元/斤,一律是国内的3倍以上。

一个福建老板还开了酒楼会所,直接从国内带了上百个妹子过来。

上林人的加纳淘金之旅,除了暴富神话,还有无处不在的风险。


危机四伏

血汗、疾病、枪战、以命相搏,这是上林人在加纳的日常写照。有人在与黑帮的暴力冲突中丧生,有人患疟疾一病不起。七年当中,几百人埋在了异国他乡。

上林人最常遇到的麻烦,有四个。

①各种巧立名目的敲竹杠

2010年之前,当地官员过来时,拿几箱矿泉水,给几百塞地就可以把他们打发走。后来他们会把人关起来,交高额的保释金才能放人。

如果上林人躲进丛林,地方官员会将工地上的机械等物资都拿走。一台机器价值一百余万元,损失惨重。

从黄金重镇库玛西到敦夸的公路上,100公里设立了15个关卡,沿路对上林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盘查、收费、扣押、罚款。

② 此起彼伏的打劫

针对上林人的打劫案此起彼伏,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十来起。

在异国他乡生存,首先是保命,财是次要的。上林人的工地上经常留有200克金子,如果几十个劫匪来了,肯定没法反抗。那就让他们拿走这些金子吧,不伤人就好。

对于报案,上林商人从不抱指望。因为报案后,警察会更频繁来工地敲竹杠,先前每次塞给几十元就会走,现在要上千元。

保险起见,上林人常常三四个工程队住在一起。如果外出卖金,则集中七八个工程队一起行动。

上林人个虽小,但团结,敢斗狠。一旦在出金路上遇到打劫,就坚决反击,最后把当地人都打怕了。

一次,上林人出金路上被劫。矿区上林籍男女老少全部出动,一个不拉,人手一枪,连夜包围劫匪所在村子,挨家挨户搜查,直到把金子搜出来。

天亮后,他们把几十名劫匪绑在烈日下暴晒一天,谁来送水送饭都不行,谁送就揍谁。

③ 疾病肆虐

加纳地处赤道附近,属热带从林气候,疾病肆虐。

除了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上林人还深受猛兽、毒蛇、蚊虫、疟疾之苦。由于当地缺医少药,不少上林人因此丧命。

许多人一感觉身体不行,马上回国治病,来回费用高达上万元。

上林人最怕加纳的蚊子,隔着衣服都能叮人。大家身着长衣长裤,全身涂上厚厚一层防蚊膏,也没防住蚊子。被叮之后,不少人感觉体力大不如前。

④英美矿业巨头的排挤

英美公司在加纳的采金历史已有百年,由于深部品位低、成本高,加上矿井设施老化,便日益觊觎上林人的新矿区,嫉恨上林人抢了他们的蛋糕。

他们借助议会、媒体,大肆渲染环保问题,要求加纳当局取缔上林人的砂金矿区,遣返淘金人员。

⑤遣返

上林人最怕遣返,这意味着前期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与遣返相比,遇到敲竹杠和打劫所损失的钱,只能算毛毛雨。

一旦遇上军警搜山,他们就躲入热带丛林,睡地铺,吃野果,饿极了就抓鳄鱼吃。等到风头过后,再重操旧业,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

2013年那场危机过后,尽管损失惨重,但上林人并没有放弃。

留在加纳的不少上林人开始反思,合法化、正规化采金成了大家的共识。

加纳也离不开上林人的淘金设备和技术。2013年,因“清理非法矿区行动”,加纳的黄金产量跌到了世界第十位,几十万当地人失去收入来源。

事后调查也发现,上林人和当地酋长签协议时,通常是一次性付清二三十年的土地租金及青苗费,并提前付清了回填矿坑、清理河道的费用。结果,当地酋长拿钱不干事,却把责任都归结于上林人,这是不公平的。

在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天下雨,把河流浑浊一味说成是矿区污染造成的,也不客观。

上林人也改变了技不传人的传统,向当地人悉心传授先进的采金技术,以及一整套机器维修经验。

为了从上林人那里学技术,不少当地人学会了壮语。

一些留在加纳的上林人娶了当地女子,购置地皮盖房子,他们的孩子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壮语。

据统计,在加纳的普拉河上游丘陵区,会说壮语的当地人超过十万。

2015年,加纳推出新的矿业法规,不准使用钩机淘金。违法采金者将面临没收采矿设备、36万-360万塞地的罚款,以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上林人开始向房地产、建筑、商超、批发市场、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发展。

一位上林老板承建了加纳的高等级公路,工程质量得到各界的好评。

一位老板转而从事农业,投资数千万美元养殖罗非鱼。

上林淘金工人舒兆云在加纳生活了15年,如今,他在加纳承包了近万亩土地,建设农业基地,种植广西的水果和甘蔗。

他生产的甘蔗大受欢迎,成了加纳孩子们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据统计,上林人在加纳直接投资近千亿,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从2006年上林人踏足加纳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的二十年里,加纳的经济增长了七倍,政局稳定,治安良好。世界银行称赞其为“非洲经济复兴的引擎”,认为“加纳一直在变好”。

2021年,加纳人均GDP达到2441美元,中产占比超过46%,傲视西非。

加纳的成功,离不开几万上林人的贡献。

上林人的加纳故事,体现了生生不息、打不垮压不倒、不服输不畏难的奋斗精神,值得点赞。


最新文章